山村村民做特色产业,遍地似“黄金”,称比外出打工强

视觉故事 2023-02-11 15:08:21

到山区农村采风,常听到有的村民谈到一个观点,认为出外打工比不上在家发展,虽然外面的工资高,但是,只要有技术,肯吃苦,不出外照样能有不错的收入,甚至比打工强多了。这种观点使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听到后半信半疑,然而,对方的态度似乎让人毋庸置疑。

日前,摄影师一行来到皖西南山村,刚进村子,又听到有村民说出了这种观点。于是,大家决定看一下这些村民在家是怎样发展的。这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村子里有一些老房子保存完好。村民们说,古建筑是村里的一个亮点,不过,不是村民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一栋老屋前面的空地上,村民晾晒着天麻。金黄的颜色与黛瓦形成鲜明对比。一位村民介绍说,虽然截至目前古建筑在发展方面没有起到重要作用,但却是大家寻找的下一个发展目标。那么,村民靠什么增收致富呢?“就是那些‘黄金’。”村民指着地上的天麻笑了笑。

地上晾晒的是天麻,村民却称其为“黄金”,究其原因,一是天麻呈金黄色,远远望去,像黄金一般,另外一个原因是,近年来,天麻让一些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生活越过越甜蜜。在村民心中,就如黄金一般珍贵。

在农村很多地方,村民种植天麻不是新鲜事,能做大做强才是关键。这里的村民是怎样做到的呢?“产业+规模。”村民道出了他们的经验。也许有人说,有人种植天麻只能赚取微薄的收入,甚至有人亏本,可是,这里的村民却收入稳中有升。

产业+规模,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当地种植天麻的村民团结在一起,经常相互学习技术,传授经验,相互交换工夫,哪家需要帮忙,另外一家就前来帮助,除了解决用工问题外,交换工夫还能使相互之间的技术不断提升。

另外则是做出规模,试想,种植的人家少了,产量少,客商不会进山收购,即使有人前来收购,价格也会较低。在交通日趋完善的今天,有的村民还学会加工技术,将天麻晒干出售,切片出售,多元化发展。

村里有人收购刚挖出来的活天麻,种植的村民不愁销路了。与收购的外商相比,销路又自由了很多,随时收获,随时出售,不用担心活天麻损坏和变质,以及风干重量减少等问题,而收购加工的村民也不担心,他们将天麻晒干后,易于保存,并与一些市场有了长期合作的约定。

为了方便生产和加工,村民在建造房屋的时候考虑到了今后的发展,将楼房的一楼做成仓库和厂房,方便晾晒和搬运,屋前也预留了很大的场地,即使再扩大规模,也不用担心房子不够,场地小了等问题。偌大的空地上,晒满了天麻,村民笑着说,“称遍地似黄金。”

如今,虽然村里有老房子,但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建造了楼房,靠发展产业,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提高了。村民们说,也许到不久的将来,他们在做好原来产业的同时,会利用当地的优势,发展旅游等产业,不断让自己的腰包越来越鼓起来。

0 阅读:53

视觉故事

简介:视觉故事,奇闻趣事,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