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到千里之外打工,一天工作12小时,看为啥将“被子”铺在路上

视觉故事 2023-03-10 20:56:01

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各项建设如火如荼。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在不少地方,修路架桥的工人忙得不亦乐乎。日前,摄影师一行到皖西南山区采风,发现当地修路的工地现场热火朝天,然而,工人却都不是本地人。他们一边干活,一边用不太标准和普通话交流着。

“我是贵州人,他是广西人,从家到这里都有千里以上。”一位工人说,他们在这里相遇,是一种缘分,在谋求一份收入的同时,也是在为当地做贡献。过不了多久,等这条路修通后,也不知道能给当地带来多大的效益呢!

要说路能给当地带来效益那是肯定的,工人们不远千里来修路,确实是“做贡献”,不过,附近一位村民听到此话后,却辩论道,跑这么多路来打工,最主要不是获取一份收入吗?然而,工人们表示,说出收入确实“不高”。

这些工人的工作是铺沥青路面,由于路基是一段一段完工的,完工一段铺一段路面,因此,不能连片操作,铺完一段路后,将机器拆分开,用汽车运到另外一段路上再铺,就这样,拆分机器和运输都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工人们只能是休息。

“我们的工资是按月算的,一月不管干多少天,工资都是一样的,自然工资不高。”一位工人说道,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有时一天要干12小时以上,原因很简单,铺路是个连贯的事情,不能停歇,否则沥青就冷却了,无法保证质量,所以必须将一段路铺完再休息,即使是遇到吃饭时间,也是轮流抽出一二十分钟在路边抢着填填肚子。

这样的工作方式或许不少人并不喜欢,但是,工作的需要只能是这样,这能不叫做贡献吗?说到这里,附近的村民也就没说什么了。

其实,在这里干活的人,以前也是普普通通的村民,甚至有的还是老年人。看!这就是他们工作时的样子。

寒冷的天气,为了不让路面受冻,有的工人还将废旧的被子铺在路面上。“不管收入多少,质量是第一,既然做就要将其做好。”工人们这样说。

不远千里来山里打工,既然收入不高,为啥要来呢?有的工人说,这种工作很适合他,每个月有干活的时间,也有休息玩的时间,多好,也有工人是另外一种看法。

有工人说,他在浙江、湖北、安徽等多地干过活,提起哪条路,哪栋房子,他就感到自豪,因为那是他参与修建起来的,满满的幸福感。

0 阅读:49
评论列表
  • 2023-03-11 06:07

    大概在两万五月薪左右,盖房子的农民工工资要高一些,一个月能挣六七万

视觉故事

简介:视觉故事,奇闻趣事,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