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日进斗金,周边国家这么眼红,为何不同样挖一条赚钱?

聪征说社会 2024-06-15 08:42:3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光之翼

编辑|t

引言

从2024年3月份开始,苏伊士运河的通行费用再次上涨,多了灯光以及泊系服务。

即使涨价,世界各国和船运企业也不敢有怨言。相比于绕行非洲好望角,涨价后的费用依然便宜。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苏伊士运河如此赚钱,周围国家为何不挖一条自己赚钱呢?

这个办法还真有人想过!为了赚这份钱,甚至有人不惜发动了战争……

(货轮正在通过苏伊士运河)

一、年收益近60亿美元

还在2019年时,苏伊士运河单日通行的最大记录是610万吨货物。

根据当时运河管理局主席穆哈卜·马米什透露,运河2018到2019财年的收益为59亿美元。

运河每年的收益,支撑着埃及的GDP,属于埃及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其余三项是石油、旅游和侨汇。

为了增加通行能力和收益,还在2015年时,埃及在运河的北段,新开挖了一条长35公里的航道。

新航道和原来的航道并向运行,下游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

船只从苏伊士运河通过,相比于绕行非洲南端,无论是里程还是天数都大为缩短。

(货船视角下的苏伊士运河)

不过在2023年,由于以色列去年对加沙实施新一轮打击,也门胡塞武装为声援巴勒斯坦而袭击经过红海的西方商船,这直接影响了运河的收入。

运河管理局的统计显示,2024年1月中上旬,通过船只减少了三成,收入下降了四成。

另外根据国际船运企业的统计,从去年11月底到今年2月底,苏伊士运河每周的收入下降了四成,降低到了2800万美元。

或许正是因为收入下降,埃及才涨价了。

单艘船只新增加5000美元费用,属于泊系和灯光服务。

即便涨价,苏伊士运河的地位,无论从地缘政治还是自然环境角度看都无可取代。

这独一无二的的特性,导致历史上围绕运河的管理权限还爆发过战争。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

20世纪50年代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就是西方国家和埃及围绕运河的管理权之争。

二、围绕运河的两场战争

埃及是一个独立国家,运河又都在该国境内,因此管理权属于埃及这是众所周知的。

可在上世纪50年代,英国和法国不甘失去在中东的霸主地位,曾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夺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毕竟想赚运河的钱,也不一定非要自己挖一条,抢别人的也是一种“办法”。

埃及和英法之间的战争,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彼时埃及迎来了纳赛尔。作为一个极力推动民族解放的领导人,纳赛尔刚担任埃及总统,就喊出了要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口号。

这一口号,直接让西方尤其是英国人炸毛。要知道在这之前的100年,埃及是英国的殖民地,地位仅次于远东的印度。

二战虽然让英国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可英国人仍然自认为是中东霸主。

(苏伊士运河在地图上的位置)

英国安插本国军官掌控阿拉伯国家的军队领导权,同时又和法国以股份的方式掌控着苏伊士运河的管理。

到1956年,眼看纳赛尔真要收回运河管理权,英法决定以武力介入。

当年10月,英法两国军队悍然向埃及发动攻击。

纳赛尔为了抗争,下令凿沉多艘货船阻断了运河航道。

彼时的苏伊士运河,是西欧石油运输的重要通道,由此引发了石油危机。

而英法的做法,更是引发了世界的一致抗议。

两个跳梁小丑这才意识到,殖民霸权时代早已过去,所以仅仅几天后,英法只能灰溜溜撤军。

埃及的抗争,终于洗净了苏伊士运河身上残留的殖民地痕迹,运河从此成为埃及人的财产。

(第三次中东战争形势)

除了英法两国对抢夺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感兴趣外,如今大家熟知的大恶人以色列自然也不例外。

1967年,随着以色列的军队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再次被笼罩在危机之中。

此后,中东战争再度爆发,运河成为埃及和以色列对峙的前沿阵地,航道阻隔也持续了8年之久。

两次中东战争都说明,西方并不甘心失去苏伊士运河的权益。

英法等国看重的不仅仅是运河的收益,更看重它无与伦比的战略地位。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苏伊士运河这么重要,为何不再重新挖一条呢?

就比如以色列,20世纪60年代曾占领整个西奈半岛。

他们要是新挖一条运河,连通红海和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的战略地位不就下降了?

这话说起来容易,可真要去做却不简单。

(拿破仑入侵埃及)

三、法国人修英国人管

开挖运河可不是一个小活,当年拿破仑都没敢动手干。

1798年,3.5万名法军横穿地中海,浩浩荡荡向埃及杀奔而来。

率领这支远征军的,正是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拿破仑。

法国人之所以进攻埃及,是想阻断英国本土和远东殖民地的联系。

英法之间,此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地争夺。

法国人认为只有占领埃及,就控制了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

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面对拿破仑的进攻,奥斯曼人节节败退。

就在法国人一步步深入埃及全境后,拿破仑带来的工程师们,就开始马不停蹄奔赴苏伊士地峡了。

原来,拿破仑不光想占领埃及,还想开挖一条连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运河。

(古埃及时期开挖的运河)

但让拿破仑没有料到的是,勘测以后工程师竟然告诉他,红海的海平面,比地中海高了10米。眼看开挖不行,拿破仑只能放弃修运河的想法。可他哪里知道,工程师在勘测过程中出现了失误,红海和地中海的水平是一样的。

(尼罗河三角洲地图)

后来法国人战败退走后,英法两国的贸易,依旧在不断对埃及进行着渗透。尤其是英国远东的殖民地贸易,要想缩短路程,更要从埃及经过。

比如从印度到英国的运输方式是,船舶经红海到达苏伊士地峡南端,然后再用陆路运输的方式,到达埃及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城市。

所以,此时的英国政府,更愿意在这一地区修建完善的海陆转运通道。

尤其当埃及一步步沦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英国人更是在这一地区修建了转运铁路。

(苏伊士运河)

眼看英国人不修,法国人又动起了开挖运河的心思。

这期间,埃及国内公共工程部的首席工程师,是一名叫路易斯·毛里斯·阿道夫的法国人。

他利用职位便利,再次组织技术人员,对苏伊士地峡进行了考察。

最终确认,红海和地中海水平一致,而且苏伊士地峡存在一些河流和湖泊,将其连通起来,运河开挖的难度并不大。

开挖建议通报给了埃及政府,但由于法国人想掌控运河未来的主导权,穆罕默德·阿里最终没有同意。

直到1854年,穆罕默德·赛义德接替父亲成为新的帕夏后,他才将运河开挖的特许状,颁发给了自己曾经的法国老师斐迪南·德·雷赛布。

就这样,运河开挖前的所有障碍都消除了。

但谁都没有想到,接下来运河的开挖,整整用了10年的时间。

期间累死的埃及劳工,更是超过了12万人。

苏伊士运河从1869年底贯通后,英国立刻感受到了它的便利和重要。

(苏伊士运河开挖现场)

于是从1870年开始,趁着法国内乱,英国开始逐步夺取运河的控制权。

埃及开挖运河10年,几乎掏空了家底,大量资金都是向英法借债的。

英国人通过逼债,最终强迫埃及让渡了运河44%的股份。

等到1882年,英国更是直接派兵占领了埃及。

随着埃及彻底沦落成为殖民地,苏伊士运河在随后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基本上被英国独自掌控。

四、再挖一条绝不可能

回顾苏伊士运河的历史不难看出,它和英法的渊源颇深。

在英法掌控运河全部权利的时候,他们自然不会再挖一条运河来分割利益。

等到埃及收回运河的权限后,周边地区都是埃及的领土,埃及同样也没有再开挖新运河的需求。

至于周边国家,从地理角度看,最有可能开挖新运河的国家是以色列。

(以色列计划开挖的运河)

但在靠近地中海沿岸的地方,是巴勒斯坦掌控的加沙地区。

假设以色列要开挖新的运河,就绕不开加沙地区。

而如何强行开挖,势必会引发和阿拉伯国家新一轮的战争。虽然如今以色列借着打击哈马斯的借口,基本控制了加沙地区,但对于以色列来说,想要开挖一条运河,依旧难度极高,不可能得到周边国家的同意。

因为从以色列这边挖一条运河,势必需要连通约旦河。但大家都知道中东那地方本来就缺水,运河连通海水,一旦污染了约旦河,大家连水都没得喝了,即便是以色列也不敢这么玩。

(航行在运河上的货船)

无论从地缘政治还是历史渊源看,苏伊士运河都是独一无二的。

埃及赚钱,周边国家只有眼红的份儿。

参考资料:

“红海变死海”伤及埃及经济,埃及总统:苏伊士运河收入减少近半.环球时报.2024-02-23

百年沉浮苏伊士.新华社.2024-04-25

苏伊士运河将对部分通行船只征收额外费用.央视新闻.2024-03-13

十年建设、英法博弈:建在十万白骨上的苏伊士运河.澎湃新闻.2018-08-19

0 阅读:272

聪征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