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不爱存钱都是被吓出来的,经历过大萧条,换你也不存

木头纪实 2024-06-16 09:36:53

“美国人都是月光族,中国人才是储蓄之王。”

这句话非常肤浅,美国人并非一开始就败家,他们也曾勤俭持家过。

至少在1929年以前,多数美国家庭喜欢存钱,讨厌提前透支生活,直到那场经济危机到来。

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破坏性极强,一夜间粉碎了无数美国梦,也让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彻底翻转过来。

那场灾难对当下的中国家庭很有启发意义。

大萧条的副作用很多,除了让勤劳的美国人不敢再存钱外,还一手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与其说如今的美国人“不爱存钱”,倒不如说是那场危机的后遗症。

“万事皆有其缘由!”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大量从欧洲归来的士兵脱下军装,换上了工装,美国的工业流水线昼夜轰鸣!美国崛起了。

一战的红利吹拂着美国大地,咆哮的二十年代,经济如井喷般爆发,高速的增长让人们忘记了拮据的日子。

“大量从欧洲归来的士兵解决了用工荒,工厂不再生产军火,转而生产汽车、巧克力、高档服装,大家沉醉在消费主义的迷梦中。”

不止是美国,欧洲也忘乎所以起来,它们利用美国人提供的贷款,摆脱了战争的破坏,但到此时,普通美国人还是有底线的,它们量入为出地计划着消费,多数家庭有储蓄,但无奈这场繁荣的周期太长了。

“在黄金十年里,美国的汽车保有量到达了令人惊讶的地步,一战前,汽车算奢侈品,但从1920年开始,价格一路走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随着繁荣的深入,美国人更多的精神需求被激发,促成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

100年后的今天,持续繁荣为中国人带来了手机、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网购,而当时美国人则经历着收音机、电影院、爵士乐胶片,石化汽车的冲击,您会发现,历史就是不断地重复。

福特T型车刚发布时售价850美元,而到了1924年,价格跌破260美元,汽车真正成了美国家庭的标配。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黑色星期四在一百年后仍然被广泛提起,特指1929年10月24日,那天正好是星期四,也是美国人储蓄习惯的终点。

“率先倒下的是美国股市,毫无预兆似的,所有指数都在暴跌,经纪人已经控制不了手上的筹码!”

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接下来倒霉的是银行,有七千多家银行倒闭,然后轮到工厂,订单急剧锐减,不到前一年的55%,工人开始失业了。

普通美国家庭还享受着岁月静好,突然就被寒风吹醒了。

美国人在那十年里赚了大量的钱,这些钱一部分被消费掉,一部分存进了银行,而储户的存款就是银行的负债,银行怎么办呢?

“银行把钱投入不同的领域赚利差,这些领域包括,借给资本家进行扩大再生产,进入房地产领域,又或者变成了利息更高的消费贷款。”

这场连锁反应的内在机制十分复杂,工厂错误地估计了消费潜力,不断加码生产,导致库存高企,东西越来越便宜,而更可怕的是,经过击鼓传花式的发展,金钱正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里。

在黄金十年中,财富分配出了大问题,农业产品价格在不断下跌,而当时美国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0%,工人阶级也未必好到哪里去。

那十年里,工厂的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55%,而工人工资只提高了2%,财富的天秤在倾斜。

“多数人手里的筹码在减少,少数人却用不到这些筹码。”

当商品积压达到阈值时,利润已经非常稀薄,工厂的现金流出了问题,它们需要向银行求救,但银行也陷入了困境。

由于工业生产抑制农业,而普通人需要现金购买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活必需品,于是找到银行取钱,银行根本没那么多现金,挤兑风波蔓延开来,于是它便求助于美联储。

美联储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组织,负责美元的发行,为了控制风险,此时非但不愿救助中小银行,反而要求提高保证金,当时大多数美国中小银行根本拿不出钱来,于是,破产就是唯一的选项。

美国经济一下子陷入了银行破产,储户取不到钱,企业借不到钱的恶性循环,而美联储预感到通胀来临,不得不提高联邦利率,大萧条来了。

在大萧条之前,美国并没有所谓的“存款保险制度”,这意味着一旦银行破产,储户的存款也随之归零,想想多可怕?

那时的美国家庭多多少少都有储蓄,应对一场中等危机是绰绰有余的,但银行破产了,他们成了替罪羊。

到1931年,美国失业率已经达到惊人的31%,穷人正在面临生存危机,一夜间,美国梦就醒了。

商店倒闭了,店主不知所踪,工厂破产了,工人流落街头,奢侈品无人问津,而生活必需品却无钱购买,因为银行破产了。

根据当年美国商务部门的统计,85000家企业破产,3400万人没有了收入来源,国内生产总值一年内跌了一半,至少1000万人的存款清零,所以,劫后余生的美国人痛定思痛,问道:

“存钱有什么用呢?”

大萧条的本质就是钱被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流动不起来,而大多数人没钱消费,最后拉垮了银行,倒霉的却是储户,储户并无罪过,他们勤俭持家,最后成了大萧条的买单人。

当罗斯福上台后,为了挽救银行信誉,推出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有了这个法案,也才有了后来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但已经无法挽救在大萧条初期已经破产的储户家庭。

美国人对银行的不信任从大萧条发端,一百年后也依旧不信任,即便随着二战结束,美国又进入新的经济周期,大众仍然认为,与其把钱存到银行,还不如及时行乐,万一经济危机再度降临,自己也不至于两手空空,至少钱花掉也比帮资本家补窟窿要好。

曾经爱储蓄的美国人变成了月光族,而中国人爱储蓄的美德也随着时代变迁成了老黄历,数据显示,中国家庭的负债率不断攀升,早已经不是当初的模样。

到底是把钱存进银行更香,还是及时行乐更爽,您怎么看呢?

10 阅读:5503
评论列表
  • 2024-06-24 13:06

    中国人爱存钱也是吓出来的[点赞]

  • 2024-06-22 22:07

    躲在井底说世界。

  • 2024-06-24 05:28

    是理念吧,中国人讲究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而西方人更在意活在当下

  • 2024-06-18 18:21

    我知道你在说什么[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6-21 12:42

    作者狭隘了,存钱其实也可以存金、银、甚至你可以买一大堆铜铁来存

  • 2024-06-17 18:04

    你说在多我还是存钱,消费不存在的

  • 2024-06-19 01:37

    除非物价涨10倍,否则普通老百姓是不会消费或者抢黄金的

  • 2024-06-19 14:53

    资本家每一次发动金融危机[得瑟]都会把平民洗劫一无所有

  • 2024-06-23 15:27

    一个没见过猪肉的来告诉大家猪肉啥味道。

  • 2024-06-24 19:12

    存钱是因为怕老喽没人管。

  • 2024-06-25 18:18

    存钱至少有事我还有钱用,不存钱遇到点小事都无能为力那就吐血了

  • 2024-06-25 18:57

    为什么不把钱放在家里[笑着哭]

  • 2024-06-25 11:49

    这要是背后没势力操作,谁信?

  • 2024-06-19 00:10

    是财团看存款差不多了,就升物价,借银行钱出去投资就贬值本国钱,还了还能赚吗?[吃瓜]

木头纪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