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为什么越来越难挣了?如何才能挣到远超常规回报的钱

君吉志勇 2024-03-04 11:47:36

今天所要谈及的这个话题可能会颠覆大家的认知,属于高阶认知。有一句话叫做,如果你眼下的问题无法解决,那么站在更高的维度,你一定会有解决眼下难题的答案。好了,话不多说,看完今天作品的亲,对于钱为什么会越来越难挣肯定会有一个更高维度的认知,同时也会明白如何才能突破这种局限,也就耽误你十几分钟的时间,看完你绝对会获得在别人那里从来就不可能有的认知。

第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以前的实体店到底一天能挣多少钱?为什么他们曾经的盈利会高的让人胆战心惊?比如以以前的实体店为例,一个四线城市的卖杂牌牛仔裤的店铺,当时流行九十九元一条牛仔裤,进价约三十元上下,每天的销售量平均约在一百三十条左右。记住这个价钱是不讲价的哦。当时店里的雇员也就三名,店租每月不超过三千元,人员工资每月在四百五十元左右,也就是每天的费用即便把老板算在其中,也不会超过三百元。

你算算这样的店铺,平均一天的毛利润是多少?也就是说接近万元。千万别意外,这样的案例在当年算是很普通的存在了。当年的实体店,但凡你要是在核心市场里有个铺面,这样的销售业绩纯属业绩平平。可以说当年做的好的实体店,真的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而尤其是一些品牌店,有的品牌一年的销售额在四线城市都在一千五百万开外。

你可能会说这不可信,但是你看看如今的直播带货一场的销售额就破亿的也有,你再看看之前的实体店一年的销售额才破千万,你还觉得当年的实体店销售额很夸张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年的实体店唯一比直播强的就是利润大多保持在百分之七十左右。且东西还普普通通,但是每家都赚的盆满钵满。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实体店非常痛恨电商,因为目前有很多实体店甚至还会出现一天之内不开张的状况,且有的地方整条街都关门,大型百货商场免租金也没有商铺入驻的已经出现。我们这边就有家商场,只需付管理费,三年免租金,结果三年到期后,直接关门倒闭。确实便宜到家了,但是就是没有顾客,商户陆续撤离,已经成了现实问题。

后来的电商也风光过一段时间,比如一个卖锅的商户,一天上活动就卖了五千口锅,且当时的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谁也懂得,曾经的电商价格也只是比实体店便宜那么一丢丢,而并非是像现在一样,满屏九点九元包邮,还大把的人嫌贵。

所以我讲这些就是要大家早仔细想一下,为什么按经济学的原理,明明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了,比如超发货币,也就是俗称的通货膨胀了,但是钱却越来越难挣了呢?

你从实体店和网店的真实遭遇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原先九十九元一条的牛仔裤,我们这曾经的夜市上也火了一把,就是有人三十九元一条牛仔裤随便挑,随便选,最高峰时,一晚上卖了上千条。但是现在的夜市也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电商流行以后,居然夜市也出现了一晚上不开张的局面。

也就是说任何生意,比如卖牛仔裤,随着周围人的不断的觉醒,都会发现其中的巨大利润,因而模仿的人会越来越多,这在经济学上叫竞争。有竞争就免不了要面对后来者的价格战。后来的电商更是由于商户的不断加入,诞生了一个新的名词,价格屠夫。电商更依赖于价格战。因为谁也懂得,实体店至少还要受制于店铺地段的问题,且优质第段的房租也是水涨船高,因而过低的价格意味着过低的利润,是无法在优质地段维持房租等成本的。

但是电商的处境比较微妙。有一段时期,销量指标一直是登顶首页的法宝,但是如何才能做到销量遥遥领先呢?惊掉下巴的价格无疑就是最好用的手段,于是一度在各类目出现很多价格惊人的屠夫。

但是市场是有限的,因为受限于人口基数的问题,一件商品的销售量是有天花板的。比如以大米为例,你一顿只能吃一碗,你不可能吃一碗倒一碗吧?其实衣服和鞋帽,以及大部分日用品消费量都是有天花板的。除非人口增长迅速,否则很难说任何生意都是没有天花板的。比如有人调侃富人再有钱,一晚也只能睡一张床,难道穷人不是吗?因此大部分商品都是有大致的天花板的。那种同款牛仔裤买两条的现象,毕竟属于极少数,即便是不同款的牛仔裤,款款都有的也是少数人。因此所有的商品都面临着天花板的问题。

一面是经营生意的对手越来越多,因为太多的人走向了去当老板的行列,另一面是九十九元一条的牛仔裤,迅速被行业后来者以三十九元一条,甚至电商有的人冲销量,三十二元就上架销售了。还有人亏钱冲销量,标价二十八元。

也就是说,工人们以前制造一条牛仔裤,可能工厂老板挣十元,但是随着一线销售者不断拉低价格,于是都要求厂家二十九元供货,然后二十八元,二十七元,等等,不断压缩销售利润的下游会反复施加压力到上游,同时上游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增加,也在拼价格,造成整个链条都没有利润。

你看到的是经济学上的货币超发,然而现实却是,由于竞争白热化,产品的价格在通货紧缩。这也就是为什么除了房子在涨价,但是即便像粮食这样的硬通货,也出现了价格上涨不明显的问题。大部分日用品都在不同程度的通货紧缩。并非是成本降低了所以价格便宜了,而是大家都在极力压缩利润空间。

因此就出现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零售价与供货价。从而造成了为什么市面上的钱越来越多,但是挣到手的钱却越来越少的现象。因此所有的问题实际都指向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层面,那就是销量只是浮在水面上的花,利润才是沉在水里的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就是利润太低的缘故。

因此,工厂的工人抱怨工资待遇低,多少年没涨工资了,但实际上很多工厂老板也很无奈,因为他们的利润也在下降。而零售业也很无奈,比如电商,随着行业从业者越来越多,销量平均到个体反而是成倍萎缩的。面对一面是价格屠夫,希望一件只挣一元钱,一天卖出上万件,好靠销量来抵消利润的微薄,而另一面却是一件只挣一元钱,一天也就是卖出去二三百件,随便来上几个售后,一算总账,不亏钱就算是烧高香,想要一天上万件,你太异想天开,一万家店也未必有一家能做到。

这就是现实的为什么明明市面上的钱越来越多,但是挣钱却比从前越来越难了。总结下来就两大原因:第一,对手越来越多,但是任何行业的总销量是有天花板的,因此生意无论你付出多少努力,总体只能是在狭小的空间内内卷,而不可能有超出总量的业绩。比如学历贬值也是如此,如果就业都要靠国内,那么势必送外卖和送快递也必须是大学生,因为好岗位都是有限的,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随着人工智能的升级,箩卜坑还在减少,那么学历的未来也是内卷,而没有第二种可能。

第二就是任何得到充分竞争的行业,利润都会越来越趋近于只能勉强够活。比如降价的底线是什么?以进价十元钱的产品到底价格战能把它卖到几元?如果不考虑跨行业竞争的话,它的合理利润应该是三元,但是实际的竞争会是售价十一元,利润只有一元。而如果是跨行业竞争的话,比如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别人的拳头产品,就是你的促销产品,因此你靠其他行业挣钱,靠这个产品引流,因此十块钱成本,十块钱卖,甚至亏一到三元钱就当打广告了,这就是跨行业竞争的恐怖之处。

所以人们一面幻想着涨工资,一面又想要买到低于成本价的低价产品,大家都是在跨行业消费,比如生产帽子的希望卖裤子的零利润卖给自己裤子,生产裤子的希望卖帽子的零利润卖给自己帽子。结果就是雪崩的时刻连一片无辜的雪花都找不到。如果没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请问哪里会有合理的工资报酬?毕竟谁家也不可能凭空只亏钱,不赚钱,还能发的起高工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创业,失败率会无限趋近于百分之九十九的缘故。大家都把各行各业搞得无利可图了,请问你凭啥就能创业成功?请问利润从哪里来?

以上问题是否有破局答案?肯定有,但是就看你有没有耐心看完了。传统的行业告诉我们,你所谓的价格作战,会员卡,打折卡,以及优质的服务,本质上不可能让你和你的竞争对手产生明显的差异化,因此大部分行业无法靠,研究如何在产品以及服务上让你超越对手,从而挣到你想要的合理利润。比如所谓的秘方,可口可乐就号称有秘方,但是百事可乐的味道难道就不能叫可乐吗?还有那么多的老字号胡辣汤什么的,换个牌子味道并不比老字号差。因此大部分产品根本无法做到差异化,所以就只剩下渠道这一个方向。

比如之前我讲过,我们这有个小学门口,有五家门面。其中有一家卖早点火了,结果剩余的四家都改成了卖早点的。于是明明日进斗金的生意,瞬间成了苟延残喘。这时候,老板就开始骚操作了。比如开始卖早点送一个鸡蛋,结果没几天剩余的四家都送,卖早点打九折。没几天剩余的四家都打九折等等,不管你怎么操作,剩余的四家都很快就能模仿。因此价格战,送礼品都不是核心竞争力。

于是这位朋友焦头烂额,后来另一位商战老朋友一次吃饭,说他傻,直接把剩余的四家门面都盘下来不就结束了吗?因为价格战,送礼品,甚至搞口味升级,都不是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就是让你无可替代的能力。学校门口做生意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当然是那五间门面才是核心竞争力。别人就算是有金刚钻的美食,如果没有店铺,请问能跟你竞争吗?于是朋友恍然大悟。

这位朋友于是又多问了一句,剩余的四家门面租下来也做早点吗?这位商战老朋友说,文具店可以做吗?奶茶店可以做吗?汉堡店可以做吗?再不济,原价转租给别人,合同里写清楚,不准做餐饮,不就结了。于是这位朋友又恍然大悟。但是又多问了一句,他还看上了另一所学校门口的门面,但是那的门面足足有十几家。

这位商战朋友说,学校门口左右两边离得最近的两家门面最有价值。左边前两家,右边前两家,盘下来,这样基本上就把客源一网打尽了。如果能力有限,也可以只把左边第一家,和右边第一家盘下来,这是退而求其次的策略。属于朋友又恍然大悟,不禁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年入百万的老商家,看问题就是核心。

高科技产业也是相同的理论,利用科技实力,创造专利,然后实现技术上的垄断,从而赚取超额利润。比如理论上讲,但凡稀缺,十元的成本都可以卖到千元,主打就是一个暴利。所以任何行业都是讲超额的利润回报率的。都说高科技回报率高,人员工资高,但是原理就是我有,别人谁都没有,这样才能定高价,且销量还有保证,这才是收入高的关键。

而普通人为什么收入上不去?原因就是你生产的东西,没有议价权,属于价格战的重灾区,收入不降低就已经烧高香了,想要收入增加?没有利润哪里来的收入?很多人就是那种思维,死道友,不死贫道。一面要求涨工资,一面又希望物价越来越低,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没有利润,哪里来的收入?

以上的问题其实都可以用经济学里的一个现象来概括,那就是边际效应递减。比如你在沙漠里渴了三天,当你无意间发现十瓶矿泉水时,你喝第一瓶时,感到矿泉水无比甘甜,但是第二瓶,就没有第一瓶甘甜,当你喝到第五瓶时,你就喝不动了,如果你再喝第六瓶时,你肚子就撑的装不下了,且你自己也不想喝了。这就是边际效应递减。

理论上讲任何传统行业都符合边际效应递减,早期的商家都挣钱,因为市场就像沙漠里的你一样,渴了三天,滴水没有。自然第一瓶矿泉水,即便开价很贵你也愿意掏钱购买。此时就是竞争对手少,且市场容量有待开发的阶段。到第六瓶水时,即便一瓶接近成本价销售时,顾客也觉得肚子涨,不想买了。这就是饱和的市场,外加供应量过剩,俗称产能过剩。

所以所谓的挣钱靠趋势,本质上说的就是前三瓶水的这个时期,甚至是前二瓶水的时期,一旦进入中期,后期,则面临着利润趋近于零,且还很难销售出去。当你明白了什么都是边际效应递减的模式后,你就会明白,挣钱是个赶大早的活。

其实经济学也类似人性学,边际效应递减,在人性这方面也讲的通。比如喜新厌旧,再比如叔本华所说的欲望就像是钟摆,得不到时就是失落,得到时就是无聊,于是人生就是在失落与无聊之间来回摇摆。本质上都是边际效应递减的模式。

因此经济学也可以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头婚比二婚总是让人感觉不一样,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原配比后来的人强。比如古代正室的权利要大过偏房,现在的总觉得半路夫妻没有原配可靠等。还有谈恋爱,大部分人都逃脱不了初恋的刻骨铭心。当一个人轰轰烈烈的爱过一个人时,很难再有第二次轰轰烈烈的动力。

所以挣钱要赶大早,要抢占第一瓶矿泉水的位置,比如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比如实体店最开始的日进斗金,电商最开始的一天卖了五千口锅,以及学校门口左右的第一家门面,再有就是初恋的刻骨铭心,以及高科技产品的创新等。总的来说无非就是只能进入有利润率的行业,没有人能从低利润的状态下还能保持超额回报,除非你即有大量销量,又能保正售后率超低。

0 阅读:0

君吉志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