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王为何要有一个中国名?一个中国人,当年是如何在泰国称帝的?

诺言的卿史录 2024-07-02 13:39:23

声明:文章免费,免费!!!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770年,有着泰国华侨郑信在泰国建立了吞武里王朝,泰国的历史书上将郑信称为达信大帝。

郑信是唯一一位在海外称王的华人,然而,郑信的皇帝宝座还没捂热,就被手下亲信给推翻,成立了曼谷王朝。

而他的手下就是拉玛一世——通銮·却克里。

原以为,泰国的郑姓王朝会就此结束。

可没想到的是,通銮·却克里却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郑华,将泰国的郑姓王朝延续至今。

拉玛十世郑冕和儿子提帮功

通銮·却克里和郑信毫无血缘关系,他的身上也并没有中国血统,为何要姓郑?他又是如何推翻郑信的?

纯正华人,建立泰国

这件事情,和泰国的建国历史息息相关。

古时候的泰国曾经是我国的一个附属王国,国家元首虽然拥有相对自由的行使权力的空间,但在进行诸如战争和国家权力更迭的关键事件时,中原王朝的意见还是非常重要。

泰国一度经历过灭顶之灾,差点被其他国家从世界地图上抹去。而入侵泰国的国家,也是一个与我国关系匪浅的国家——缅甸。

落后就要挨打,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这句话从来都是真理。

很不幸,当时的泰国在军事实力上无法战胜缅甸,所以也就被缅甸所消灭。

就在泰国即将灭国之时,一个中国人站了出来拯救了泰国,他就是郑信!

郑信的父亲郑镛是中国广东潮州人,在清朝时期,他的父亲随着移民大潮来到泰国经商。

郑镛在泰国经商多年,事业也混的风生水起,随后娶了一个泰国女人,生下了郑信,所以郑信有一半的中国血统。

久经商场的人情商极高,当他得知泰国财政大臣没有儿子时,便豪爽地将郑信过继给他当儿子。

背靠大树好乘凉,郑信有着一个大官养父,一步步发展成泰国军政长官。

郑信画像

在泰国被缅甸入侵时,郑信带着500名亲信和华人组成的军队奋力抵抗。

经过3年的抵抗,他把军队从500人发展成一支枪炮、后勤、经济充足的国家军队。

1770年,郑信成功把缅甸从泰国的地盘上赶走,并且建立了新的王朝——吞武里王朝。

一个中国人在泰国做出了称帝的伟大事业,让泰国在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了中国的色彩。

不过或许也正是由于他是中国人,身体中只有一半的泰国血脉,所以他的新王国统治秩序并不稳定,他自己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

整个国家的社会秩序也并没有安定下来,政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个国家的改天换日,在那时属于稀松平常的事情。

1782年4月7日,变故果然来临。宫廷当中发生了政变,身为国家领袖的郑信也在政变当中丢掉了性命。

而发起叛乱的将军,是跟随他一路征战沙场的通銮·却克里,也就是后来的拉玛一世,则名正言顺的继位。继位后不久,他就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郑华。

拉玛一世画像

他和郑信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他的继位属于名不正言不顺,带着浓烈的政治阴谋的味道。

他这么做,并不是有愧于郑信,更不是纪念郑信。

中原王朝的附属国发生如此重大的政权更迭事件,清朝统治者必然会有所关注。如果清王朝得知政变的真相,则必然会出兵干预。

拉玛一世虽然能够让郑信变成自己的手下败将,能够稳定吞武里王朝的基本政治格局,但他并没有信心与中原王朝抗衡。

当时清朝正处在乾隆皇帝统治年间,那是康乾盛世的最后一个阶段,清王朝的武力值水平还很高,远远不像晚清时期那样腐败无能。

清王朝既然能够妥善的掌控周边的附属王国,那就说明乾隆皇帝一定有着非凡的手腕和能力。

拉玛一世虽然不是什么自卑懦弱之人,但他也不是傻子,不会做出以卵击石的愚蠢事情。

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的问题,那就千万不要发动国家间的对立和冲突。

于是,他编了个谎言,骗过了乾隆皇帝和清朝统治阶级。

他告诉旁人,自己其实是郑信的儿子,继位之时也属于名正言顺。郑信突然之间暴病身亡,他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上了王位。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一向是封建时代被广泛认可的权力更迭标准。

所以如果拉玛一世真的是郑信的亲儿子,乾隆皇帝也没有理由对吞武里王朝的政治变动加以干涉。

既然如此,那索性顺水推舟。只要吞武里王朝还老老实实的臣服在清王朝的脚下,乾隆皇帝的根本利益就没有被触动,他对其他的细枝末节也就并不在意。

既然撒下了弥天大谎,那拉玛一世当然得让谎言变得更加可信。所以他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郑华。

郑信和郑华之间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是对外,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是父子。

也就是因为这样,“郑”这个中国姓氏才会在泰国王室之中一代代被传承下来,泰王也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中文名。

普密蓬的郑固,就是这么来的。

至于后来清朝覆灭,泰国皇帝依然取中文名也是有着自己的道理。

经过200年的变迁,泰国的华裔已经占据着泰国的各行各业,尤其是一些资本是华人垄断的。

泰国皇室为了稳定局势和社会关系,所以就将中文名一直沿用至今。

友好往来,文化互通

在泰国王室当中,有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公主,她就是号称中国通的诗琳通。

1956年4月2日,诗琳通公主出生了。她是普密蓬国王的第二个女儿,也是众多王室成员中对中国文化最熟悉的那一个人。

小时候的诗琳通公主,就非常热衷于了解中国的书籍、文化脉络和传统技艺。她会在国王以及王室老师的指导之下学习中文,学写汉字,渐渐地对中国文化便如数家珍。

在我国的四大名著当中,《三国演义》是她相当喜欢的那一本。她可以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通读名著典籍,还能用中文巧妙的讲解书中的内容。

除了喜欢看书之外,公主对中国的传统乐器也非常精通。像二胡和古筝这样具有一定难度的乐器,中国也不是人人都会,但公主作为一个泰国人,倒是很有练习心得。

正因为对中国非常喜欢,所以在访问中国的过程中,她非常激动,也非常兴奋,实现了很长时间以来的愿望。

1981年,诗琳通公主第一次踏上了中华大地。眼前的美景让她非常震撼,也不断的开阔着她的眼界。那些从书本和图画当中看到的东西,远远不及亲眼所见到的景象万分之一的精彩。

她对于两国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有着很强的使命感,所以这一次访华之旅,她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进了书本当中,把精彩的见闻带给更多的人。

在此后数次的访华过程中,公主的脚步并不仅仅停留在繁华的大都城里。偏远的山村,我国的边疆土地,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乡村和城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致,也会带给她完全不同的感悟。

她是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因为在中国驻泰国的大使馆里,她能够用流利的中文向许多观众讲解自己的在华旅程。

她所说的每一句话,听起来都不像是外国人在刻意的学说中国话。

她也是中国和泰国的文化交流使者,推动着两国进一步互相了解,互相沟通。

其实不仅仅是泰国王室对于中国文化非常喜爱,泰国民众对于中国民众的抵触程度也并不高。

泰国曾经是一个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国家,统治阶级禁止泰国人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口通婚。但有一个国家是例外,那就是中国。

中国人可以在泰国享有平等的居住环境与生存空间,也能够自由的与泰国人组成家庭。他们生下的孩子,也和千千万万的泰国公民一样。

所以到21世纪,生活在泰国的华裔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14%,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对于泰国而言,保持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只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中国如今的经济影响力越来越大,经济成果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广。与中国交流,深化与中国的合作,也能让他们抓住更多的经济机会,实现飞速发展。

总理女儿,中泰桥梁

在中国和泰国的交往历程中,有一件事情具有跨时代的意义,那就是泰国小兄妹来华生活的故事。

这件事情的主人公,一个是名叫常怀的12岁泰国男孩,一个是名叫常媛的8岁泰国女孩儿。

他们兄妹二人来自于泰国一个影响力不小的家族,他们的父亲也是当时泰国总理的首席顾问和亲密好友。

一对小兄妹背井离乡,来到中国,也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欢迎和无微不至地照顾。

他们成为了周总理的孩子,在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的家中,他们也感受到了相当浓烈的家的温暖。

离开家乡和思念亲人的低沉情绪,也在两位中国长辈的照顾之下渐渐得到了疏解。

周总理和邓大姐没有自己的孩子,为了革命几乎奉献了一生。但他们二人非常喜欢孩子,总是能够用最恰当的方式关心和教育下一代。

常怀常媛兄妹,对于原本陌生的总理和总理夫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依赖。

他们是1956年来到中国的,那个时候两个人都还很小,但是背负着巨大的使命。在中泰两国建交的过程中,他们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975年,两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是双方都乐见其成的结果。对于常媛而言,这也是她人生中非常值得纪念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常媛的家中,有一张照片一直被珍藏着,上面是邓颖超邓大姐,她正小心翼翼的把一个两岁的孩子抱在怀里,轻轻亲吻他的脸颊。

那个小男孩儿就是常媛的儿子,他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名字,常念周。

念是怀念,也是纪念。而周这一个字,自然指的就是周总理。

周总理在常媛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像是一位尊敬的师长,也像是一位和蔼的父亲,有时候甚至还像平等的朋友。

常媛接受过他的教导,也因此而终身受益。常念周这个名字,更是常媛对周总理和邓大姐夫妇深厚感情最直接的证明。

不仅母亲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常念周对中国也是相当喜爱。从1985年开始,一直到1987年,他都在北京实验二小接受教育。

中国式的教育体系非常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基础的打造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虽然那时候常念周才读小学,但这段学习经历让他终生难忘。

他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要为中泰两国迎接世界机会和走向世界做贡献。

所以2001年,他创立了泰国的一家战略公司,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用实际行动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政策,也用双眼见证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他所在的家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泰国家庭。中国对他们的影响很深,中国的诸多文化色彩在家庭生活中都有着具体的呈现。

他和母亲一样,都致力于为中泰合作交往事业添砖加瓦。

结语

提到泰国这一国家,许多人都一定会联想到中泰两国之间的关系。

泰国受到了中国很深很长远的影响,从古代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发展开始,他们就承载着一部分中华文化。

第一代泰国开创者的中国人身份,让后来的泰国国王都有了中国名字。这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也足以证明中泰的羁绊。

参考:

澎湃新闻·泰国历代国王,为什么都有中文姓氏“郑”?

光明网 一个泰国家族的绵绵中国情

2 阅读:556

诺言的卿史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