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L百公里油耗2.9L这个到底是真是假?

车文驿 2024-05-29 22:01:38

秦L、海豹06 DM-i发布会上,比亚迪并没有像以前一样讲太多电池技术创新,而是重点讲了百公里油耗和一箱油的续航里程——离电池很远,距油箱很近。

油耗油耗油耗的不断重复,不禁让人产生一种这还是那个“呼吁禁售燃油车”、“全球第一个停产燃油车“的比亚迪吗?

以前即便比亚迪推的是插电混动车车型,那刀片电池的安全也是讲的最多的,这重点讲油耗似乎有点魔幻的感觉。不管是比亚迪,还是王传福,都是对“烧油”的物种充满厌恶之情的,王传福不耐烦地“燃油车已经不行了,你还在那模模糊糊的救它”的视频是妇孺皆知的。

直到有网友评论“比亚迪停产的传统燃油车,不是插电混动“才恍然大悟,原来比亚迪厌恶的并不是燃油发动机,而是那些不加电池、只搭载燃油发动机的汽车。

不过,在给燃油车加电池的插电混动车型上,比亚迪在去年差点“出事”——因插电混动车型搭载常压油箱而涉嫌排放超标被实名举报。

尽管此事至今仍未结果,但在去年遭到举报后,比亚迪很很快就对旗下的宋Plus、秦Plus车型油箱进行了更换,从常压油箱换成了高压油箱。

电池比亚迪的自豪,油箱是必要的伤疤,而比亚迪此次第五代DM技术再次“拥抱油箱”的确有点耐人寻味。

秦L的逻辑

从秦L和海豹06 DM-i的售价和营销逻辑看,它们肩负着拉升比亚迪销量的重任。

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是一个关键节点,渗透率增速对逐渐减弱,所以对销量与市场规模渴求的比亚迪选择“重杀燃油车”。因此,秦L和海豹06 DM-i并没刻意加大纯电续航里程(WLTC工况下60公里和90公里,这个数据是很大众化的水平),而是选择更节能的DM技术和更大的油箱——“加电池”是送给客户的福利:可以免购置税,也可以纯电行驶。

10.98万元你只能买到纯电60公里的秦L,但10.58万元就可以买到101公里的秦Plus。秦L只比秦Plus长了65mm,配置大差不差;秦L的油箱65升,秦Plus才48升;电选秦Plus,油选秦L。

发布会一直在讲秦L把油耗拉入2时代,核心表达的意思就是,这车亏电开不费油,而且油箱也足够大,你还在考虑有没有家充桩或者快充桩电价,没必要,秦L当油车开就好了。这是秦L营销的厉害之处,看起来是冲着新能源车去的,但实际上却是打传统燃油车。

续航2500公里+你信吗?

油耗进入2升时代这个锚点找得精准,但这也涉及到一个问题:油耗测试的真实性问题。这里边最重要的一个点是,综合续航超过2500公里,但并没有提到测试速度是多少。

对油电混动车型来说,速度对油耗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60公里/小时的速度和120公里/小时的速度油耗能相差20%以上;因此,抛开速度谈油耗的确存在误导或者夸大宣传的嫌疑。

当然,我们也不能够否认秦L在特定工况下超低油耗的“事实”,至于这个事实有多客观与权威,见仁见智了——你认可这些媒体那就相信,不认可那就可以选择不相信。

更为重要的是,在展示测试的PPT页面,也明确标注了测试车型非量产车,既然是非量产车,那展示这种成绩有什么意义呢?

好技术为啥不用到高端车型上

第五代技术DM技术很牛,为什么比亚迪搭载到经济性车型,而不是高端车型。这是比亚迪作为“汽车商人”的精明之处。是的,比亚迪是汽车商人,其他只能叫汽车企业。

第五代DM技术搭载在价格更亲民的经济性轿车上,原因很简单,经济型轿车用户对能耗的敏感程度更好,也就是说更加注重经济性。

比亚迪深谙这部分用户的需求,比如,原来宋Plus DM-i还有四驱车型,但后来就直接停产了;因为选择紧凑型SUV的人不在意电四驱,而是更在意性价比和油耗。

事实上,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实际,他们不再愿意为谈资的技术埋单,而是愿意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埋单”,热效率高不高我不管,省油就行;技术先不先进无所谓,使用成本低、性价比高才是王道。

还有一点,比亚迪现在超过20万元车型在销量上并没有实现突破,从原来的出当年海豹大Model 3失败,到推出DM-i的海豹销量才提升,腾势N7、N8以及方程豹豹5也没有打开局面,目前只有唐和汉在20万元区间还算可以,但这显然不够,所以比亚迪需要销量上的突破,既然高端产品不能突破,那就要向中低端市场要销量。

原来秦Plus对对标宝来、轩逸这种10万元级车型,那现在B级车入门车型都来到了15万元以下的区间,那么在10-15万元区间,就把B级车的中低配以及A+级车型全部打一下,大众速腾、凌渡L以及11代索纳塔、别克君威都是在这个区间内。

65升油箱大不大?

秦L续航有争议的点还在于,它的是通过增大油箱换来的漂亮数字。其实比亚迪很清楚,不管是65升,还是70升,消费者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一箱油和2000公里”这两个数字。

像丰田的车型,油电混动的油箱都是40多升,它这样做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油电混动技术有了,油箱没必要么大,确保800公里左右续航就可以了。所以同样是卡罗拉,1.2T燃油版油箱是50L,油电混动是43升。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懂用户最关键,解决用户痛点的同时,还能给予用户谈资,这是最为重要的。

去年曝出油箱门事件,尽管涉嫌违排放违规,但很多疑似用户的网友评论说:排放超标不超标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省油就行了。在懂用户这个层面,其他车企是需要向比亚迪深度学习的。

进一步说,65升的油箱在这个级别的车型中的确算大的,中型SUV的汉兰达的油箱也才65升。比亚迪搞大油箱,完全是为了营销”续航2000公里“服务的。没必要过多延伸解读。

是否涉嫌虚假宣传

发布会上,比亚迪重点提到插电混动进入2时代,因为秦L的NEDC工况下,百公里油耗是2.9升。此外,比亚迪还把一些所谓的媒体测试秦L的成绩搬上大屏幕,有媒体最高跑出了2547公里的续航,而且是从海拔400米的西安到海拔2000多米的哈密,目的就是进一步佐证百公里油耗低于3L。

客观地说,实际测试抛出百公里2.67升的油耗,的确是很厉害的,重点是实际油耗比官方NEDC的油耗还低。一般情况下,一台车实际油耗要比WLTC高10%是比较真实的,但是低于这个油耗,除非测试条件与方法有创新。

但毋庸置疑,油耗进入2时代带来了巨大的传播力。然而,技术派车评人赖工评车在早晨发布文:实名举报比亚迪发布会涉嫌虚假夸大宣传。

赖工给出的理由是,国家在国标GB 19758-2021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中明确规定,2021年7月1日起对新申请批准的插电混动双燃料车型必须采用WLTC工况测试油耗,NEDC工况废止了,但比亚迪仍然以NEDC测试工况做宣传,涉嫌虚假夸大宣传。

有网友评论说:发布会的时候两种测试工况都说了;也有网友评论说:WTLC 3.8已经很好了,不过宣传的时候拿2说事,是有点弄噱头的嫌疑。

写在后面:比亚迪开始拥抱油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当然,比亚迪的变化还有更深层次的,“孤烟暮蝉”、“平原公子”等网络知名人士都参加了发布会,而且都撰文表达了非常类似的观点:日系不行了。什么?你不知道这些人?那就搜搜吧,有惊喜!

2 阅读:639
评论列表
  • 2024-05-31 06:48

    拿火电发电充电。当做新能源。。。废弃电池报废也麻烦

    用户59xxx22 回复:
    还有40%清洁能源不算吗?
  • 2024-05-31 12:53

    不是纯电有101公里吗? 怎么还出来个2.9L的油耗?

  • 2024-06-01 07:35

    国内汽车领域领先品牌都敢质疑,某企业没什么事去研发自己的技术吧

  • 2024-05-31 22:57

    比亚迪的技术过硬这就是让人嫉妒了

  • 2024-06-01 08:56

    人家的速度是实打实测试出来的,而且已经有实测了,

  • 2024-06-01 09:34

    这个都有大量的实际测评的啊。还有人这样子黑。

  • 2024-06-01 13:35

    NEDC是中汽院认证的标准,油耗没问题

车文驿

简介:专注汽车新闻报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