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栎本字可能

坡路课程 2024-05-13 20:54:53

此文基于2023.12.14的日记。

樂(乐)从木,可能=櫟(栎)的本字。最初指的是栎树(橡树)。

栎树(橡树)的果实(橡果)很像龟头,俗称龟头籽,可以药用,确实有壮阳的效果。见: 橡子【中药】【中医百科】;

这也可能是藥(药)的本字。

橡果又可以食用,作橡子面,因为淀粉和蛋白含量高,可以制作豆腐 、凉粉、粉丝、面条等食物。

而樂的甲骨文从木,金文大多从白,而白=饽=馒头=馍=面粉,可见,樂与白/面/馍存在一定的同源、同音通假关系,且先秦时代,白字已经出现i o二象性,白-麦同源时,表示馍/饽。见: 麥來白同源考 ;

樂可能最初古音从白,读作bi或bo,后来演变为co→lo,与面粉/白馍相关。同时,甲骨文樂似乎画的是橡果挂满枝头。

因为橡果成熟时像辫子一样,呈串挂满枝头,很像甲骨文中的意象。

不过,甲骨文樂的枝头更像午(杵、棒槌)或丝字,表示绵延不绝,似乎与橡果外形神似龟头而代表其子孙繁衍之用,且性与繁衍与快乐有关,这是乐-栎相关的底层逻辑。

而且在注经过程中,发现樂最初可能读作bo,从木,为声符。例如,

诗经第138篇《衡门》: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其中,樂=饱,通假字,古音bo。

具体分析见: 诗经138-2衡门注释2 ; 诗经138-2衡门注释3 ; 诗经138-3衡门上古音大概 ;、

可见,在甲骨文中,樂从木,同时作为义符与声符,到了金文时代(西周中期),樂从白,声符发生了变化,可见当时木-白二字不同音,木可能已经不读作bo、bu,可能已经读作mu、mo,所以另外添加声符白,读作bo。而也证明,在金文时代,白已经发生了i o二象性,存在bo音。

0 阅读:0

坡路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