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原因导致肿瘤患者营养不良,抗癌协会:这些行为要注意

天晓护 2024-03-21 12:02:58

文章来源:中国抗癌协会健康科普丛书《癌症知多少》

“吃得少,丢的多,吸收弱,代谢乱”,是肿瘤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

1、吃得少

首先,患者摄入不足使营养素的获取失去了源头。肿瘤的存在可能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味觉和嗅觉改变以及疼痛等表现,使患者丧失对饭菜的兴趣。

如果患者存在焦虑、恐惧和绝望的情绪,加上疼痛的刺激,会使进食变成更为艰巨的任务。

头颈部肿瘤患者由于局部损害和放化疗的因素导致进食减少;

食管癌患者因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导致进食减少;

胃癌和肠癌患者因消化不良、消化道完全或不完全梗阻、消化道出血以及常伴的腹胀和腹痛,也会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

2、丢的多

其次,患者因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丢失过多,是典型的“入不敷出”。

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① 消化道手术患者术前需要禁食禁水,为了减少术后感染,须把肠道内容物和粪便残渣排干净,服用泻药的同时,造成营养物质和肠道益生菌的丢失;

② 手术后由于创伤引起分解代谢增加,使得蛋白质、脂肪、葡萄糖被大量分解,有感染和发热的患者分解丢失得会更多;

③ 患者接受放化疗时,可引起呕吐和腹泻等副作用,易引起营养物质的大量丢失;

④ 晚期肿瘤患者合并胸腔积液、腹水和心包积液时,液体中的营养物质不能被人体重新吸收,如通过穿刺抽液以缓解症状时,会进一步加重营养物质的丢失。

3、吸收弱

第三,患者即使进食不受限,但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

导致吸收障碍的情况如:

① 食管和胃进行手术会直接造成术后进食减少,消化食物的能力减弱,直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② 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小肠,接受腹部放疗的患者因不同程度的肠黏膜损伤,极易发生急性腹泻、腹痛和肠炎等症状,导致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

③ 慢性放射性肠病,会引起胃肠道狭窄,造成进食量减少和消化吸收能力减弱。

肠道的益生菌群也容易受到放化疗的副作用影响而丢失,引起肠道吸收障碍,最终导致营养缺乏和营养不良。

4、代谢乱

第四,营养物质的代谢紊乱是引起营养不良的另一个原因。

具体表现为:

① 肿瘤细胞偏爱糖,对糖的消耗比正常细胞高7倍,造成糖的消耗增多和储备下降;

② 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肿瘤细胞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氨基酸,使得人体大量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原料,导致患者丢失大量的骨骼肌肉群;

③ 肿瘤患者体内脂肪合成率下降,脂肪的氧化消耗增加患者可表现为消瘦和衰弱;

④ 其他营养素如维生素B1,也容易出现代谢异常。如果患者进食不足,微量元素极易缺乏,会导致和加重营养不良。

如果您对营养不良的判断,与风险筛查有不太了解的地方,请留言告诉我们,将为您进行相关指导。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评论、分享,便于随时翻出来看看,后续将有更多肿瘤健康相关知识科普!我是医随康,希望可以帮到你!

0 阅读:4

天晓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