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大火背后的中国人:在韩国工厂做最脏累险的活

吹哨先森 2024-06-29 03:35:13

6月24日,韩国京畿道华城SK集团旗下Aricell电池厂发生火灾,截至目前共有22名工人遇难,其中17人为中国公民。这一悲剧背后,隐藏着在韩务工的中国人,特别是朝鲜族的辛酸故事。

李楠,39岁,在韩国打工的中国朝鲜族,老家辽宁沈阳。早在20年前,吉林的中国朝鲜族就开始偷渡到韩国打工,韩国因生育率低导致劳动力缺乏,逐渐放开了非韩国籍朝鲜族合法赴韩打工的大门。李楠的父母和家里的几乎所有亲戚,都先后以各种方式来到韩国打工。2013年,李楠追随父母的脚步来到韩国,成为了一个打工二代。

李楠在三星电子做过电视屏幕安装工,在汽车配件工厂的高温车间做过铸造工,现在在一家料理店当厨师。尽管工作辛苦且危险,但这也是很多在韩务工的中国工人面临的窘境。

据《纽约时报》报道,包括朝鲜族在内的中国人,是在韩国最大的移居劳动者集团。在以临时就业签证访韩的约52.3万名外国人中,有超过10万来自中国。火灾事件发生后,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超表示,很多中国人,特别是朝鲜族在韩国工作,为韩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韩务工的中国工人

在韩国Aricell锂电池工厂火灾中遇难的工人里,绝大部分是中国的朝鲜族。为何韩国制造业工厂愿意聘用中国的朝鲜族工人?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相通。韩国人性子急躁,做事一定要“快、快、快”,语言不通会有很多障碍,导致产品的不良率增高,工作效率低。用中国的朝鲜族工人,上传下达很顺畅。许多越南人也在韩国打工,但碍于语言,他们可能进不了电池厂。

电池厂的活儿危险,但收入可观,韩国人不愿意做,中国的朝鲜族愿意。实际上,很多中国朝鲜族在韩国做的都是3D工作(Dirty + Difficult + Dangerous,特指外国输入劳工所从事的韩国人不愿意干的工作),也就是脏、累、险的差事。

在韩务工的中国朝鲜族基本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来自吉林延边,一部分来自辽宁。吉林延边的朝鲜族是第一波到韩国打工的,早在20多年前,就有偷渡去韩国讨生活的人。辽宁的朝鲜族是第二波到韩国打工的,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企下岗潮,铁饭碗掉下来,他们只能自找出路。

劳动环境与困境

在韩国,劳动环境并不乐观。李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三星电子做电视屏幕安装,通过韩国中介找到的工作,工资由中介发。李楠和他的同事做的是粗活,搬运电路板、贴胶布,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李楠接下来在一家汽车配件工厂做铸造工,厂里温度高,没有空调,工作危险且没有保险保障。

几乎没有韩国人愿意干这种辛苦又危险的底层工作,除了中国的朝鲜族,还有俄罗斯裔朝鲜族和少数来自越南、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的同事。这份工作李楠干了一年,觉得没有前途,就辞职了。后来他在首尔的饭店做料理,一个月能挣近2万人民币。

李楠表示,在韩国体力劳动者的待遇不比白领差,收入跟付出成正比,工作越辛苦,收入越高。尽管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可观,但在异国他乡,孤独感和被歧视的感觉让人难以忍受。韩国确实存在歧视中国朝鲜族的情况,早年偷渡到这里的中国人文化教育水平不高,不大守规矩,导致很多韩国人对中国朝鲜族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韩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韩国的人口出生率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倒数第一,年轻人的结婚意愿很低,人口老龄化严重。韩国的阶层已经固化,财阀的大公司垄断了所有领域,年轻人缺乏上升空间。生活压力也很大,首尔市中心的房价相当于人民币5-6万元一平米,只有在偏远地方才能达到1万多元一平米。

在韩国的中国朝鲜族,尽管受过良好教育,有素质,但仍被认为是素质差、不爱干净、贫困。去过中国的韩国人反而会高看中国朝鲜族,觉得中国经济发展得很牛。而且总体上韩国人的性格比较淳朴、良善、讲情分,如果好好工作,讲规矩,不坑人,他们对中国朝鲜族还是很不错的。

未来展望

作为一个在韩国生活了11年的中国朝鲜族,李楠希望采访100个在韩国务工的中国人,写他们的故事,拍成纪录片,记录中国朝鲜族在韩国打拼的经历。在异国他乡,奋斗的故事充满了辛酸与坚韧,希望未来更多人能了解这些在韩务工的中国人的故事,为他们的辛勤付出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关注。

0 阅读:1

吹哨先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