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我去外省打工落难,到农妇家挣车费回家,她硬要留我做儿媳妇

冰彦情情 2024-05-15 22:15:00

素材提供/周小英

有一句话说,女孩子就像蒲公英,风吹到哪里,哪里就有可能成为她的家。

这句话,正好就印证在了我的身上。

1993年的时候,我和几个闺蜜前往江苏打工,在返程中我不小心丢失了路费,只好到路边一农妇家里筹钱。

让我想不到的是,大妈对我一见如故,硬要我留下来做她的儿媳妇,我也就阴差阳错,和大妈的儿子走到了一起。

大家就听我聊聊那段难忘的生活经历吧!

我的老家在四川重庆的山区,因为山地多,那里的人们大都种植红薯、土豆等农产品。

我爸妈都是老农民,他们养了3个孩子,在我上面是两个哥哥,我是家里的幺女,爸妈和哥哥们都还是比较宠我的。

我读完初中后,没有考上高中,但爸妈觉得我是女孩子,做不动重活,所以很是为我发愁。

那时候,职业学校还不是很普及,但爸妈硬是从牙缝里省下钱来,找关系帮我交了高价,让我到县里的职业高中去学会计,希望今后我能做拿笔杆子的工作。

我的两个哥哥初中毕业后,就在家里帮爸妈干农活,后来他们年龄大一点,才去了工地学刮大墙,在工地上靠着出劳力谋一份生计。

从这点来说,爸妈还是比较偏心我这个小女儿的,他们一直希望我多读书,长大后才能干点轻松的工作。

我从小就喜欢做家务事,炒菜、做饭、洗衣服样样拿手,而且动作麻利,被村里人称为“巧姑”。

但偏偏我的学习成绩不尽人意,难怪过来人都说,读书还是要看点天分的。

我就是这样一个怪人,宁愿在家里蒸馒头,炒辣椒,到地里拔草,累出一身的臭汗水,也不愿意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吹着风扇听课。

所以我在职业学校的两三年,也基本上是混天日,到后来勉强拿到了一张职高毕业证,回家后被老爸珍藏在了抽屉里,我就再也没有拿出来用过。

职高毕了业,我也没有出去找工作,仍旧在家里帮着老爸老妈炒菜做饭,偶尔到地里拔青菜,挖红薯,想着多少能帮爸妈分担一点。

在我们山区,能读到高中的学生还是稀有品种,所以我在村里溜达时,大家便都戏谑我说,“大学生,以后有什么打算呢?难道你还舍不得离开我们这个小山村?”

这不是要把我逼上梁山吗?

没办法!即使我能厚着脸皮在家里躺平,可我爸妈宠我爱我,为我付出那么多,我总得为他们争点脸面吧?

我只好磨磨蹭蹭地对父母说:“爸,妈,我想出去打工挣钱了!”

我多希望,爸妈能对我说,“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出去打工,让我们两位老人怎么能放心呢?不要去,就在家里好好呆着,我们还养得起你!”

可是,爸妈却一点挽留我的意思都没有,我爸还鼓励我说,“好啊,你长大了,是应该展翅飞了,你飞得越高越远,说明你越能干,爸妈越为你骄傲啊!”

我妈也马上进了房间,开始帮我打包行李了。

爸妈这分明就是赶鸭子上架,即使我不想出门,也必须得离开家了吧?

那两天,恰好村里有几个小姐妹准备去江苏打工,我就和她们约好,一起到那边做事。

我们坐的是绿皮火车,在车上颠簸了多少个小时,我完全记不得了,只知道到达那边工厂的时候,我浑身都像散了架一般,有气无力。

小姐妹的表姐在江苏的服装厂上班,都是同乡的关系,因此大家进厂都很顺利。

我们在服装厂的车间里上班,刚开始去,我做的是检验的工作,听起来还挺冠冕堂皇的。

其实呢,就是剪线头,整理打包的杂工,工资也不高,比不上踩平车的工人,他们虽然辛苦,却还算是技术工种。

我的工资不高,花钱又没有个节度,下班后我就常随着小姐妹出去逛街,买漂亮的衣服,买小零嘴,每个月也存不下什么钱。

在江苏的厂里,我浑浑噩噩做了两年多时间,虽然没有攒下多少工资,但我为人大方,喜欢交朋友,倒也收获了一大帮公司姐妹的友谊。

快到年底的时候,老妈从老家给我带话来,让我赶快抽时间回家一趟。

爸妈说了,我姨妈的大舅母给我说了门亲事,据说男方的条件很不错,让我千万不要错过这嫁入“豪门”的机会哦。

我在工厂里也呆得无味了,我想,就姑且打包回家吧,如果真碰到了情投意合的男人,那不也是我脱离打工苦海的转机吗?

我当即提了一包衣服,就独自往重庆老家赶路了,从工厂出来后,还要坐几路公交车,才能到火车站买票。

我突然想到,坐火车时间太长,太辛苦了,我干脆就改坐大巴车回家吧?

主意一定,我就到车站买票,当时那里没有直达重庆的大巴车,我只能先坐到下一个城市转车。

大约坐了3个小时的汽车,就到达了另一个小城市。我下车后,上了趟厕所,就提着行李包,急匆匆往车站售票厅的人群里挤,生怕错过了下一趟车。

好不容易排到售票的窗口,我就伸手去掏自己行李袋里的钱包,可是翻来翻去,我才发现钱包和我躲起了迷藏,我怎么都找不到它。

完蛋!难道钱包跑去了别人身上,和我永远告别了吗?

我急得满脸通红,一身冒出了冷汗,售票窗口的中年妇女朝我摆摆手,不耐烦地说,“不买票就站到边上去,不要挡着别人买票!”

谁说我不买票的?

我急得几乎想要吼她,可我这人啊,没钱就胆怯,我哪里敢向她宣战?

我只好退到边上,蹲到一个没人的墙角,把我包里的行李全部倒出来,又重新找了三遍,还是没有翻到我那个红色的小钱包。

我无可奈何地提着包里仅有的几件衣服,呆站在售票大厅的门口,望着来来去去的行人,根本无计可施。

想开口向别人讨车费,我几欲开口,但看着别人向我投来异样的眼光,我又始终开不了口。

我只好慢慢地走出车站,向着大路缓缓地走着,内心在不停地翻腾,我该怎么回家?

对,不能坐车,至少我还长着一双腿呀,干脆就走路回去,不管走多长时间,回家的路程总会越走距离越近吧?

我就给自己鼓劲,开始步行回家,我顺着大路一直走着,走了一两个小时,我就有些累了,可是我看看周围的景物,发现才刚刚走到了城外。

这里应该是城市的郊区,居民的房子大都是自建房,两层楼,3层楼的都有,比我们老家的房子好了很多,可见这边居民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宽裕。

我这样胡思乱想着,又走了一大段路,饿了,我就啃了包里的两个干面包,打了个嗝,都快渴死了。

我没办法,看到路旁有一户单家独户的人家,院门打开着,一个中年妇人正在院子里洗衣服。

我鼓起勇气走进院门,向着妇人腼腆地笑笑说:“阿姨,我能到你家喝口水吗?”

妇人上下打量我,疑惑地问:“丫头,看样子你不是本地人吧?”

“嗯,我的老家在重庆那边,我只是路过你们这里,走路走得太渴了,想进来给你讨一口水喝。”我陪着笑脸给妇人解释,生怕她把我当做了坏人。

妇人来不及洗完她盆里的衣服,就向我点了点头,转身去了屋里,不大一会儿,她就给我端来一大杯热开水。

我接过开水,来不及道谢,就大口大口往喉咙里灌水……

“丫头,你慢慢喝,不要烫着了,不够我再帮你倒一点。”她关切地望着我说,轻言轻语的话,让我心里升腾起一股暖意。

看来,她应该是一个心善的,好说话的阿姨。

我握着杯子,半杯水灌下喉咙,口没有那么渴了,我的思绪也活络了起来。

我的身份证还揣在衣服兜里,幸好没有丢,我就掏了出来,递到阿姨手上。

我这才说,“阿姨,我回家的路费钱丢了,如果我直接跟你借钱,你肯定不会相信我的。”

“这是我的身份证,阿姨,我想帮你干几天活,挣点路费钱回家,你看行吗?”

妇人狐疑地上下打量我,又看了看我的身份证,才张口说,“出门在外的人,难免不会遇到点事,我自然相信你的。”

“但是丫头,我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情让你做啊,这样吧,你回家要多少路费钱,我直接拿给你,就当做一件好事吧!”

阿姨说着,就去掏她的钱包,从里面数出10元10元的纸票,一共数了好几张,连着身份证,一起递到我的手上。

我想着,自己年纪轻轻的,也不能白要阿姨给我的钱吧,至少,我应该用劳力来换取。

所以我就对阿姨说:“没事,姨,家务事我都会干,地里的活我也能做,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洗衣、做饭我都拿手。”

我说着,就放下手里的行礼袋,直接走到阿姨洗衣服的盆子边坐下,卖力地帮她搓起衣服来。

阿姨连连对我说,“真是一个勤快的丫头,阿姨哪能让你来帮我洗衣服啊,你还是让我自己来吧……”

“阿姨,我做家务事很厉害的,你就歇着,让我帮你做吧!”

我不顾阿姨的推辞,仍然动作麻利地帮她清洗衣服,没几分钟时间,我就将一大盆衣服都洗好,晾晒在了院里的竹竿上。

阿姨一直夸我,她告诉我,她姓刘,让我叫她刘姨就行了。

衣服洗完后,刘姨就和我摆起了龙门阵,问起我家里的情况。

我一一细说,刘姨就不停地点头,还说她丈夫以前去过重庆,当地民风淳朴,那可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我和刘姨都算是自来熟的性格吧,因此我们越聊越投机,不一会儿,关系就熟得像认识很久的人一般。

到傍晚的时候,刘姨开始准备晚饭,我便跟着她一起走进厨房,问了刘姨家里的饮食习惯后,我便争抢着上个灶台,做起了当天晚上的主厨。

晚上的时候,刘姨的丈夫、儿子和女儿都回来吃饭了,他们看到家里多了一个陌生人,都感觉很奇怪,不停地打量我。

刘姨却只是淡淡地告诉他们,“这是我娘家的一个远房亲戚,路过我们家,我就留她在我们家里住两天。”

我感激地望了望刘姨,她如此介绍我的身份,应该是在帮我留脸面,让我在他们家住着,不至于太尴尬吧?

在饭桌上,刘姨16岁的女儿好奇地说,“妈,今天晚上炒的菜挺好吃的,你的手艺有提高哦!”

刘姨笑道,“今天是这位周姐姐炒的菜,味道不错吧?小丫头,你要多像这位周姐姐学习,她做起家务来可真是又快又好啊!”

刘姨的丈夫和儿子都不怎么说话,但他们看我的眼神很和善,我的心也稍稍安定下来,感觉没有那么难堪了。

吃过晚饭后,我就忙着收拾碗筷,端到厨房里清洗起来。

刘姨的儿女们又都用惊诧的眼光看我,可能他们觉得,我不过是来走亲戚,没必要表现得这么勤快吧?

我埋着头,把用过的碗筷都清洗干净后,又拿起扫把,将厨房和客厅又仔细打扫了一遍。

第2天一早,我很早就起床,跟着刘姨一起做早餐,刘姨的丈夫和儿子都在开车,女儿还在读书,一大早都要出门。

刘姨抱怨说:“每天早上天不亮,我就要起来熬稀饭,蒸包子馒头,一大家子都要等着我来做早饭,他们哪里知道我的辛苦哦!”

我笑着说,“以前我在家里的时候,爸妈要下地干活,也都是我在做饭,没事,刘姨 ,我来帮你。”

吃过早饭后,该上班的上班,该读书的读书,又只剩下我和刘姨在家了。

我看到院子里有些落叶,便又拿着扫帚,将院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

看到刘姨提着桶,拿着锄头去地里,我也跟着她一起去帮忙。

我年轻,有的是力气 ,手脚也快,还没到中午时间,我就帮着刘姨将那一大片地都种上了菜苗,浇了水。

回来后,我又将家里的脏衣服都收拢来清洗,然后又帮着刘姨准备午饭。

刘姨拉着我的手说:“小英,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勤快又能干的女孩子 ,阿姨真想一直把你留在我们家啊!”

我笑笑说,“刘姨,只要你不嫌我碍事,我就多陪你几天好了。”

午饭的时间,只有我和刘姨,以及他的儿子陈伟一起吃饭。

陈伟的个子长得高高大大,相貌也端正,他开了一辆大卡车,就停在院子门口,他说等吃了饭,下午还要出去拉泥沙。

在那个年代,开车的人都属于师傅级别的手艺人,很让人羡慕。

因此,我对陈伟也非常钦佩,他一到家,我就立马帮他端水洗手,将菜端上桌子,还为他舀了满满一碗米饭。

陈伟感激地对我点点头,说:“你到了我们家里就是客人,不要太拘谨,我自己会盛饭的。”

我的脸微微一红,点头答应着,心里却在想:如果我姨妈他们给我介绍的男朋友,是陈伟这种类型的,我一定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想什么呢?难不成我对刘姨的儿子一见钟情了?

做梦吧!

我使劲拧自己的大腿,千万不要胡思乱想,他是大城市的人,哪可能会看上我这个山里妹子呀!

吃过午饭后,我收拾碗筷去厨房洗,陈伟喝了两口茶后,也准备出门跑车了。

刘姨站在厨房门口,一边叮咛着陈伟,在外面跑车要小心点,一边回过头来,和我叨唠起他的儿子。

“我和他爸都想着,让他多读点书,可他还是资质有限啊,好不容易才读到高中,最终还是没能考上大学,只能回来跟着他爸学开车,做的还是出气力的活,辛苦啊!”

我由衷地说:“刘姨,你不知道,在我们那边,做司机是很了不得的工作,挣钱多,又很风光,大家都羡慕开车的师傅,找对象,也巴不得找会开车的男人呢!”

刘姨笑道,“是吗?小英,我觉得你很贤惠,又会持家,既然你喜欢找做司机的对象,要不,你就给我做儿媳妇吧?”

我知道刘姨只是跟我开玩笑,就顺口说:“好啊,刘姨,如果你儿子能相中我,我就留下来陪你,给你做儿媳妇。”

几天后,我觉得也不好老打扰他们一家,就跟刘姨提出了辞行。

刘姨却拉住我的手说:“丫头,你不要走,你不是答应过我,要留下来给我做儿媳妇吗?”

我心想,这怎么可能呢,刘姨还在跟我说笑话呀?

谁料,刘姨就将他儿子推到我面前,对我说,“小英,我问过我家陈伟了,他很喜欢你,我们全家人都希望你留下来,跟我们永远做一家人。”

我简直懵呆了,短短几天的相处,我就被刘姨看中,留我做儿媳妇,这可如何是好?我又该怎么回家跟爸妈交差呢?

我看向陈伟,想看看他是不是跟着刘姨在演戏,可他却胀红了脸,那模样儿,比我还害羞和腼腆。

妈呀,他真是对我有意思吗?

刘姨说:“小英,真的,你不要忙着走,和我儿子再多相处一段时间吧?”

我一阵风中凌乱,呆呆地望着陈伟和他的母亲。

走,还是不走呢?

刘姨说:“小英,如果你真想回家一趟,那就让陈伟陪着你回去,正好让他见见你父母,你看行吗?”

这又是一幕赶鸭子上架的闹剧啊!

我哭笑不得,不安地在椅子上又坐了下来。

我可不敢直接带陈伟回老家去啊,我和他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还是先相处一段时间再说吧!

最终,我回绝了家里介绍的亲事,继续留在了陈伟家里,直到春节的时候,他陪着我一起回了重庆,正式向我爸妈提了亲。

就这样,我一个重庆妹子,经过这一番奇妙的经历,居然变成了江苏媳妇。

很多人都觉得我在编故事,连爸妈也不相信我的奇遇,说我是在找借口,故意回避家里介绍的亲事。

不管怎么说,反正我还是嫁到了江苏,成了刘姨的儿媳妇,陈伟的老婆,我和陈伟生了一儿一女两个子女 ,生活也算幸福美满吧!

现在,我的年龄也大了,以前每年都要回一两次老家,可如今因为要帮着儿女们看孩子,我回娘家的愿望,总是被一次次打断。

看来,远嫁苦的还是女人啊,至少那份思乡之苦就难以弥补。

大家觉得,我的那一次“回家”意外,反而促成了我的婚姻,我的选择是对还是错呢?

文章素材来自作者身边小事,为阅读顺畅,部分情节做加工处理,请勿过分解读,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0 阅读:0

冰彦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