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母忧急,经方中医通便灵。

希新谈健康 2024-06-13 10:47:04
刘某某,男,5岁3个月。2024年3月7日初诊。自出生后即大便燥结,2-3日甚至更长时间一行,常需用开塞露、益生菌、泻下中药等予以通便,家长甚为忧急。历更数医,服药即便泻,停药则不便。诊见患儿面白体瘦,进食偏少(出生后即非母乳喂养),精神尚好。考虑脾运无力,不能正常布化津液,致肠燥便结。治以运脾润肠为法,自拟四君汤加味。 处方:太子参9g,生白术 15g,茯苓15g,生甘草6g,陈皮9g,鸡内金12g,麻子仁12g,蝉衣3g。7剂,水煎服。 一周后复诊:药后大便明显转畅,不需口服泻下药及外用开塞露。上方继服7剂,大便通畅,一日一行。 体会:《灵柩•口问篇》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小儿多数娇宠,加上家长溺爱,常出现饮食不节,调摄不当,损伤脾胃,多见“脾常不足”。脾虚则运化失健,脾升胃降失常,从而影响大肠传导而致糟粕。《医碥·五脏生克说》云:“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肝木疏泄不畅,大便瘀滞。此所谓明代医家万全提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理论。故方选四君子健运中焦,加麻子仁润燥,加小量蝉衣入肝以治风,陈皮理气,鸡内金消导,诸药合用,证症结合,病向痊愈。 国医国术,巧拨千斤。具体应用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病情程度等来化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一人一方,才是中医治病的特点。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的人。您的转发、点赞和评论是我前进的动力。
0 阅读:42

希新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