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两面说曹操:一半是圣人,一半是恶魔(上)

群众魏蜀吴史 2024-04-29 19:20:53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汉司空曹操亲率大军,北征乌桓。此战,乌桓单于蹋顿被斩,胡汉二十余万人降曹,至此,曹操终统一华北。

电视剧《三国演义》曹操剧照

一、年少机警

曹操,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有关曹操的出身,历来说法不一,甚至曹操祖孙几代都说不清道不明。《三国志》说他是“汉相国(曹)参之后”,曹操作家传时,还把源流进一步上溯,追到了周文王之子曹叔振择。不过明帝时,太史令高堂隆认为,曹氏为舜帝之后,这一说法得到明帝及之后魏室的认可。但四朝元老蒋济说这是乱认祖宗,他说颛顼帝有一子被封于邾,并被赐姓为曹,这才是曹姓的源头。到了高 贵乡公时代,王沈、阮籍又杂糅前说,说曹姓出于黄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引用《魏晋世语》《曹瞒传》,却说曹操之父曹嵩是从夏侯家过继的。

总之,这就是笔糊涂账,谁也说不清。不过,修家谱乱认祖宗,是世人通病,也不能只怪曹操。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曹操的爷爷曹腾,是汉桓帝时的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中常侍本为皇帝身边备顾问的郎官,东汉后期改由宦者充任。大长秋负责皇后宫事务,后也多由宦官担任。换言之,曹腾其实是一名宦官。

宦官怎么会有后代呢?

这是因为,东汉后期,小皇帝层出不穷。因为皇帝小,权力往往就落入太后一族,这就是所谓外戚。而小皇帝长大后为了夺权,又往往依靠陪着他一起长大的宦官。等到驱逐外戚成功,这些宦官就可以封侯拜将,这就造成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但宦官无后,如何继承这泼天的富贵?于是就出现了宦官收养子的风潮,曹嵩就是这一潮流中入了曹腾家门。而曹嵩,据说原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叔叔。曹嵩,正是曹操之父,所以曹操和夏侯惇其实是堂兄弟(参见)。

曹嵩不但继承了曹腾费亭侯的爵位,而后先后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直至做到三公之一的太尉高位。不过《后汉书》说得分明,他入仕是因为“门荫”,也就是因为曹腾的地位得以免试入官。而他太尉的职位,是花了一亿万钱买来的。

汉桓灵二帝是致乱之由

曹魏建立后,追尊曹腾为高皇帝、曹嵩为太皇帝,曹腾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被追尊为帝的宦官。曹嵩后来还要说及,此处先不细表。

曹操少年时即机警过人,极有谋略。如同所有的公子哥儿一样,他放纵任侠,不治产业,所以刚开始时人们都没有注意到他这一号。传为吴人所作、对曹操不算友好的《曹瞒传》记载了一件事,可以佐证曹操的“有权数”“任侠放荡”:曹操小时候飞鹰走犬,浪荡无度,他叔叔看不过眼,就多次对曹嵩说:“哥,你得管管你娃,这整天跟个城乡接合部非主流似的,可不中啊。”曹操听说了这话,就想整叔叔一下。有一次,曹操在路上见到了他叔,就假装倒地,口歪眼斜。他叔一看:“娃,你咋了?”曹操口齿不清地说:“我……中风了。”他叔赶紧去告诉曹嵩,曹嵩大汗淋漓跑过来一看,曹操毛事没有。他就问曹操:“你叔说你中风了,你咋没事?”曹操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我叔一向看不上我,他那话你也信?”从此,曹嵩真的就是对弟弟说的话不再信了。

梁国(治睢阳,即今河南商丘)人桥玄和南阳(治宛县,即今河南南阳)人何颙,却对曹操赏识有加,桥玄甚至对曹操说:“汉家天下将要大乱,非命世之才不能安 定。能安天下者,难道就是你吗?”桥玄还将家人托付曹操,并对他说:“你目前名声还不够,应该求见一下许子将才好。”

桥玄历任将作大匠、度辽将军、少府、大鸿胪、司空、太尉,不仅威镇边关、位极人臣,而且善于为国荐贤。后世还有江东二乔是桥玄(桥作姓氏,又作乔)二女的说法,不过从年龄和籍贯上来说不可信。何颙年轻时游雒阳(今河南洛阳)太学,即受到陈蕃、李膺等当世名流的青睐,袁绍、袁术兄弟还为何颙争得死气白咧。董卓秉政后,何颙与王允等谋刺董卓,事泄被囚亡于狱中。许子将,就是大名的汝南猎头许劭,当时的人,都以得到许劭一句评语为荣(参见)。曹操就去求许劭要评语,许劭却不答,曹操就死赖着不走,许劭就回了句:“你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大笑而去。

桥玄是大小乔之父不可信

二、初试锋芒

随着年龄渐长,曹操却逐渐收敛心性,不但勤习武艺,而且博览群书,尤喜兵法。他曾抄诸家兵法,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十三篇,这为他以后平定华北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为官二代,曹操在二十岁时,顺利被举为孝廉,做了郎官,就是候补官员,后任雒阳北部尉。在北部尉这个位子上,曹操放了个大炮仗。

雒阳是大汉都城,“公卿遍地走,宗室多如狗”,北部尉负责雒阳城北部地区的治安,因此这个职务算是一个轻不得重不得的烫手山芋。

但曹操却是雷厉风行。他一到职,即申明纪律,并制作五色大棒十余根,悬挂在衙门口两侧,言明如有犯禁,立时棒杀!偏偏灵帝宠幸的小黄门蹇硕之叔,夜犯禁令,被曹操抓个正着。曹操脸一黑,当即把这位蹇叔叔给杖毙了!京城因此人人见了他,都要绕着走。

但曹操的这份不讲情面,也得罪了京城的一帮权贵。只是由于曹腾、曹嵩的余威仍在,他们无法放曹操的冷箭,就将曹操支出京师,任顿丘(今河南清丰)令。

后来,曹操因堂妹夫、濦强侯宋奇被诛,受到牵连被免职。再后来他又因明于经学,又被征拜议郎。

这之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宦官,不想事泄反被宦官所杀,是谓苐二次党锢之祸。作为议郎的曹操,此时上书,为窦武等鸣不平,可惜灵帝不采用。

后,三公府受命查验不法刺史、郡守,他们却广收贿赂,致民怨沸腾。曹操再上书肯谏,三公府因此有所收敛。但后来曹操看朝政已日趋腐 败,遂不再进言。

张角兄弟一声吼,大汉王朝抖三抖

汉灵帝光和末年(184年),黄巾之乱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与左中郎将皇甫嵩等一起共击颍川(治阳翟,即今河南禹州)黄巾并大破之。后曹操调任济南国(治东平陵,即今山东济南)相。

济南国下辖东平陵、土鼓、历城、台县、著县、菅县、东朝、邹平、梁邹、于陵十县,当时的济南王据考证是刘康。但这里的气氛并不好,各县令长大都攀附权贵,贪赃枉法,根本无所顾忌。曹操却不惯着他们,一下奏免其中八人。他还禁断私祀,穷追不法,使一帮不法之徒纷纷弃官逃走他郡,济南国一时风化大行。

后来,朝廷又征曹操为东郡(治濮阳,即今河南濮阳)太守,再拜他为议郎。但曹操这时已对汉末的黑暗政 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此,他不愿奉迎权贵,而以患病为由,告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游猎,以图东山再起。

不久,发生了冀州刺史王芬、南阳人许攸、沛国(治相县,即今安徽淮北)人周旌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事件。王芬等人当时还找到曹操,想要他也加入,但曹操以他们不识轻重予以拒绝。后来此事果然失败,王芬自裁,许攸逃走,周旌不知所踪。

由此可以看出曹操的眼光毒辣。

这个许攸后文还要述及,此处先不细表。

再后来,金城(治允吾,即今甘肃水靖)人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聚众十余万反叛,天下因此震动。灵帝为巩固统治,设西园军,置八校尉,曹操被征为典军校尉。

西园八大豪侠名单

从此,曹操进入军界。

三、起兵讨董

灵帝中平六年(189年),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扶十七岁的刘辩即位,是为汉少帝,少帝之母、何进之妹何太后临朝听政。

何进此时想借新旧交替之机诛杀宦官,何太后却以怕外戚与士人难以合作而予以拒绝。何进便采纳司隶校尉袁绍的建议,召并州牧董卓进京,以胁迫何太后同意杀宦官。

曹操得知这一消息,再次泼冷水道:“阉竖之官,古今皆有。命世之主,不假以权可也。若要治他们的罪,仅除元恶,用一狱吏即可。何必召外将入京?如此欲大张旗鼓尽诛宦竖,势必走漏消息,必将失败啊。”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董卓还未到京,何进已被宦党诛杀。董卓到了后,却废少帝为弘农王,改立其弟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而后,董卓又毒死弘农王母 子,自称太师,独擅大权。

为收揽人心,董卓表拜曹操为骁骑校尉,但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遂改名换姓,逃出洛阳。途中发生了成皋(今河南荥阳)杀吕伯奢一家、中牟(今河南中牟)捉放曹等事件,当然这个“捉放曹”的主角,史书没记载是陈宫。

曹操到达陈留(治陈留,即今河南开封),散尽家财,并得陈留孝廉卫兹的资助,招得义兵五千,准备起兵讨董。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各带兵数万,同时起兵,共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代行奋武将军,开始向雒阳进军。

当年二月,董卓听闻关东(函谷关以东)兵起,遂胁迫献帝西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他自己则仍驻雒阳,纵火烧宫,盗挖陵墓,劫掠民财。

当时袁绍屯兵河内(治怀县,即今河南武陟),张邈、刘岱、桥瑁、袁遗等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津),袁术、孙坚屯于鲁阳(今河南鲁山),孔伷屯于颍川,韩馥屯于邺城(今河北临漳)。但他们一来惧于董卓的兵势,二是都怕自己先行损失兵力,因此都不愿做“出头鸟”。

天下讨董形势图

曹操愤恨道:“我们举义兵本为讨乱,今大军已合,诸位还有何疑虑?如果董卓知道山东(太行山以东)兵起,挟持天子为己用,占据雒阳之险要,遣兵东进以制天下,虽其无道,也深为忧。如今他焚烧宫室,迁劫天子,天下震动,百姓失依,这正是天要 亡他,我们一战可定,千万不要失了机会啊。”

关东诸军却都低头不语。曹操见状,即独自引兵西进,准备攻占成皋。张邈大为震动,也派卫兹分兵相随。可惜的是,他们在荥阳(治荥阳,即今河南郑州)汴水,被董卓部将徐荣所破,损失惨重,曹操也身中流箭,战马中枪,亏得其堂弟曹洪将战马让给他,他才乘夜逃走,但卫兹却力战而亡。

另一方面,徐荣看曹操兵微将寡,却苦战终日,认为酸枣不易攻克,因此也引军退去。

曹操带伤回到酸枣,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只见关东诸军拥兵十余万,却天天大吃大喝、大吹大擂,只是绝口不提讨董之事。

曹操大为震怒,对他们一顿输出:“各位听我一计:袁盟主引河内之兵向孟津(今河南洛阳),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封堵轩辕、太谷二关(都在洛阳周边),占据所有险要。后将军带南阳之兵,进军丹水、析县(今河南淅川周边),挺进武关(在今陕西丹凤),以威慑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各路大军不需进攻,只要深沟高垒,增设疑兵,示以天下形势,必可迅速平定乱局。”

他说得口吐白沫,定睛一看,却发现大家伙剪指甲的剪指甲、盘指头的盘指头,却没一个人回应他。他再愤愤道:“所谓兵以义动,如今我们心存疑虑不思进取,大失天下所望。我真为你们感到羞耻!”

关东诸侯仍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对他不理不睬。

曹操感觉自己的兵力实在太少,于是与夏侯惇一起远赴扬州募兵。扬州刺史陈温、丹阳(治宛陵,即今安徽宣城)太守周昕供给曹操兵员四千余。曹操又带领这四千人北上,可惜军到龙亢(今河南永城,或说今安徽怀远),士兵哗变,基本都逃跑了,有些士兵还冲进曹操营帐,曹操持剑亲杀数十人,才把众人吓走。后计点下来,只有五百余人没有反。

夏侯惇对曹操一直忠心耿耿

他又带着这剩余的人,到达轾县(今安徽濉溪)、建平(今河南永城),又重新募得千余人,然后带着这些人到了河内。

他满心欢喜地想要与关东诸侯再商议进兵,却发现形势已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失了讨董之志的联盟,开始内卷。先是刘岱与桥瑁不和,刘岱杀了桥瑁,然后自任王肱领东郡太守。接着袁绍与韩馥商议,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袁绍还找到曹操,想寻求曹操支持,但被曹操严辞拒绝。曹操甚至说:“今幼主微弱,而没有大过,一旦改易,天下如何接受?如果你们非要北尊(指尊刘虞为帝),我宁可独自西向(指向西讨董)。”

袁绍还曾得到一枚玉印,在席间,他向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损友曹操炫耀,意思是他将握有天下。曹操看了看他,笑笑没吭声,但从此对他十分鄙夷,并在内心深处有了除去袁绍的念头。

四、得失兖州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韩馥找到乐浪(治朝鲜,即今朝鲜平壤)太守张岐,向刘虞表达了欲立其为帝的想法,但刘虞坚辞不受,甚至说如果你们再相逼,我情愿跑到匈奴流浪,袁绍、韩馥这才作罢。

当年四月,董卓退回长安。七月,忽悠刘虞不成的袁绍,调转枪口开始忽悠韩馥,进而蛇吞象将冀州收入囊中(参见)。

同年,黑山贼人于毒、白绕、眭固等,率众十余万攻打魏郡(治邺县,即今河北临漳)、东郡,刚坐了几天东郡太守的王肱难以抵挡。曹操引兵入东郡,在濮阳大破白绕。袁绍这时还和曹操在蜜月期,就表曹操为东郡太守,移治所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军至顿丘,这里正是当年他任县令的地方。于毒等又进攻东武阳。曹操以围魏救赵之计,不回援反而进攻于毒大本营黑山(在太行山)。于毒听闻,果然放弃东武关回救。曹操将他与眭固一起打破,并在内黄(今河南汤阴)击败与黑山贼联合的南匈奴於夫罗部。

同年四月,司徒王允设计,与董卓义子吕布一起诛杀董卓。但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又反 攻长安,杀害王允,驱逐吕布,李、郭又把持朝政。

王允设计除去董卓

这时的关东形势,又是一番景象。

百万青州黄巾余党攻入兖州,杀任城国(治任城,即今山东微山)相郑遂,并进入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境,前述兖州刺史刘岱也被黄巾所杀。

济北国(治卢县,即今山东长清)相鲍信与兖州官吏万潜一起,到东郡迎曹操入领兖州。当时出仕东郡的陈宫也劝曹操入兖州,因此曹操就白白捡了个兖州牧的便宜缺。

曹操到兖州后,在寿张(今山东东平)向黄巾发动攻击。此战,鲍信为救援曹操不幸战死。战后,曹操寻求鲍信尸身不见,就刻木像而哭祭。后来,曹操为丞相后,还辟鲍信之子鲍勋为丞相掾,可惜因鲍信出言直谏触怒曹丕,竟被处死(参见)。

曹操此战后,收黄巾降卒三十余万、男女人口百余万。他选取其中精锐,组成青州兵,青州兵也是曹操前期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这样,曹操有一州之地,拥青州劲卒,终于也可算是一方诸侯了。

这时,袁绍、袁术兄弟却又反 目成仇,袁绍南联荆州刘表包抄袁术后路,袁术则北结幽州公孙瓒包围袁绍。公孙瓒以投靠他的老同学刘备屯兵高唐(今山东高唐),以他所任的兖州刺史单经屯兵平原(今山东平原),徐州牧陶谦这时也屯兵发干(今山东莘县),在背后袭扰袁绍(参见)。不过袁绍、曹操合兵,很快将他们一一击破。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移军鄄城(今山东鄄城)。刘表切断袁术粮道,袁术引军入陈留,驻于封丘(今河南封丘),黑山军及於夫罗部也出兵助袁术。袁术派部将刘详屯兵匡亭(今河南长垣),曹操攻击刘详,袁术往救,被曹操大败。袁术只好退守封丘,曹操率军包围。袁术又趁围势未成逃到襄邑(今河南睢县)。曹操又追到一处叫太寿的河道,决开渠水,水淹襄邑。袁术又逃到宁陵(今河南宁陵)。曹操继续追击,袁术只好又逃到九江(治阴陵,即今安徽凤阳)。曹操这才引军退回定陶(今山东菏泽)。

袁术被曹操一路从南阳赶到了九江

这时,下邳(今江苏睢宁)人阙宣聚众数千,自称天子。陶谦与他共同举兵,攻取兖州治下泰山郡(治奉高,即今山东泰 安)的华县、费县(都在今山东费县),并攻打任城(今山东济宁)。

当初,曹操的父亲曹嵩因黄巾之乱被解职,遂回谯县赋闲。董卓之乱后,曹嵩和曹操的弟弟曹德在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临沂)避难。这时曹操想要接他老父亲到兖州安度晚年,不想途经徐州时,被陶谦部将张闿所杀。曹操即以为父报 仇为名,率军征陶谦。他连下十余城,杀男女数十万,泗水为之不流。陶谦不能抵挡,遂将州治从下邳移往郯县(今山东郯城)。后曹操军粮耗尽,遂撤军(参见)。

同年,孙策受袁术所遣过江,数年间即据有江东。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荀彧、程昱守鄄城,他再征陶谦,连拔五城,一直打到东海郡。东海郡治郯县,同时也是徐州州治所在地。曹操在郯县,还击败在此驻守的陶谦部将曹豹和前来救援的平原国(治平原,即今山东平原)相刘备。曹操还攻破襄贲(今山东兰陵),所过再次屠城。

曹操的残暴杀戮终招反噬。在后方留守的陈宫,联合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及从事中郎许汜、王楷等,突然发动叛乱,迎逃出长安后四处流浪的吕布入兖州,从而抄了曹操的后路。幸亏有荀彧、程昱、夏侯惇的勉力维持,才保住了鄄城、范县(今河南范县)、东阿(今山东阳谷)。

曹操急忙从徐州回军,从而与吕布又展开了拉锯战。双方激战百日,后因蝗灾而各自退兵。此年,谷一斛涨到五十余万钱,以致出现人相食的悲剧。此时,袁绍突然伸来“橄榄枝”,想要曹操投靠,前提是先要把家眷移到袁绍治下。曹操新失兖州,本要答应,亏得程昱劝阻才未成行(参见)。

吕布曾抄了曹操后路

另一方面,陶谦病亡,临逝前将徐州拱手让给刘备。

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再攻定陶,济阴(治定陶,即今山东菏泽)太守吴资奋力守城,曹操不能克。吕布乘机又来争战,但被击退,其部将薛兰等被斩。曹操乘势攻破定陶,平定诸县。吕布逃走,投靠刘备。张邈与吕布同行,其弟张超则守雍丘(今河南杞县)。同年秋,曹操攻破雍丘,张超自 杀,张邈也在向袁术求救途中被部下所杀,张邈三族被夷。

曹操再次据有兖州。

而且,这时曹操迎来了更大的利好消息——天子东迁,他的人生也将从此迎来质的飞跃。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

0 阅读:62
评论列表
  • 2024-05-26 17:22

    居然还说曹操是圣人,请问他做了什么好人好事,居然能把他往圣人方面强扯?写文章一点底线都没有,就会胡吹乱写

群众魏蜀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