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一日游:寻觅青龙山东山历史遗迹,追寻清镇名宦张日晸的故事

黔程历史 2024-04-12 10:35:04

清代江阴人陈鼎《黔游记》载:“清镇,故威清卫。有两尖峰,平地突起,俱高千仞,上各有庙,每仲春,游人络绎。”

“两尖峰”,即今清镇市青龙山、东山,如今两山还遗存很多历史遗迹。让我们走进历史,写写它们曾经的故事......

一、清镇市崖刻

01.青龙山崖刻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朝廷设威清卫;崇祯三年(1630),在威清卫西北方向设置镇西卫。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朝廷将威清、镇西两卫撤并为清镇县,县城定在威清卫,就是今天清镇市区了。

明洪武时期,迁居威清卫的汉族客民将江南文化带入驻地,在青龙山修建了道观,明朝比较崇尚真武信仰,估计供奉的就是真武大帝。

在修建“三清殿”时,时人在崖壁上凿刻了“忠孝神潭”四个大字。

三清殿供奉道教三清大帝,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是道教最尊崇的神祇。

“忠孝神潭”的“忠”“孝”“神”三字,含义同字面,而此处“潭”字就令人费解了,或许当初在三清殿处有一小泉,形成池水吧。

不管怎么讲,“忠孝神潭”都是威清卫遗存最久远的物证了。

清镇建城以来,屡屡失火,民众损失惨重,于是在青龙山上广建庙宇,如建“炎帝宫”,祈求压住“火”。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更是发生一场大火,数十户被烧毁。

一位大师说:此山为“火焰山”,当植树以压之。于是人们在山上广植树木,最终树木成荫,取青龙祥瑞之意,将此山更名为“青龙山”。这就是青龙山得名之源了。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修“三清殿”,并在“忠孝神潭”崖刻左侧刻下“重修碑记”崖刻。

忠孝神潭:

如今青龙山被开辟为公园,入口就在清镇市前进路上,不过那儿不好停车,我就近停车后,步行前往。

青龙山公园

公园上行步道右方有一个亭子,“忠孝神潭”崖刻就在右后方;步入亭子,才发现亭子被修成墙,根本无法过去。

崖刻在亭子右后方

这真是一个大大的玩笑!

于是,我从亭子栏杆处,小心翼翼翻过栏杆,降低重心下滑至亭子外侧实地处,然后捡了根木棍开路,拨开草木前行。

草木掩映之下,或高或低,脚也只能尝试枯草深浅,有些地方还有“豁麻”(一种有毒植物,触碰皮肤会火辣辣的疼痛),好在仅仅数米后就到达。

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不建议像我这样翻越栏杆而至。

首先看到的是“重修碑记”,不过风化严重加上雨水侵蚀,字迹模糊难以辨认了。

“重修碑记”

前面不远就是“忠孝神潭”,因为字体较大,阴刻较深,还算清晰;当然,如果描红后,自然会更加明显。

“忠孝神潭”

仰之弥高:

回到亭子处,前行十几米后往左边上青龙山。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清镇县典史颜逢贞在青龙山上题下“仰之弥高”四字。

典史为知县的佐杂官,虽未入流(即无品级),但也是朝廷命官,由朝廷支付俸禄。明清时期,典史常由儒士担任。

颜逢贞为广东梅州人,不辞数千里来此任典史小吏,但儒士情怀未曾泯灭。颜逢贞仅题下“仰之弥高”,后面“钻之弥坚”没有写,其实是一种自谦的表达方式。

步道内侧溶洞上方

“仰之弥高”

山顶小亭

继续沿步道上行,不久就可以到达山顶。

山顶上新建一亭,重檐六角,样式还算不错。

山顶小亭

站在山顶,可眺望清镇城区,远处有座发射塔的山峰,就是庙儿山了。

俯瞰清镇市区

左侧是马鞍山,山腰“一帆风顺”崖刻隐约可见;放大倍数拍照,就清晰可见了。

对面是马鞍山

“一帆风顺”

02.马鞍山崖刻

马鞍山形如马鞍,故得名。

明贵州巡抚郭子章《黔记》载:“清镇城东南有马鞍山,腰有白果石,云鞍山跨雪”。

清道光十五年(1835),清镇知县吴镜澄离任之时,在马鞍山白果石处刻下“一帆风顺”四个大字。

吴镜澄为什么没有选择在青龙山刻字呢?

黔程以为,青龙山本为压“火”,如果青龙山刻下“一帆风顺”,风助火势,不被人骂死才怪。

吴镜澄更愿意在马鞍山刻字,一则寓意“快马加鞭”,二则希望“一帆风顺”,自然是期盼自己能在下一任上春风得意马蹄疾了。

吴镜澄为河南人,举人出身,估计是通过朝廷“大挑”制度,被吏部选中来清镇做知县的。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载:“施秉县知县吴镜澄居心苛刻。民怨沸腾......均着即行革职。”

看来这位吴知县离任时在马鞍山刻下“一帆风顺”,后来并没有达到目的!

我由青山路前行去寻找“一帆风顺”,在一小区门口就可望见,文保碑也立在小区门口。

经过向小区居民了解,以前通过小区确实可以到达崖刻处,不过如今已经无法到达了,所以我就没有继续探寻。

从此处看崖刻,其实还不如在青龙山上所见为宜。

小区门口及文保碑

放大倍数后拍照

二、张日晸与梯青塔

01.张日晸

张日晸:清镇人,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

张日晸一家世代为官,其父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

小时候,父亲经常带他走过北门河畔,告诉张日晸:以前河边有一个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木阁,可惜后来被河水冲毁了。

黔程估计,被冲毁的木阁为文昌阁之类,目的是倡一方文风,父亲既是激励小小的张日晸,也是为一方文风而忧心叹息吧。

不幸的是,在张日晸11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家庭变得艰难起来。

母亲支氏辞退佣人,亲自操持家务,督促张日晸兄弟俩读书,母子三人共度时艰。

嘉庆十年(1805),张日晸考取秀才;嘉庆十五年,年仅19岁的张日晸考取举人(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嘉庆二十三年,考取了进士。

张日晸为官后,母亲告诫他:“居家侈,累在一家;居官侈,累在百姓。”

所以,张日晸非常清廉,对自己也是极为俭朴,所得俸禄多捐献为官之地或家乡,主要就是受母亲从小教养所致。

张日晸为官刚正清明,生性淡泊心胸坦荡,严于律已而又宽以待人,所以深得同僚钦佩和百姓爱戴,是一名难得的好官。

在四川成都任知府时,张日晸想起儿时父亲带自己散步清镇北门河聊起河边楼阁的往事,张日晸终于明白,原来父亲当时已有重修阁楼的愿望。

于是,张日晸捐银在北门河边旧址重建了木阁!

遗憾的是,木阁建成不久,也被一场大水冲毁!

随后,张日晸政绩卓著,在浙江、湖北、河南等地为官,最后官至云南巡抚。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母亲支氏去世,张日晸从云南回清镇丁忧。守孝期间,张日晸再次想起了父亲的夙愿!

于是,张日晸重修选址,避开了之前被水冲毁的旧址,为更加保险,将木楼改为石塔建筑。

道光二十九年(1849)三月动工开建,六月完工,张日晸终于完成夙愿,因“塔势呈梯形,环青山绿水”,故得名“梯青塔”。

张日晸亲撰“新建梯青塔记”刻于塔基,叙述了建塔的缘由和经过;时任清镇知县李隆萼(湖南人),在塔身下部刻“梯青”两个大字。

道光三十年(1850),张日晸病逝于云南巡抚任上,享年59岁;此时离梯青塔建成,不过一年时间。

张日晸逝后,入祀四川、云南名宦祠及乡贤祠,为文人儒士所敬仰,是清镇的骄傲!

黔程注:张日晸在四川历任叙州知府、成都知府、四川按察使、四川布政使,在四川为官时间最久,这就是入祀四川名宦祠的原因。

02.梯青塔

梯青塔为七级封闭式六角椎体石塔,高21米,北门河自东向西绕过石塔,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为清镇古八景之一的“塔耸青云”。

如今梯青塔位于一片小区之中,与小区倒也相得益彰,并无突兀之感,获得了很好的保护。

北门河由此向下继续流淌,如今河畔开辟为“梯青塔公园”;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梯青塔不在“梯青塔公园”内。

梯青塔公园外侧连接红枫湖,风景也是极其美丽,不过我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往红枫湖边走多远。

三、张端望墓坊

01.张端望与张德巽

张端望祖上世居安徽凤阳县,先祖随朱元璋打天下,有从龙之功,封为昭勇将军,后世之人,从军较多。

清康熙年间,张端望的父亲任广东东安知县,授文林郎。

张端望曾在国子监任职,任翰林院编修,赠奉政大夫,均是文职散官类。

张端望兄长张世昌在清镇为官,于是张端望随兄一起定居清镇。

张端望儿子张德巽也是博学全才,曾主持过多个学院,后任都匀训导、定番(今惠水)学正。

清嘉庆七年(1812),张德巽病逝于定番学正任上;此时,张日晸年仅11岁。

张端望的第二子就是张德巽,张德巽的长子就是张日晸。

02.张端望墓坊

张端望去世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其妻孙氏去世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两人均葬于清镇东山脚下。

清道光八年(1828),张日晸为祖父张端望修建了墓坊;道光二十七年,此时已贵为云南巡抚的张日晸,为张端望重建墓坊。

时间线:道光二十六年(1846),张日晸擢升云南巡抚(二品);同年,其母去世回清镇丁忧;二十七年,重建张端望墓坊;二十九年,修建梯青塔;三十年,去世于云南巡抚任上。

墓坊为四柱三门冲天式,高4米,宽7.55米,中间额刻“三朝锡命”四个大字,不过石柱上端的石兽已经不见了。

张端望墓坊(正面)

张端望墓坊(背面)

墓坊后面不远处就是张端望和孙氏的墓了,从高大墓碑和残存墓石来看,一目了然显示墓主生前必是官宦人家。

张端望及孙氏之墓

张端望墓与墓坊

墓坊左侧,高近5米的华表依然耸立,只是华表顶端的石首同样不见了。而右侧的华表,则倒在正方形石墩的旁边,断成了两截。

耸立的华表

倒塌的华表

地上还有一些散落的构件,但我没找到坊柱和华表跌落的石兽;以前张家还在墓边建有房屋,雇人守墓;墓后方就是东山了。

墓坊与东山

我不懂坟墓选址,但直觉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墓地。

四、东山与巢凤寺

01.东山

明初时,屯堡军户在青龙山修建道观,僧侣在东山修建寺院,文人雅士在两山诗词唱和,民众到两山“游百病”,两山遂成为清镇胜地。

东山后山有一块奇石,形如一只蹲在巢穴中的凤凰,故得名“巢凤”。

早在东山建寺之前,此石已录入“名石”之列,不过我记不起录石之文了,时间好像是宋朝时。

明朝初年,东山上始建“东山寺”。

《清镇县志》载:“东山古寺有三体三层,中层有岩,大数十围,岩下有洞,外狭内阔,旧传有仙佛居此......”。

东山寺因其颇为灵验,数百年无数人各怀目的,登临东山。

明天启二年(1622),贵州宣慰同知安邦彦(宣慰使安位的叔父),登临东山,希望佛祖保佑其反明大业。

清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反清,大军路过清镇,吴三桂登临东山,希望佛祖保佑其反清成功。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林则徐赴任云贵总督途中,也曾登临东山。

咸同时期,黄号军何德胜攻打清镇,曾在东山上安营扎寨。

1938年,闻一多随南开大学西迁昆明时,登临东山,作《清镇县东山寺》铅笔速写一幅,如今寺门就是以此画作复建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幼时在安顺出家为沙弥的释慧海法师,1929年在东山寺受具足戒;慧海法师后来担任黔灵山弘福寺主持,恢复重建了很多寺院,对近代贵州佛教的复兴居功至伟。

02.巢凤寺

因为“巢凤”石的缘故,东山寺也被称作“巢凤寺”。

上世纪东山寺也未能幸免,毁坏之后,仅剩一些断垣残壁。

2003年,在释慧海法师主持下,弟子通植法师重建寺院,2005年建成,启用“巢凤寺”作为寺名(东山寺重名太多)。

巢凤寺山门/三门

殿内供奉文殊菩萨

阁楼内墙上有释迦牟尼生平绘画

阁楼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圆通大士)

由此上行登东山顶

观景台

巢凤寺寺门

天王殿与钟鼓楼

大雄宝殿

巢凤石

这个是真正的历史遗物

下山路上,我去看东山寺遗存的一座僧塔,这个也是历史古迹了。

历史遗存僧塔

需要说明的是,僧塔前面“同生净土”比较新,应该是现在刻上去的,并不能说明此墓的主人为净土宗法脉。

在这儿我遇到一个男性居士,聊了很多佛教话题。

原来他们正在施工建设“地宫”,而且也向公众提供“临终关怀”业务,在他邀请之下,我进入“地宫”一观。

虽然是一种盈利行为,但他们毕竟是提供了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对于信佛的民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因为相谈甚欢,居士再三邀请我去喝茶,我因要回观山湖区,就婉谢了;互相加了联系方式,相约下次东山品茗;临别时,我捐了一点心意,因为他们正在做的事很有意义。

不过,我后来却没有再去过巢凤寺。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青龙山崖刻:清镇市前进路。

02.马鞍山崖刻:清镇市青山路。

03.梯青塔:清镇市延河路。

04.张端望墓坊:清镇市东山脚下(丁字路口左侧)。

05.巢凤寺:清镇市东山后山上。

0 阅读:0

黔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