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一个偏远峡谷中,有一个曾贵为省级旅游区的废弃景点

黔程历史 2024-06-02 06:12:38

贵阳乡野的一个深邃的峡谷之中,有一条碧绿的河流,三条美丽的瀑布,曾为省级旅游风景区,如今已成废弃景点,人迹罕至。

景区不远,有一个近200年古建筑,建筑的主人200年前由喇平搬迁至此;喇平村中,还遗存宣抚司衙署遗址,一通万民沾恩碑。

一、喇坪村

01.喇平宣抚司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贵州长顺、都匀一带诸夷动乱,朝廷诏令河北真定府人宋景阳平叛,承诺:平叛成功后,宋景阳可长期留守,世袭罔替。

宋景阳于是率七子一女举家南征,先是平定了广顺、都匀一带动乱,随即又与占据黑羊菁(今贵阳喷水池一带)的乌蛮首领普贵大战,驱逐了普贵。

同年,朝廷置大万谷落总管府(即蛮州总管府),治所在今开阳县双流镇同知衙,宋景阳任都总管,治理辖区大致包括今龙里北部、贵定、福泉、瓮安和开阳等。

宋景阳七子一女因战功全部获封,这就是后来水东“七司八印”的起源,由此开启了水东宋氏数百年统治。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朝廷置喇平宣抚司,由宋氏第六代宋锡华任第一任宣抚使。

宋锡华为宋景阳长子宋存孝后裔,所以喇平宣抚司位列水东“七司八印”之首。

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宋锡华曾孙宋永高出生于喇平司衙;宁宗庆元四年(1198),宋永高承袭大万谷落总管府都总管、喇平宣抚使。

宁宗嘉泰元年(1201),宋永高出兵攻占被罗氏蛮占领的麦新地(今贵定县城),改名新添城,命其子宋胜驻守,这就是新添安抚司的起源了。

宋永高继续坐镇蛮州,上奏朝廷:夺回了蛮夷侵占之地。朝廷对其进行嘉奖。

宁宗嘉定三年(1210),宋永高继续出兵,招降了所谓“南夷”,然后再次上奏朝廷,请求朝廷册封自己为“贵州经略安抚使”。

宋永高此举其实已是赤裸裸的要官了。

此前,宁宗在宰相韩侂胄的鼓动之下,追封岳飞为鄂王,同时重用一批将士,北伐金国,但是南宋先胜后败。

杨皇后主张议和,与礼部侍郎史弥远合谋,担心宁宗在韩侂胄的支持下反对议和,居然在韩侂胄上朝路上暗杀。

嘉定元年(1208),南宋将韩侂胄头颅送往金国,双方签订了“嘉定和议”,金与南宋的关系由原来的“叔侄关系”变成了“伯侄关系”,犒金国军银三百万两(实际上就是赔款),增加岁币为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

其实此时金国已经衰落,“嘉定和议”之后不过26年,金国灭亡。

不过,南宋更烂!

因为被北方金国吓破了胆,南宋不愿意西南方向再起事端,于是就“任命”宋永高为贵州经略安抚使、镇南都总管,总领九溪十八洞。

由此,矩州改称为“贵州”,这是贵州两字首次出现于官方,后来贵州省得名,就是源于此了。

宋永高可以说是自宋景阳之后,水东宋氏第二个赫赫有名的人物。

明洪武五年(1372),朝廷设立贵州宣慰司,宣慰司衙署设在贵阳城(今贵阳喷水池一带),水西宣抚使霭翠、水东宣抚同知宋钦分别升任正副宣慰使。

宋氏土司一方面对大明忠心耿耿,另一方面对朝廷也是颇有顾虑。

于是沿贵阳—洪边(今乌当新添寨)—喇平—底窝坝(今开阳马头寨)一线,规划了自己紧急情况下的退路。

宋钦委任宋德茂任底窝马头,底窝马头为水东“十二马头”之首,还奉宋钦命代管了其他5个马头,是管其他马头的马头;宋德茂为宋景阳第三个儿子密纳司宋存忠的后裔。

从贵阳到底窝坝,可以说是水东宋氏最为关键的要道,沿着要道,水东土司一路上建驿道、架桥梁。其中,喇平宣抚司是通道上最重要的据点。

天启元年(1621),奢安之乱爆发,水东土司宋万化在水西同知安邦彦(宣慰司安位的叔叔)协裹之下,参加了对贵阳的“十月围城”。

奢安之乱平息后,水东土司被废除,直辖十二马头改土归流,置开州,就是今天的贵阳市开阳县了。

不过,喇平宣抚司得以保留,未被废除。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喇平司上奏朝廷,请求承袭宣抚使,因文书用词不当,导致朝廷“追缴印信”,趁机取消了喇平司,改土归流。

另一种说法是喇平宣抚使宋广廉无后,朝廷以“承袭无人”为由废除了喇平司。

其实这些都是借口,康熙二十二年时,朝廷已经完成了收复台湾的最重要任务,天下一统,于是逐步解决全国遗留的一些问题罢了。

至此,喇平宣抚司历经530年,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清咸丰、同治年间,黄号军何德胜部的一把大火,喇平宣抚司衙署付之一炬,烧为灰烬,如今只剩下石质屋基,还能一窥喇平司曾经的辉煌。

喇平宣抚司就在如今的乌当区下坝镇喇坪村。

衙署遗址内巨大的石质屋基,院落中间齐整的条石,五级台阶而上,两侧护栏抱鼓石,无疑都是衙署的遗物;不过屋基之上的木楼,却是后来所建民居,因为衙署已毁于黄号军的烽火狼烟。

喇平宣抚司衙署遗址

就观赏性而言,喇平宣抚司衙署遗址没什么好玩的,只适合我这种对历史人文遗迹特别感兴趣的人吧。

02.万民沾恩碑

清道光年间,当地官府在喇平修建贡院。

贡院是古代科举专门的考试场所,明清时期,在各府州县设立试舍和考棚,在京师及各省会城市设立贡院。

所以,喇平这个“贡院”能不能叫贡院,我也搞不清楚,既然资料上这么叫,我也懒的认真了,我一直告诫自己,游玩而已,别太认真,不要为“玩”所累。

如今贵州唯一遗存的明清考试场所,只剩下有张之洞的父亲张瑛重建的兴义府试院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安龙一观。

在喇平贡院修建的时候,一些人上下其手,又通过各种名目摊派当地村民,最终惊动了贵州布政使糜奇渝。

糜奇渝:重庆秀山人,嘉庆三年(1790)中举,历任户部主事、军机章京、员外郎、郎中等职;嘉庆十六年(1811),任台湾兵备道兼督学政,加授按察使衔;道光二年(1822),任贵州布政使。

糜奇渝为官清廉,洁身自好,颇有名声,特别注重维护当地少数民族利益,尤其喜欢大力兴学,教化少数民族地区。

糜奇渝得知喇平贡院建造过程中的问题后,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随后贵筑县派往云南采购竹木修建贡院的人,就老老实实一笔一笔把账目记清楚了。

于是,在贡院修建完成后,立碑一通,碑首为“万民沾恩”四字,碑文主要记录了赴云南采购竹木、处理贪腐人员等事,并明确了官府摊派名目避免苛捐杂税加重百姓负担。

古碑以糜奇渝名义公告,由喇平等48寨公立于喇平土地庙处,请土地公公作证、监督。

如今,贡院已毁,仅余古碑,是贵阳市级文保单位。

“万民沾恩”碑

03.时代标语

喇平村中还有一些传统建筑,从结构上来看,布依传统建筑特征明显。

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合院建筑的朝门却是开在厢房的山墙一侧,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朝门。

合院建筑

很有特点的朝门

一些房屋上还有上个世纪的特色标语,现在传统木楼快速地被水泥砖房替代,这些特色标语也会快速消失吧。

所以,我把它们留在照片中。

二、宋氏古居

在罗庄村后坝组,有一栋很大的合院古建筑。

后坝组村民姓宋,是喇平宋氏的后裔,与喇平宋氏同源同宗。

后坝宋氏先祖去世后,寡母带着两个儿子离开喇平,经过三次搬迁,最后选中后坝这个地方,在此定居下来。

寡母为两个儿子建造了一栋很大的合院两层建筑,主屋6间,两兄弟一人一半,各有明间;厢房与主屋形成勾连搭式屋顶,倒坐屋又与厢房连接,形成了一个巨大院落。

后坝组

宋氏古居

朝门

两家房屋分界线

其中一家的堂屋

保存完好的一侧厢房

巨大的院落

这栋古建已经近200年历史,寡母所带来的两兄弟,就是后坝宋氏的先祖,如今已繁衍有80多人。

罗庄周边正在开展乡村旅游,可以露营、烧烤等,而宋氏古居也由人所经营,可以提供餐饮服务,感兴趣的朋友去罗庄游玩时,也可以到古居一观,或者吃饭。

三、相思河

参观完宋氏古居后,我去附近相思河游玩。

相思河是乌当区多年前打造的一个旅游景点,是省级旅游风景区。

2005年,我和家人去玩过;那时青春正茂,都是美好的回忆。

我之所以到一些景点游玩之后,要归档照片,就是计划多年后,再去故地重游,看景点的变化,看自己的变化,我敬畏时间的力量,也喜欢“透视”时间的过往或将来。

相思河废弃后,更激起我再次游玩的兴趣;知不足、喜残缺,其实是我们复杂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不同人表现的程度不一而已。

进入景区的小道还算完整,因为偶尔有人来此游玩。

/进入景区小道

及至悬崖路段时,白色垂直的崖壁下方,一条人工修建的人行道蜿蜒向下。

人行道

继续下行,人行道已经坍塌,说明原来道路是修建在软土之上,因为道路基础石料不足,长年的雨水冲刷、渗漏,终于损毁。

有人用两个树木搭建了一个简易木梯,方便游人下行,非常感谢。

坍塌路段

到达峡谷后,原来修建的跳蹬石已经被冲掉了几个;人工修筑的大坝形成了漂亮的跌水景观。

大坝与跳蹬

往河流上游看,平静湖水逐渐收拢到峡谷“一线天”;站在此处,想起以前和家人一起来此游玩,我心里居然涌出一句话:我曾经来过!

上游峡谷

往下游往前,远处阳光照射之下的树木呈现为灰绿色,更加突显阴影之下树木的碧绿可爱;天空的浅蓝和溪流的深蓝、白云与跌水相互映衬,色彩虽艳丽却不俗媚,依次渐变而不突兀,让人心情愉悦!

丰富多彩的颜色组合

继续下行,回望大坝,大坝跌水已变成了一道人造瀑布。

回望大坝

来到吊桥处,十年前吊桥两侧的灌木被清理干净,我和家人由此到达对岸;如今,吊桥已经残破不堪,几乎掩映在灌木之中。

残破的吊桥

我终究还是抑制住了自己试着重新走吊桥的疯狂念头,人的性格里面有时会突然冒出一些“危险”的感性思维,随即又会被理想思维所否决,这两种思维的交替出现,是我在野外探险游玩时常常经历的。

走到吊桥下面,回望吊桥,下面的跌水还算漂亮,空中的吊桥形影孤单,世事变换犹如沧海桑田。

回望吊桥

继续下行,到达一个比较大的河塘处,河塘顶端是自然冲刷形成的一个堤坝,可惜水量较小;如果水量大的话,会形成一个漂亮的跌水景观。河塘水质较好,流速很缓,感觉是一个可以游泳的地方,但我没有下去游泳过。

河塘

很多人游玩至此就打道回府了,但景区最精华的地方还在前面。

沿着小道继续前行,有一个岩石形成的洞门,过洞门后继续前行,经过一个开路形成的“壕沟”后,走到两条河流交汇处。

左侧河岸对面山腰有一个小小的钙华瀑布,涓涓细流而下,苔藓覆盖钙华石上,苍翠可爱。

钙华瀑布

我脱掉鞋子,涉足入水,此时正是9月,水已略凉。

相思河在此接纳了右侧一条小溪,形成“三江口”;小溪从巨石流下,形成了一个还算漂亮的跌水。

回到岸上,草木掩映之下,通过一条小道继续前行,就可以走到跌水上方了。

过了跌水后,沿着小溪继续上行,隐约可见小路,小路两边灌木掩映,最好是有个手杖之类,哪怕是一根木棍也行,可以打草惊蛇。

沿着小溪上行

峰回路转之下,已经可以看见瀑布了。

走到瀑布跟前,右边钙华石上形成“珠帘”,左边一条“白练”倾斜而下,下面潭水碧绿,真是异常美丽!

我在瀑布前面石头上抽了一支烟,静坐无思,久久不愿离去!

黔程按:我不是一天之内游玩喇平司和相思河的,因为写相思河,所以就写了附近的罗庄宋氏古居;由宋氏古居与喇平司同宗同源,就又顺带写了喇平司。仅此而已。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喇平宣抚司遗址:贵阳市乌当区下坝镇喇坪村上院组。

02.万民沾恩碑:贵阳市乌当区下坝镇喇坪村下院组;市级文保单位。

03.宋氏古居: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罗庄村后坝组。

04.相思河: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竹林村相思河景区。

0 阅读:65

黔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