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投诚部队有叛徒,女子跪地申冤;吕正操坦言:她母亲抗日英雄

乐蓉说过去 2024-06-20 06:57:44

1948年12月14日,东北野战军十纵攻克廊坊。隔断了北平与天津之间的联系。

驻守安次县城的国民党军河北保安第二团1700多人,在团长蒋子华率领下集体投诚。

投诚部队在永清县僧垡头村接受整训,每天都有不少当地百姓到操场看热闹。

投诚部队中,有不少人做过伪军,对这种人,经甄别后予以遣返回原籍。那些在抗战时期,欠下累累血债的伪军,经查实后,一般在公判大会上直接镇压了。

天津解放后,投诚部队准备补充进华北野战军。部队出发前,两个中年妇女,嚎哭着跪在大路上,当众咬断手指,写下血书,要求严惩投诚部队连长吴建来。

六年前,他带着日伪军一百多人,诱杀了安次县最著名的抗日女英雄金老太一家十一口,就连两三岁的孩子都没有放过。

两个中年妇女是金老太的女儿,因为嫁到别村才躲过一劫。

金老太在当地影响力之大出乎意料,当地百姓对投诚部队投来鄙视的目光。

很快,投诚部队准备出发的命令被中止。

当天下午,时任东北野战军铁道部司令的吕正操将军,专门发来电报:要求严惩凶手,为金老太昭雪。

金老太原名赵金花,安次县后屯村的娘家。

赵家是当地的武术世家,赵金花的祖父、父亲、还有两个叔叔,都是有名的镖师。负责从沧州到北平段大运河航运。

他们所在的镖局,是位于龙河和凤河上游的“龙凤镖局”,往来于运河上的商船,船头插上“龙凤赵家”的镖旗,就能保证畅通无阻。

赵金花自幼习武,武艺超群,一手飞刀绝技更是出神入化。

1900年,赵金花跟随父兄参加义和团,在廊坊火车站痛击八国联军。并用飞刀射伤了一名英国士兵。从此“龙凤女侠”的名号不胫而走。

同年秋天,17岁的赵金花,嫁给了大兴县蔡家务村的金国珍。

金国珍的父亲也是义和团首领,受到朝廷的追杀,新婚不久的赵金花,被迫与丈夫移居到北寺垡村。

赵金花收起了为闺女时的豪情,过起了夫唱妇随的寻常少妇的生活。虽然平时难免磕磕绊绊,可随着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的出生,赵金花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照顾儿女,平时和丈夫的沟通难免就少了些。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金国珍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先是被人做局,把家产输的精光。后来在赌场与人争斗,结果把命都丢了。

赵金花此时已经年逾不惑,丈夫曾经借下了高利贷,债主时时来登门,要求赵金花用两个女儿还债。

赵金花到处借钱,无意中听人说起,金国珍根本没有借过高利贷,那份按着金国珍手印的借据,是他被打死后,被人强制按上去的。

而打死金国珍的人,就是这个所谓的债主。

赵金花决定通过官府,将陷害金国珍的凶手绳之以法。

可赵金花没有想到,那个放高利贷的家伙,就是县长家的管家。

赵金花输了官司,仅有的几亩薄田,也被官府收走了。

放高利贷的人得寸进尺,扬言三天后来“娶亲”,并要求赵金花拿出两份丰厚的“嫁妆”。

是可忍,孰不可忍,愤怒的赵金花,回娘家借来两支“快慢机”,带着几个武艺超群的孩子,拉起了“黑天荡子”(当地人对土匪的别称)。

赵金花报号“金老太”,是这伙土匪的总头领。

三天后,放高利贷的人,抬着花轿到北寺垡村“接亲”。

“金老太”和大儿子金秀丰,次子金秀亭突然杀出来,“金老太”手持双枪,左右开弓,当场将仇人射杀。

“迎亲”队伍顿时乱作一团,“金老太”母子三人勇往直前,当场打死了七个人,其余的人见势不妙,落荒而逃。他们带来的马和两顶花轿,都成了“金老太”的战利品。

“金老太”杀了人,官府自然不肯与她善罢甘休。

“金老太”也不甘心束手就擒,没等官军来,她就带人离开住所,到永定河北岸一处芦苇荡里安营扎寨。

永定河古称无定河,河水中泥沙多,是典型的地上河,河汊纵横,河流间有无数生满芦苇的沙洲,这些沙洲历来是匪盗聚集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官军前来清剿,也都受困于当地复杂的地形,最终无功而返。

当时正值军阀混战时期,城头变幻大王旗,尤其是北平到天津之间,那更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曹锟、冯玉祥、吴佩孚、张宗昌、张作霖……就连当地百姓都搞不清楚,这里是哪个大帅的地盘。

换一个大帅,换一批官。

很快,“金老太”的事就没人再继续追究了。

天下乌鸦一般黑,无论是哪个军阀,都把征兵、派饷当成最重要的任务,根本不顾及老百姓的死活。

“金老太”不想再去过饱受欺凌的日子,继续她的“匪首”生涯。

“金老太”本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绝对不在方圆五十里以内作案。

另外她还坚持劫富济贫,坚决不对穷人下手。

她的活动范围位于北平、天津、保定三个重要城市的中间,不愁找不到为富不仁的恶霸、富商。

例如天津的青帮头目井义江(井三),“北霸天”穆成相;北平北郊六道口的恶霸吴德禄,横行天桥的“伏地皇上”冷少颖;保定奸商王德珍,地痞流氓胡荃淼(二龙)等人的商队,都被“金老太”洗劫过。

这些人在城市里一手遮天,欺男霸女,坏事做尽,可毕竟都是些窝里横的主,只要是看不到所在城市的城门楼子,这些人立即变得比孙子还乖。

“金老太”的人抢了他们的货,这些人都自叹倒霉,连登门讨还的勇气都没有。

“金老太”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投靠她的人,也越来越多,她手下人数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

当时有个说法:永定河边有“七十二股黑天荡子”,其中“金老太”无疑是实力最雄厚的。

她装备精良,有100多匹马,12个小队,正副小队长都配有一长一短两支枪,每个小队还有一挺轻机枪。

有人说“金老太”匪队里还装备了重机枪和迫击炮,但缺乏佐证,所以不足为信。

“金老太”位高权重,但她日子过得非常简朴,平时出门卫兵都不带一个,骑着毛驴,衣襟下藏了两把快慢机,龙潭虎穴都敢闯。

不认识她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这个慈眉善目,说话和声细语的老太太,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金老太”。

“金老太”的声名如日中天,也成为许多权贵拼命巴结的对象,很多人都通过关系,认“金老太”做干娘,几年时间,她大大小小的“干儿子”就认了48个,其中还有几个日本人。

这些“干儿子”良莠不齐,有不少是趋炎附势之徒,他们都有自己的兵马,大多数并不属于“金老太”直接领导。

“卢沟桥事变”以后,“金老太”的干儿子们分道扬镳,有些人做了日本人的走狗,“金老太”也未加干涉,表面上依旧和他们保持联系。

私下里,“金老太”将他们分为红、黄、白、蓝、黑等五类人。

红色代表八路军。

黄色代表日本鬼子。

白色是汉奸王凤岗的部下,这些伪军脖子上都有一块白毛巾,当地人称他们为“白脖儿”。

汪精卫在华北的伪“兴亚同盟军”,着装是蓝色的,所以“金老太”用蓝色来代表他们。

黑色泛指活跃在冀中的绿林武装。

“金老太”长袖善舞,她兵强马壮,无论是抗日武装,还是日伪军,都想把她收入麾下。

“金老太”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左右逢源,成了哪一方都不愿招惹的角色。

时间长了,“金老太”的势力范围,极大的影响了日军的扩张。

1939年4月,礼贤镇的土匪头目胡景荣、胡显荣兄弟,暗中投靠了日本人。

在胡氏兄弟的怂恿下,日军出动一个中队,偷袭了“金老太”的一个屯兵点。

“金老太”的长子金秀丰奋起反抗,结果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金老太”怒不可遏,广发请帖,召集所有的干儿子,发誓寻出元凶,为长子报仇。

可是她的干儿子们,有不少做了汉奸,他们都知道是日军动的手,却都不敢说出实情。

胡氏兄弟的得意干将吴保恒(金老太的干儿子),更是别有用心,试图祸水东引,将脏水泼在八路军身上。

吴保恒不知道,“金老太”的干儿子中间,有一个叫王禄祥的。

王禄祥以前也是绿林人物,曾经组建过一支抗日武装,跟日军交过几次手。

后来王禄祥和另外两个民间抗日武装头领,“韩村自卫团”团长徐玉芝,“冀中抗日保家自卫军”司令于丰年一起,被八路军收编,改编为冀中八路军独立第8团,团长王禄祥。政委梁诚,原名梁金龙。

几天前,王禄祥叛变。

金秀丰受伤,是王禄祥叛变前发生的,如果吴保恒栽赃嫁祸八路军,王禄祥就难逃干系。

所以这个叛徒,极力撇清八路军跟金秀丰受伤,没有任何关系。

“金老太”陷入迷茫,搞不清是谁对她暗下毒手。

就在“金老太”一筹莫展之际,她却有了意外之喜。原来八路军不计前嫌,派出部队中最好的军医高雅轩,化妆成游方郎中,为金秀丰疗伤。

所有人都觉得金秀丰凶多吉少,可经过高雅轩的精心治疗,金秀丰奇迹般的转危为安,很快就痊愈了。

“金老太”对高雅轩感恩戴德。

高雅轩也不失时机的亮明身份,从此,“金老太”对八路军日渐亲近。

而此时,活跃在当地的八路军,也面临巨大的压力。

徐玉芝、高雅轩相继叛变,于丰年不知所踪。政委梁金龙独木难支,独立第八团蒙受了重大损失。于1939年8月,编入八路军第27团,划归八路军晋绥军区,调往晋西北一带执行作战任务。

随着八路军独立第八团调走,永定河一带,很少再有八路军主力部队活动。

1939年12月,冀中八路军第十军分区正式成立,次年6月,朱占奎担任十分区司令员。

朱占奎是安次县小益屯人,与“金老太”的娘家后屯村近在咫尺。

新官上任三把火,朱占奎刚上任,就决定在永定河两岸,组建八路军北上抗日先锋支队。支队长李大卫。

李大卫是永清县韩村人,当时年仅25岁,在资历上稍显不足。朱占奎又给他增派了一个得力助手,出生在永清县李黄庄的缑海楼。

缑海楼豹头环眼,不用化妆就能演张飞。

缑海楼出身绿林,和王禄祥是把兄弟,因为这个原因,日军认为缑海楼可以拉拢,不料被他断然拒绝。

日军绑了缑海楼的母亲做人质,老太太挺有骨气,遗言儿子不能做数典忘祖的汉奸,然后自尽身亡。

缑海楼伤心欲绝,在战场上倍加勇敢,人送绰号“无定河上猛张飞”。

另外,朱占奎还从第29团抽调一个连,交给李大卫、缑海楼指挥。

第29团由永清、固安、武清、后奕等九个县大队合编而成。朱占奎抽调的这个连,都是常年生活在永定河两岸的青年。

支队组建不久,由于缑海楼在当地威名赫赫,队伍发展很快,仅一个月时间,就从100多人,发展到2000多,支队改称“东进总队”。总队长缑海楼,李大卫是副总队长。

缑海楼和李大卫的队伍,虽然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金老太”,可在当地百姓中的威望,还远不及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老太太。

就在二人殚精竭虑,谋划如何与“金老太”取得联系时,有人进来报告说:一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求见八路军首长。

骑毛驴,使双枪,是“金老太”的标志。缑海楼和李大卫喜出望外,急忙迎出门外。

“金老太”来得目的,是感谢八路军医生,对金秀丰的救命之恩。另外还想打听一下,到底谁是打伤她儿子的元凶。

缑海楼自然知道其中的真相,“金老太”等了一年多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金老太”也带来一个重要情报,胡景荣、胡显荣兄弟二人,伙同另外三支投靠日本人的黑天荡子,以及日军一个大队,总兵力3000多人,兵分三路准备偷袭八路军东进总队。

事先胡氏兄弟也派人联络“金老太”,与他们一起行动。

缑海楼和李大卫闻讯后非常吃惊,事先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如果不是“金老太”来传递情报,八路军非吃大亏不可。

李大卫虽然年轻,却很有军事头脑,他认为“金老太”传递情报,只是简单的投桃报李。

“金老太”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于是李大卫提出,为了报答“金老太”的恩情,愿意帮助她,趁胡氏兄弟倾巢出动,老巢礼贤镇兵力空虚,直捣他们的老巢。

“金老太”命令她的机枪连打先锋,一举攻入礼贤镇。打死日伪军17人,解救出被囚禁的抗日分子49人。

日军闻知胡氏兄弟老巢被端,马上回兵礼贤镇,结果在半路上,被严阵以待的缑海楼带人打了伏击。

这场战斗击毙日伪军220多人,被杀的落花流水,丢下遍地的尸体,狼狈不堪的逃进县城。

这是东进总队成立后,第一次取得重大的胜利。十分区司令员朱占奎高兴之余,回乡看望“金老太”。

按照朱占奎的打算,“金老太”的这支抗日武装,加入八路军是板上钉钉的事。而且“金老太”也有同样的意愿。

但是晋察冀军区的聂司令员,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金老太”身份特殊,她保持现在的身份,极力掩护八路军抗日,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同时为了安抚“金老太”,聂司令员秘密委任“金老太”的二儿子金秀亭,堂弟金保元,担任东进总队第三支队的正、副支队长。

金保元岁数比金秀亭长几岁,辈分又高,所以他才是三支队的真正负责人。

金保元处事机警,作战坚决,日伪军对三支队十分头痛。

三支队扩编很快,俨然成为东进总队中战斗力最强的支队。可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金老太”才是三支队真正的领导,所以大家都戏称“金老太”是“金部大主任”。

百团大战时,三支队在金保元的率领下,捣毁北宁(北平到辽宁)铁路十几公里,炸毁铁路桥三座。致使北宁铁路中断通车11天。

北宁线是日军往来于关里、关外的交通大动脉,北宁线被切断,日军震惊不已,认为这是八路军准备反攻东北的前兆,急忙从南方调集兵力,增援北宁线。

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为了表彰“金老太”,奖励她“边币”200元。

当时吕正操的指挥部饶阳县西南的张保村,吕司令没想到,“金老太”在李大卫的陪同下,骑着毛驴,来到张保村,并拿出一尊五斤多重(81两)的纯金佛像做“见面礼”。

这尊金佛原先供奉在龙堂村的“观音寺”内,后来汉奸刘佩臣烧了寺院,准备将金佛送给北平的鬼子。可在半路上,让“金老太”给顺手牵羊了。

金佛本来价值不菲,再加上他的文物价值,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这是十分区收到最大的一笔捐赠。由此“金老太”的豪爽也略见一斑。后来这尊金佛被晋察冀边区银行收藏。

“金老太”离开饶阳时,吕正操亲自为其送行。

“金老太”动情的说:承蒙吕司令看得起我老婆子,我就是八路军的人了,就算是死,也不会投降鬼子。

当时八路军的物资补给非常困难,晋察冀军区情报部长张存实,在北平南采育镇开设了一个情报站,站里有电台,负责为八路军采办药品和棉花。

采办好的物资,都是“金老太”的人负责押送。运送物资的车队要穿越戒备森严的铁路线,一年多时间,将近150次押送任务,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1941年秋季,日军准备在北寺垡建设“劳工训练所”,就是强制战俘和抓来的民工干苦力。

4000多名来自冀南的战俘,每天在日伪军的监视下劳动,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吃的是东北运来的混合面,晚上休息时,一个长34米,宽8米的草棚里,足足挤下600多个人。

除此之外,鬼子每天还要从这些战俘身上抽血。每次几百毫升。

生活环境如此残酷,平均每天都有二三百人痛苦的死去。

战俘们秘密联系起来,准备越狱。

在战俘营做工头的于增智,是“金老太”的干儿子,他良心未泯,成为战俘们和八路军之间的联络员。

在金保元三支队接应下,2600多名战俘逃出生天。

就在战俘们越狱的那天晚上,日军又将1.7万名战俘送进“劳工训练所”。

第二天,日军停止对“训练所”的建设,把所有战俘押送到北平颐和园东北一座废弃的兵营内,命名为“北平西苑苏生队”。

日本投降后,日军监狱长供诉,这里一共关押过3.7万多名战俘,其中死亡3.36万人,生还的3400人中,绝大多数都是被“金老太”成功营救的。

1943年春天,日军在冀中根据地实施残暴的“三光”政策,到处修据点,建炮楼,挖封锁沟。冀中八路军蒙受了重大的损失,根据地面积萎缩了90%以上。

曾经兵强马壮的十分区,主力部队也被迫转移,在永定河沿,只剩下东进总队在坚持游击作战。

为了将抗日游击队赶尽杀绝,日寇又下令,将永定河两岸的芦苇荡全部烧光,所有的树木一律砍伐干净,不给游击队留藏身之所。

当然,烧芦苇荡,砍树木的工作,都交给伪军完成,日军只负责监督。

东进总队决定给日伪军一个下马威。

三月初四,“金老太”以过寿为名,在安次县大更生村地主杨景春家的庭院里,大摆筵席。

杨景春也是“金老太”的干儿子,他出身绿林,报号“杨司令”,实际上就是个酒囊饭袋,很早就投靠了日本人。

杨景春善于交际,“金老太”请客,他落个顺水人情,不但把方圆百里以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都请到,其中还有几个日军头目。

日军翻译中岛,也是“金老太”的干儿子。

另外还有不少打扮的花枝招展的阔太太,她们都是“金老太”的干闺女。其中最招摇的姜凤,是大汉奸王凤岗的外室。

当时王凤岗的“白脖军”兵力过万,控制了雄县等七座县城。

这其中还有一个不速之客,就是礼贤镇的胡景荣。他头顶一顶小白帽,和周围的人,显得格格不入。

胡景荣很不高兴,他的小白帽已经说明了他的身份,可厨师非在他面前摆了一份红烧肘子。

所以杨景春过来让酒时,胡景荣推说自己没胃口,都没有站起身来,这让杨景春尴尬不已。

就在这个时候,缑海楼和李大卫身着便装,并肩从门外走进院里。

李大卫和妻子

“金老太”急忙迎上前去,满脸陪笑道:“不知二位总队长驾到,失迎,失迎。”

缑海楼回道:“我们只不过是从此路过,本来打算找杨司令讨碗热水喝,没想到今天这么多贵客云集于此,我们来的冒昧,就此告辞。”

“金老太”尚未作答。就听胡景荣不阴不阳的说:“二位总队长不给太君面子,金老太太寿诞之日,这个面子总要给吧”。

“金老太”说:“咱这穷乡僻壤也没什么好吃的,孩子们随便准备了几样乡下菜。既然二位总队长光临,就请赏个脸吧。”

缑海楼和李大卫微笑着坐在胡景荣身边。

几个鬼子刚要发作,和他们同桌的一个带礼帽的人,把机头大张的驳壳枪放在桌上,冷冷的道:“我干娘的寿诞之日,谁敢惹得她老人家不开心,我姓孙的认人,可我的枪不认人。”

说话的人名叫孙瑞峰,他是东进总队的大队长,他带了七八个精明强干的侦察员,早就在此等候多时了。

几个前来赴宴的鬼子都没有带枪,所以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喧闹的庭院里顿时安静下来。

胡显荣故作镇定,拿起筷子,就向摆在面前的红烧肘子扎去。

“金老太”提醒道:“老三不要夹,那是焖肘子。”

胡显荣略显尴尬,随手夹了一块爆羊肉,阴阳怪气的说:“多谢老嫂子为我准备了红烧鱼、爆羊肉”。

然后又转头对缑海楼和李大卫说:“我眼睛花了,可大肉和羊肉我还是能分辨清楚的。”

缑海楼说:“胡司令人干瘦却能吃肉,只怕是肚子里坏了东西,肠胃不好吧。”

胡显荣随手把一盘红烧鱼端到面前,狂妄的道:“这个菜我最得味”。

得味在当地不容外人染指的意思。

缑海楼道:“红烧鱼好吃刺儿太多,你想吃独食,非被鱼刺噎死不可。”

李大卫附和道:“好言难劝该死鬼,在座的各位,谁还想和胡司令一样吃独食。”

缑海楼拍案而起,怒斥胡显荣道:“今天我不想扰了大伙的雅兴,胡老三,今天晚上你敢踏出大门半步,我要你项上人头。”

李大卫说:“诸位,以后谁要是再敢助纣为虐,干伤天害理的勾当,就算他逃到天涯海角,我李大卫也定要取他的狗命。”言罢,李大卫抬手一枪,将挂在门口的灯笼打灭。

然后,缑海楼和李大卫昂然离去。孙瑞峰也带人跟着出了门。

夜寒露湿,满庭院的人,没有一个敢走出大门,只能愁眉苦脸的等到天亮。

八路军敲山震虎的行动很成功,尽管鬼子一再催促,可是烧芦苇荡,砍伐树木的任务却没人敢去执行。

不过东进总队的这次行动,也给“金老太”带来杀身之祸。

八路军中出了个叛徒吴保亭,是吴保恒的哥哥。

“金老太”去饶阳见吕正操司令员,吴保亭是亲眼见过的。

农历三月十六,胡显荣、胡景荣兄弟二人,带着日伪军七十多人,乘着夜色来到大更生村。

吴保恒是“金老太”的干儿子,他谎称有大事商量敲开大门,胡氏兄弟带着日伪军一拥而入。

毫无防备的“金老太”一家11口全部遇难,凶残的日伪军,连两三岁的孩子都没放过。

“金老太”的两个女儿已经嫁人,这才侥幸躲过一劫。

“金老太”遇害后,八路军东进总队发誓要为她报仇。

1945年8月,八路军攻克礼贤镇据点,胡显荣被击毙。胡景荣做了俘虏后被公开处决。

杀害“金老太”的元凶,只有吴保恒下落不明。

原来这厮化名吴建来,抗战时期他担心遭报应,投靠王凤岗做了白脖。

后来白脖军被蒋军改编后,吴建来又成为国民党军河北保安第二团的连长。

本来吴建来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不料“金老太”的两个女儿,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凶手。

确定目标后,姐妹俩以近乎惨烈的指认方式,将吴保恒绳之以法,成功的为她们的英雄母亲“金老太”报仇昭雪。

0 阅读:169

乐蓉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