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贺子珍收到毛主席两万稿费,嫂子李立英:是毛主席生前安排

奇葩历史观点 2024-06-24 09:03:31
前言:

1979年,贺子珍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人生第一次来到北京。

这位井冈山女英雄,几乎舍去全家性命参加革命,为的就是能有朝一日到北京看看,但没想到,参加革命时她还是个17岁少女,实现梦想时却是一位70岁老人了。

贺子珍

贺子珍在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后,不日就要返回上海,就在这时,她竟受到了毛主席的两万稿费。据嫂子李立英透露,这是毛主席生前的安排。

贺子珍住院,毛主席送来八千稿费

毛主席和贺子珍有过十年夫妻婚姻,虽然因为历史原因两人结束了夫妻关系,但其实,他们心里一直牵挂着对方。

1947年,贺子珍带着女儿娇娇从苏联回到了阔别9年的祖国,在哈尔滨东北局工作。安顿下来后,将她们母女顺利接回国内的王稼祥夫妇,立刻赶到西柏坡,向毛主席汇报了情况。

贺子珍刚回国不久与妹妹的合影

毛主席听后关心地问道:“她身体怎么样了?”因为据传言,贺子珍在苏联时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损伤。

王稼祥夫妇回答道:“身体还不错,不是外界传言的那样。娇娇满口俄语,不会讲中国话,长得像你。”毛主席听后频频点头,虽然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明显感觉他放心了许多。

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后,毛主席就将娇娇接到了身边,从此,女儿就成了他们两人之间的桥梁。通过娇娇,毛主席经常写信给贺子珍,关心她的身体状况,鼓励她多看看社会主义建设。

贺子珍

与毛主席结束关系,一直是贺子珍心里最后悔的事情。建国后,她虽然可以通过娇娇与毛主席通信,但她更想见一见他,听一听他的声音。可真的到了那一天,她却因为刺激太大,一病不起。

据娇娇后来回忆,父亲在听到母亲生病的缘由后,少有地流下了眼泪。

之后,毛主席很快提笔给贺子珍写了信,嘱咐她要听医生的话,好好养病,尽量不抽或者少抽烟。殷殷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贺子珍和亲人合影

令人欣慰的是,贺子珍在收到毛主席关心之后,病情竟然慢慢地好了起来。

1973年,毛主席小女儿李讷刚生完孩子,又与丈夫离了婚,生活困难,张耀祠得知后便将情况告诉了毛主席。

毛主席向来不在经济上资助儿女,不过这一次却意外地支取了3.2万元稿费。他告诉张耀祠,将这些钱分为4份,每份8000元,分别送给江青、李讷、李敏,最后一份送给贺子珍。

毛主席

毛主席之所以拿出8000元给贺子珍,是因为他听说贺子珍最近生病住了院。然而,贺子珍听说这件事之后,坚决不要:“我有工资,治病也给报销,没有花钱的地方,不用主席费心。”

不过,医院并不是所有项目都报销,送钱的人费尽口舌才让贺子珍收下了钱。

果然,等贺子珍出院时,除了报销部分,还有4000元需要自己出,贺子珍就用毛主席送来的稿费支付了。可是剩下的4000元,她无论怎样都推拒不要,最终剩下的钱又托人还给了毛主席。

贺子珍和女儿李敏

1976年,娇娇接到父亲重病通知,连忙赶到中南海。见到许久不见的女儿,毛主席直流泪,慢慢拉过她的手,在她手心里画了一个又一个的圆圈。一开始,娇娇并没有理解父亲的意思,到后来她才明白,这是父亲在想念母亲贺子珍,因为贺子珍的小名就叫“桂圆”。

不久,毛主席去世,在上海的贺子珍得知消息后痛哭了好几天,情绪极其不稳定。娇娇在北京的治丧活动结束后,就立马到上海守候在贺子珍身边,怕她经受不住打击。

然而,令所有人都意外的是,贺子珍在悲伤过后就变得异常震惊,但一整天都不说话、不吃饭,只是哀痛地对娇娇反复地说:“你们没有照顾好爸爸!”

晚年贺子珍在华东医院

毛主席生前留给贺子珍两万稿费

毛主席的离世终究没法让贺子珍冷静,在她镇静的表面下,蕴藏着不能释放的悲痛与哀伤,以至于在一年后集中爆发了出来。

1978年的一天晚上,贺子珍不顾家人劝阻坚持要睡在外孙房间里的小书房内,不管别人怎么叫她,她都不答应,也不开门。到了第二天早上,亲人闯进房间里,却发现她中风了,左侧偏瘫。

贺子珍和亲家孔从洲

贺子珍被送到了医院治疗,可祸不单行,住院后她又被查出了糖尿病。好在,组织没有忘记她,这年年底,贺子珍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从此出现在世人面前。

在这之前,除了一些井冈山时期的老革命家,几乎没人知道贺子珍的名字。如今贺子珍光荣回归,她与毛主席之间迂回曲折的故事也逐渐被世人所知,这个曾经在井冈山上叱咤风云的女英雄,终于迎来了光明。

1979年,贺子珍第一次来到北京,此时距离毛主席逝世三周年纪念日还有六天,离她70岁生日还有一个月。

贺子珍和女婿孔令华

此次到北京,贺子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到毛主席纪念堂祭拜。出发前,女儿女婿多次嘱咐她:“到了纪念堂不能发出任何响动,更不能大哭,这是纪律。”贺子珍频频点头。

其实不用女儿提醒,贺子珍自己也下过决心,不能再哭,果然她做到了。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贺子珍一行从解放军总医院出发,贺子珍用她那只可以活动的右手,紧紧握着一条精心挑选过的白手绢。

贺子珍为毛主席敬献花圈

来到纪念堂,娇娇和丈夫孔令华站立在贺子珍左右,贺子珍则坐在中间的轮椅上,三个人默默注视着前方高大的毛主席雕塑良久。

娇娇和孔令华代贺子珍向毛主席敬献了花圈,以表贺子珍对毛主席的思念。

之后,贺子珍一行又瞻仰了毛主席的遗体。看着毛主席的遗容,贺子珍只觉得他只是睡着了。整个瞻仰过程,贺子珍都没有大哭,她严格遵守了纪律。

贺子珍在北京

在瞻仰完毛主席纪念堂后,贺子珍不日就要返回上海。这时,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前来拜访,并给她送来了两万元毛主席的稿费。贺子珍不解其意,回到上海后也不能明白。

直到后来,贺子珍的嫂子李立英解答了她的疑惑。原来,毛主席生前曾说过:我在井冈山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写的东西,很多都是贺子珍帮忙抄的,有的还是根据她的意见修改的,我这个时期写的东西的稿费,有她的一半。

出于这个原因,中央办公厅才特意将稿费送了贺子珍。贺子珍用这些钱托人买了一台20英寸的彩电,一部录音机,剩下的钱全部捐赠了出去。贺子珍艰苦了一辈子,即便知道这些钱是毛主席留给她的唯一的东西,她也不会留下自己用。

贺子珍病重

或许是完成了最大的心愿,贺子珍原本还算硬朗的身体却在回到上海后一病不起,病情不断加重。

1984年,在北京的娇娇突然收到了母亲病危的消息,立刻坐飞机赶到了上海。在见到女儿后,贺子珍满脸开心地说:“你们是不是怕我不行了,都来了。”见她还有力气开玩笑,大家松了一口气。

可就在三天后的晚上,贺子珍的病情突然恶化,体温连续两次高升,医院尽力抢救终究没能抢救过来。4月19日,贺子珍永远离开了人世,享年75岁。

贺子珍走了,她带着对毛主席的思念到了另一个世界。或许在那个世界,贺子珍与毛主席可以团聚,共同注视着日益强盛的中国。

0 阅读:18

奇葩历史观点

简介:奇葩的历史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