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电动汽车应该在电量剩余多少时充电?过来人:这样做,电池长寿

宫玥情情 2024-06-14 02:51:03

在这个电动时代,拥有一辆电动汽车已成为不少人的选择,但如何正确充电,却是一门学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电动汽车充电的那些事儿,揭开延长电池寿命的秘密,让你的爱车电力满满,跑得更远。

2016年的那个春天,我满心欢喜地成为了电动车一族。那时的我,对电池维护还是一窍不通,充电全凭心情,有时候电量剩下70%就迫不及待地充上,有时则硬生生拖到仅剩8%的警告灯亮起才行动,而且快充几乎成了我的日常。

直到2017年,家里的充电桩安好了,充电变得规律起来,电量基本维持在60%-100%之间。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电池似乎没有最初那样耐用了,这才开始关注起电池保养的知识。

浅充浅放,电池长寿

原来,电动汽车的电池,特别是三元锂电池,最喜欢的是“少吃多餐”,而非暴饮暴食。简单来说,就是尽量避免深度充放电(深充深放),采取浅充浅放的策略。这意味着,不是每次都要把电用到干干净净再充,也不是每次都要充到百分之百。就像我们吃饭,八分饱最健康,电池也是如此。

一张电池充放电深度与循环寿命的关系图,生动展示了这一原则的重要性:满充满放,电池可能只能坚持300次循环;但如果控制在50%的充放电深度(比如电量保持在30%-80%之间),电池的循环寿命竟然能提升到700-800次,甚至更高!

“掐头去尾”,最佳状态

基于此,我总结出了一套“掐头去尾”的充电哲学:电量在50%左右时,电池无论是充电效率还是放电性能都处于最佳状态。想象一下,一个杯子,太满容易溢出,太空则站不稳,半满的状态刚刚好。同样道理,电量维持在40%-60%之间,不仅动力充沛,充电也迅速,还能有效保护电池。

此外,长时间停放车辆时,电量不宜过高或过低,20%-80%区间内最为适宜,以免损害电池寿命。这方面的教训,我在笔记本电脑上体会颇深,长时间满电存放导致电池大幅衰减,最终报废,实在是得不偿失。

混动车型

对比之下,混合动力车型在电池管理上显得更为精明。以比亚迪的PHEV为例,它的电池管理系统只允许电量在25%-70%之间调节,避免了极端充放电的情况,电池因此更加耐用。即便是容量相对较小的电池组,也能自信提供10年20万公里的长质保承诺。

充电策略

所以,如果你拥有便捷的充电条件,我强烈推荐采用“40%充电,80%停止”的策略(或更宽泛些,30%-70%区间),这样既能避免续航焦虑,又能最大化电池的使用寿命。现代电动车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定特定的充电时间和电量阈值,已经变得相当简单,无需再像我当年那样半夜掐着时间下楼操作了。

而对于那些没有私人充电桩,又不得不依赖电动汽车的朋友们,虽然情况稍显尴尬,但也无需过分担心。毕竟,在日常使用中,适度的充放电管理总比完全不管要好得多。记住,每一次科学充电,都是对爱车电池的一次温柔呵护,让旅程更加安心,更加长远。

总之,开电动汽车,充电不仅是补充能源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智慧的维护艺术,关乎电池的健康与寿命。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个懂得如何爱护电池的聪明车主吧!

0 阅读:619

宫玥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