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网上举报局长后官方回应!把公道交给网络,其实并不值得庆幸

半刻闲情 2024-06-23 11:49:29

派出所所长网上实名举报公安局局长的事令大量网友陷入了沉思:所长举报公安局长都得求助舆论,以后,别再问为什么普通老百姓还要网上举报了。

但千万别感到庆幸,更别说什么热搜提供了正义,舆论成了公道的天平(我看到很多人在这样说)。一种错误无法得到修缮,导致人们另辟蹊径,所证明的无非是随着时间推移,你们另辟的蹊径,也终将会被堵死。

他之所以要在网上举报,而不走内部监督渠道或者正规流程,显然是这几条路都走不通。

那么,当网络举报也走不通的时候,怎么办?

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逐渐开始出现了,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就是删帖、控评、或者直接线下通过监控找到当事人进行威胁。有些人不过只是曝光一下城管撕春联,都要被几个便衣大汉连夜跨省到家警告,可见一般。

用不了多久,网上举报这种操作,也会渐渐“消失”,或者变得更为艰难。经常写社会评论性文章的人肯定知道,这两年负面的内容越来越不好多说了,大家变得更加谨慎,尽可能做到“假话不说”,而不是“真话全说”的底线。

可当网上举报行不通之后,普通人又靠什么来寻求正义和公平呢?

显而易见,面对问题选择逃避,而不是找到症状去治病,那么病,只能是积累的越来越多。

最近我一直有关注洪水的问题,其实每年都会出现,只不过相比去年、前年的涿州、郑州,你能很简单的发现今年的声音、舆论、关注度都变小了很多,是今年的水灾影响不严重吗?

恐怕不是,仅广东梅州之前曝出来的,就是5死15失联,这种“失联”的生还概率有多低,我就不多说了,仅仅这个数字,恐怕都不十分准确。

但为什么没有声音呢?为什么当地网友不再敢多说呢?

很简单,官方不通报,你说了你就是造谣。

涉及到和生命有关的问题,绝不只是冰冷的数字。但这次多地发生水灾,热搜上几乎看不见什么踪影。人们所了解到的部分内容,只是人们自己口口相传,或者通过一些七零八落的照片。你会发现,现在连数字都有些奢望的含义在内。

图片不仅仅只是梅州,但都是此次洪水的现场,这可能不严重吗?如此大水,竟鲜有人提。而至于遇难、至于损失,更不必多说。

昨天倒是有一条消息,说由于安徽歙县水患的原因,江敏芳经营的烟酒店再次被洪水淹没,所有货物再次一夜之间毁于一旦,女老板网上哭诉,4年两次,卷土重来仍旧一夜化为乌有,怎么活?

还有一对梅州的农家乐夫妇,说在新浦镇辛劳经营农家乐,一场洪水化为乌有,全成了断壁残垣。

新浪新闻好几天前发布的这种消息你可能不知道吧,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什么热度,仿佛处于一个单独的空间里,不为人知。16号当地洪水来袭,一家6个人没地方跑只能往高处去,进入山上寺庙避险。晚上,男子张松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是一望无际的洪水和寺庙大门的图片,前后俱淹,逃无可逃。几个小时后,附近山体滑坡,6人全部失联。

然而你看,新闻后面“网页链接”四个字,是微博一贯的尿性,只见这四个字却不见视频,说明视频已经被删了。他们可能怕视频里的山体滑坡,吓到我们。

其实早就有后续了,只不过各位依旧不知道而已。

21号早上我就看到了九派新闻发布的消息,说6个人全部找到了,只是没有生体体征。

他们也一向喜欢这样的描述方式,但简单点,就是都遇难了。

新闻媒体自己也说是“百年难遇”,但一些网友却认为没上热搜的原因是水不大,不比前几年那么严重。

其实,哪需要比较是今年更严重,还是去年?哪是人们关注的态度变了或者没变,媒体们都很清楚,人心是肉长的,如果他们希望你关注,具体实事一描述,人们就会鼎力声援,让国家和政府援助,并监督他们救人,止损,以及做的更好一些。

但今年的媒体比较沉默,他们似乎是哑了。

一点小看法,人们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网络曝光,因为比起现实中尚且有法律限制的监督和举报,网络、舆论,其实是更虚、更容易被控制且没有说法的东西。

本文来自公众号“天涯行路”。

1 阅读:16

半刻闲情

简介:时事新闻、搞笑视频、影视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