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钱铺路的回家过年,攒5万花掉6万,老人拼的面子让儿女们吃不消

路路趣趣 2024-02-12 08:31:05

单位刚发了年终奖,好几万,大家都开心地规划着给自己添置点什么作为辛苦一年的奖励,只有临座的同事轻叹了口气,没参与大家的讨论。

后来才听她说别看发了好几万,还不够她过年回老家7天的费用!

都是工薪阶层,同事并不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平时连名牌都舍不得买,7天年假能花掉5、6万块钱?大家都很震惊。

可是据同事说,她这样农村出来的孩子回老家过年花几万太正常了——“父母觉得供我们上了大学,工作就是天天坐在空调屋里抓钱容易得很,所以年货红包礼品家里添大件,都要我们负责,否则他们觉得没面子...”她苦笑一声继续工作了!

居然还有这种操作?随便搜了一下发现还并不是个例,好多80后90后都被“用钱铺路”的回家过年模式折磨的苦不堪言。

对农村老人来说,坐着上班就代表着“不累”和“赚钱多”:

读书改变命运,也只是改变了劳动模式而已,可农村父母们却觉得儿女上了大学找了工作就意味着发财了:

刚打工一年,张口就让孩子买几千块的烟,买的不是烟,是父亲的面子:

百十块钱的礼被嫌弃,贵的又送不起,太伤神:

一年攒下五六万,过年直接花掉,一年就赚了口饭吃:

在父母看来,孩子是要回家的,钱也是要拿的,牛也是要吹的,唯有儿女的钱包是不需要考虑的:

2万块钱撑不起儿子回家的路,父母还是嫌少了:

在很多父母看来,一辈子就活一个面子,为了面子可以不要里子:

公婆账算的明白,但就是忽略了儿子一家还要吃饭学习过生活:

农村整个村子几乎都是沾亲带故的,人情往来很多,相应的礼金也就多,随便几万块就出去了:

还有亲戚之间病了痛了,没去探望的过年都得补上,否则小本本可就记仇了:

其实很有些亲戚间的走动并不对等,可有些父母就是愿意倒贴,且年年倒贴:

老人亲眼看到儿女的工作之后才知道,孩子生活的也不容易:

“外面上班的”=“不差钱”,压岁钱要比别人多掏10倍:

不光好面子,还要吹牛,这就是冬天那些村里墙根底下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之间的话题:

2个月的工资撑不起儿子回家的路,那就索性不回了,趋利避害回岳父母家:

不光父母要钱,还有一群亲戚道德绑架儿女要多给老人钱,“天下没不是的老人”是他们惯用的说辞:

即使不走亲戚,仅仅是路费和探望父母也要万把块钱,对于刚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负担也并不低:

重男轻女的父母,永远都会抠女儿补儿子,大概觉得是拿别人家的钱补到了自己家吧:

结语

大部分儿女其实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他们一年其实并不能攒下老家父母所计算出的工资收入,但是从小孝顺懂事的他们又不得不迎合父母所谓的面子,使尽挤压着自己的荷包,扛不住了只能逃避,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回老家过年或者带父母旅游过年的原因之一吧!

0 阅读:0

路路趣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