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参谋与保姆偷情被撞见,后连开3枪打死妻子,毛主席:要处决

人间档案历史侃 2024-06-19 14:26:39

偷情、婚变在我国传统中,历来就是一种不为大众所承认的行为,是为道德层面所不容的。

特别是在军职或者公职人员身上,倘若一旦沾上“偷情”之类的字眼,可以说前途尽丧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早在建国前,我军就发生过一起军区参谋自导自演、因婚变枪杀发妻的恶性事件,最后上报到毛主席那里,直接批示:不可原谅!必须处决!

那么,牵扯到此恶性事件中的军区参谋到底是何人,他又是为何缘由要枪杀自己的发妻呢?

久经战火的军区参谋

前文提到的军区参谋名为黄寿发,土生土长的福建乡民,自小家境贫困,给地主家放牛对他来说就是小时候的童年。

1929年,18岁的黄寿发踊跃加入赤卫队,并于1930年成功加入红军队伍。

因为加入队伍早,再加上战场上敢打敢拼,性格比较粗暴的黄寿发也成功地由一名普通战士,一步一步向着连长、营长、团长迈进。

1937年国共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后,因我军队伍缩编,本来团长编制的黄寿发最开始也降级为营长。

那段时间黄寿发被委派到晋察冀分区工作,第一个任职地就是11师下面杨成武的独立团,他作为营长,参加过平型关大战。

后来因战功及资历等因素,多次负伤的黄寿发成功跻身高层军事干部之列,算得上是年轻有为。

到1945年日本天皇投降,有着十几年革命老资历的黄寿发先是任职纵队副司令,后又被调任到冀中分区担任军区参谋,此时已经到达了他人生的军职终点。

按照正常来讲,他黄寿发就算后面几年啥都不干,到了1955年也能够凭借着在抗日战争中的战功获奖授衔。

只可惜,表面上屡立战功的黄寿发并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平素就是一派对战士非打即骂的军阀做派,甚至暗地里竟然还犯下偷情杀妻的罪孽。

妻子好心找保姆,丈夫偷情反杀妻

年轻有为的军队高干黄寿发在众人眼中,除去那个军阀习性外,其实是个不错的佳选。

一位叫何茵的女同志,是一个优秀的进步女青年,在加入队伍后负责冀中军区的电台相关事务。

1939年,黄寿发和何茵迅速结婚后,婚前不了解的诸多麻烦随之而来。

不管是出身,还是学识三观,何茵都和丈夫黄寿发有很大分歧,后果自然是争吵,基本上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慢慢地,何茵在争吵中怀孕,不久后便给黄寿发生下一个女儿。

按照黄寿发的意思,他比较有大男子主义,觉得自己在前线指挥作战很累,回到家之后就希望何茵这个妻子能够好好陪陪自己,帮助自己安顿好“后方”。

但何茵也是女同志的积极代表,对于丈夫的想法,她表示拒绝,因为她的电台工作也至关重要,为了革命只能牺牲夫妻感情。

不过,考虑到黄寿发和家中的女儿,何茵还是决定为了家庭考虑,从老家天津找了个保姆来家中帮忙。

只可惜,1946年初,在何茵的一次突然回家后,她竟然看到丈夫黄寿发和保姆搞到了一起。

面对丈夫偷情的事实,最开始何茵不管不顾就要闹离婚,甚至还声称要到聂总那里讨个说法。

可黄寿发的一再求饶,让何茵还是决定暂时姑息丈夫的出轨事实,但她认为这是为了女儿和还未出生的孩子,不过她同时要求丈夫把保姆送走。

不久,再次因休假返回家中的何茵,却惊奇的发现,保姆竟然还在家中,而黄寿发的理由是,自己工作太忙,没时间把对方送走。

眼见丈夫死活不把保姆送走,何茵也只好忍着,但她发现丈夫竟然在自己待产期间继续和保姆保持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何茵终于忍不住了,找来黄寿发身边的工作人员质问,自己的丈夫到底和保姆现在是什么关系?

但苦于黄寿发的凶威,工作人员哪怕看在眼里,也不敢再何茵面前声张是非。

1946年底,黄寿发越来越对吵闹自己的妻子何茵心怀怨怼,甚至心中竟然滋生了让妻子“消失”的想法。

为此,黄寿发在和警卫边振海的私人时间中,暗示对方制造一些“意外事故”让何茵去死。

边振海在听到黄寿发疯狂地想法后,最开始是心寒和害怕,但后来他还是强忍着不适,希望黄寿发能够悬崖勒马,千万不要铸成大错!

可惜,黄寿发见边振海不配合他的行动,便开始疏远了对方。

1947年初,伪装着“顾家丈夫”形象的黄寿发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杀意,在约妻子到四下无人之处,“砰、砰、砰”三枪连发,结束了何茵的生命,连带着还有未出世的胎儿。

此事爆发后,黄寿发精心伪造的妻子“自杀”案件也被调查人员迅速侦破,结果就是黄寿发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黄寿发杀妻案的出现,一时间包括聂总在内的多位军事领导都被惊动,但该案在当时因为没有确凿证据,黄寿发竟然顺利逃脱。

地狱空荡荡,真凶在人间,黄寿发脱罪的一幕在警卫边振海的眼中,竟是那样的讽刺。

面对内心的谴责和道德良知的高悬,边振海终于决定,出首举报黄寿发杀妻嫌疑。

办案人员在分别控制了黄寿发和涉案保姆后,真相很快大白。

调查组面对黄寿发杀妻、杀子的恶性案件,决定上报组织,请求高级领导作出批示。

最终,该案被送到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

毛主席在看完整个案件的详细经过后,直接批示:不可原谅!必须处决!

因为毛主席深知,眼看着全国解放在即,很难保证我军未来内部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1937年的黄克功案就是典型。

如今黄寿发犯下如此恶行,哪怕他的军职再高,对抗战的贡献再大,功是功,过是过,两者在这个杀妻案上是绝对不能相抵的。

0 阅读:0

人间档案历史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