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肝功能检查正常”,有时候并不靠谱!!

祥一言 2024-04-10 20:36:36

《7天,就7天,大量腹水神奇消失了》,这篇科普文章中的患者今年58岁,他的姐姐死于肝硬化,大哥也是肝硬化患者。

4月8日他来复诊,带他的二哥来看病。二哥很瘦弱,血压很低,收缩压74,舒张压48,很怕冷,穿了很多衣服。

我问:“您二哥有肝病吗?”

他答:“我大哥是肝硬化,但是二哥没有听过有肝病。我二哥有严重的低血压,想请您开些中药调理身体。”

我建议他二哥做一些基本的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甲状腺功能、皮质醇等检查结果均正常,乙肝表面抗原定量8.070 IU/ml (参考范围<0.05 ),彩超提示肝脏回声增强、增密、增粗。

他的二哥今年是66岁,显然也是乙肝患者,我联系实验室加查HBVDNA定量,结果是5.81E+01 IU/ml。他二哥肯定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

我问他二哥:“您以前做个肝功能检查吗?”

他二哥答:“一年前到上饶的一个大医院住院半个月,说我肝功能检查结果是正常的,没问题。”

下面是我们医院4月8日的肝功能检查结果。

二哥的肝功能检查结果除了白蛋白比较低,其他各项结果基本正常,但是如果用更严格的标准去判断,比如谷丙转氨酶(男性<30,女性<19),白蛋白健康人一般>42克/L,谷氨酰转肽酶(男性<26,女性<21),会更早期、更灵敏地发现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异常。(个人观点,仅仅供您参考)

二哥今年66岁,按照一般的规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多数源于幼龄期,估计二哥体内的乙肝病毒已经伴随60年以上。大三阳携带状态→大三阳肝炎→小三阳肝炎或者小二阳肝炎→显著肝脏纤维化→肝硬化,二哥目前有乙肝肝硬化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为什么一直没有被发现?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小三阳肝炎或者小二阳肝炎,症状表现很轻微,病情发展很隐匿,乙肝病毒持续或者间歇复制,在肝功能检查结果貌似“正常”的掩护下,肝细胞炎症坏死持续存在,肝脏纤维化持续积累,5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逐渐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您觉得奇怪吗?

谷丙转氨酶的数值变化是反映肝细胞炎症活动较为灵敏的指标,我们医院目前的参考范围是9—50 (男性),也就是说张三的谷丙转氨酶10是正常的,李四的谷丙转氨酶48也是正常。李四的数值是张三的4.8倍,这能一样吗?谷丙转氨酶49.5是正常的,50.2就是不正常的,试问:49.5和50.2有区别吗?

除了所谓化验试剂厂家给出的“参考范围”,是否能够引入“个性化健康值”的概念?比如一个人在肝脏健康的情况下,他的谷丙转氨酶一般波动在12~~15之间,本次的谷丙转氨酶检查数值是26,算不算升高呢?如果能够明确排除检测误差、肌肉和心脏、肾脏等干扰因素,能够提示肝脏有轻微炎症活动吗?

为什么要这么斤斤计较?因为我们绝大多数的肝炎患者不会去做肝活检;因为轻微的肝炎活动持续存在是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如果能够通过对肝功能化验结果做更精细地分析,更准确地判断,就能更早期识别肝脏炎症活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减少大量肝硬化、肝癌患者!!!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门诊部 王春喜

0 阅读:3

祥一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