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六合和六冲的数理关系

圣辉看商业 2024-04-13 03:55:32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干地支是非常重要的天文学概念,最早用于计时,干支纪年就是我们最常用的,比如今年是2024年,甲辰年。

一、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单字并没有特别的含义,都是死记硬背,所以比较枯燥。

古人为了把它形象化,分别用十二种动物和它对应,于是就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样十二地支就形象易记了。

尽管如此,对于十二地支我们仍然所知甚少,普通人只知道哪一年属相是啥。有点传统文化基础的知道地支可以用来记时间,也可以用于生辰八字。

懂点易学或中医理论的,就知道地支在传统文化中用途广泛,有地支六合,地支六冲,地支三合,地支三刑等等,有好有坏,不一而足。

但是,传统文化并不是这么简单,即便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解开古人创造十二地支的秘密。

通过最近的研究,略窥其中一斑,现在公之于众,有引用转发者请注明今日头条首发,希望共同爱好者深研之。

二、地支和月份的关系

要解开十二地支六合六冲中的数理关系,必须要把月份融合进来。

我们通常都说一年有十二个月,和十二地支相对应,但是怎么对应呢?

古人认为,正月建寅,也就是农历正月叫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丑月。

但是,农历是阴阳历,也就是太阳和月亮的交叉运用,这个就比较复杂,而且很多时候表述不清楚,导致大家觉得传统文化太复杂,太神秘,其实主要还是方法不对。

农历历法中,二十四节气其实是纯阳历,从立春到大寒,完整地分割了地球公转的365—366天,根本不存在阴历的闰月问题。而且十二地支纪月是基于纯阳历来的。

正月建寅是指从立春开始到雨水结束,二月建卯是指从惊蛰开始到春分结束,三月是指从清明开始到谷雨结束,四月是指从立夏开始到小满结束,五月是指从芒种开始到夏至结束,六月是指从小暑开始到大暑结束,七月是指从立秋开始到处暑结束,八月是指从白露开始到秋分结束,九月是指从寒露开始到霜降结束,十月是指从立冬开始到小雪结束,十一月是指从大雪开始到冬至结束,十二月是指从小寒开始到大寒结束。

这里面时间衔接严丝合缝,没有任何的闰月,一年365天+都合理分配在十二个月之中,比现在用的西洋公历还准确,因为西洋公历还要通过四年一闰,把二月调整为29天才匹配完一年,你说咱们祖先的历法有多么伟大,比西洋公历科学得多!

三、十二地支冲合之间的的数理关系

有了前面的知识铺垫,我们还要对古人的经验进行重新建构,正月建寅是从立春开始的,立春通常在公历的2月4日左右,也就是说农历正月的时间和阳历的二月基本吻合。

我们知道,太阳到南回归线的时间并不是立春时节,而是在冬至时节,也就是说,从地球和太阳的关系看,冬至和夏至才是一年的两个极点,因此,月份也应该以冬至和夏至开始做推理比较符合数理逻辑。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如果重新定义,丑月为1,寅月为2,卯月为3,辰月为4,巳月为5,午月为6,未月为7,申酉戌亥分别为8,9,10,11,子月为12。

通过这样的数字处理之后,地支冲合的数理关系就豁然开朗了。

1、地支六合

子与丑合,1+12=13,寅与亥合,2+11=13,卯与戌合,3+10=13,……午与未合,6+7=13。原来古人说的六合从数理关系上看就是两地支的数字相加之和等于13。

2、地支六冲

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是为六冲,六中之间两地支代表的数相减结果是什么呢?子午12-6=6,巳亥11-5=6,辰戌10-4=6,卯酉9-3=6,寅申8-2=6,丑未7-1=6。所谓相冲就是两地支之差等于6!

3、地支三合局

地支三合共有四个,分别是寅午戌三合,亥卯未三合,申子辰三合,巳酉丑三合,把上面的地支数字带入后相加我们发现:巳酉丑1+5+9=15,寅午戌2+6+10=18,亥卯未3+7+11=21,申子辰4+8+12=24。这四个和数除以3,商分别是5,6,7,8,也就是易经大衍之法的少阳少阴老阳老阴。

其余刑冲克害都存在一定的数理关系,如果用这种方法处理,六爻预测用计算机处理将变得非常简洁有趣,喜欢的朋友不妨一试。

以上为本人多日研读《易经》偶然所得,虽然浅显,但是也不失为中华传统文化做了数理注解。

上文版权专有,如有转载请注明今日头条互金直通车首发。

0 阅读:1

圣辉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