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马岛归还阿根廷!英国对华出手后,在联合国现场,中方仗义执言

地史故去 2024-06-25 06:28:51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就在英国保守党前段时间刚刚宣称完英国将于今年7月大选后,准备将中国列为跟俄罗斯、伊朗两国一样的-“对英国构成同等威胁的国家”,并表示会大幅增加对待英国境内中国人的各方面审查力度。

耿爽

随后,在联大非殖化特别委员会上,在谈到关于英阿两国之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时,中方选择了仗义执言,中方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对于阿根廷方面代表提出的“对马岛行使主权”的正当要求表示了支持。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当地时间6月20日,俄罗斯《消息报》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阿根廷于6月18日举行的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会议上,再次提出了有关马岛的归属问题。

阿根廷外交部长迪亚娜·蒙迪诺会后在社交平台上这样写道:“现在,阿根廷政府正准备采取具体行动夺回马岛的归属权,并不是仅限于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言论,确定岛屿归属的谈判很快就会开展。”

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历史沿革比较复杂,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英国和西班牙争夺阶段、英国和阿根廷争夺阶段。

迪亚娜·蒙迪诺

本质上,阿根廷与英国争夺马岛是西班牙与英国争夺马岛的延续,因为阿根廷在国家独立之后,相当于“自动继承”了西班牙在马岛的主权。

英国和西班牙围绕马岛从1765年到1811年一直在进行主权争夺,英国在1774年因为经济问题自己撤出了马岛,不过他们并没有放弃马岛的主权。直到1816年阿根廷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自己建立国家后宣称“自动继承”了西班牙的马岛主权。

本来这个时候英国对于马岛的态度还处于观望状态,但美国在1831年派出军舰勒星顿号,轻易摧毁了阿根廷设立于东马尔维纳斯岛的居民点,这一行为是为了报复阿根廷此前非法扣留了在该区域捕猎海豹的3艘美国船只。

这让英国看出了阿根廷当局政府的军事无力,于是1833年初,英国人的军队一枪未开就将阿根廷的官员全部赶出了马岛,开始了英国对其至今长达近200年的殖民统治,并于1841年开始派遣文职副总督到达该岛实行岛民教育管理。

二战后,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交到了联合国手上,联合国方面表示英阿两国应该通过和平会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一谈就是17年。

中间阿根廷与英国代表进行了多次交涉,但是都被英方严令拒绝,阿根廷对于马岛的主权归属愈发偏激。1981年英阿两国的谈判破裂后,点燃这根导火索的火星终于出现了。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主动出兵马岛,想要通过武装暴力夺取其控制权,马岛战争随即爆发。战争大约持续了10个星期,最终阿根廷军队战败向英军投降,英国作为战胜方则继续在岛上驻军。

1892年,马岛成为英国正式殖民地,阿根廷则是一贯反对英国占领马岛,他们的政府代表长期在联合国提出抗议,从未停止。

2013年1月6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就马岛相关事宜采访了英国首相卡梅伦,卡梅伦表示:“必要时,英国将不惜通过发动战争的方式保卫福克兰群岛的主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戴维·卡梅伦的言论引发阿根廷方面强烈不满。当天下午阿根廷外交部就发布公告称卡梅伦的这些言论“充满了攻击性措辞”。甚至还有其他势力猜测,英方可能会在南大西洋地区引入核武器,彻底改变这里的军事政治生态。

卡梅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的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迎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阿根廷现任外长迪亚娜·蒙迪诺。一般来说,像国家外长这种级别的官员很少出席这种会议,或许是出于阿根廷现任总统哈维尔·米莱要为新政府的政治立场造势。

因为米莱在竞选总统期间,曾经积极用声索马岛主权的方式为自己赢得国内选民好感,这是他为了在政治上取得优势而做出的姿态和一种“保证”,但最终能否实现就不知道了。

哈维尔·米莱

现在的马岛上除了阿根廷人以外,还包括3600名英国居民,就算阿根廷最后真能顺利拿回马岛的主权,也要顾及这些英国居民的想法。

即便周边的美洲国家支持阿根廷坚持要回马岛主权的做法,但对手是联合国五常之一的英国,阿根廷如果得不到其他五常的支持,的确很难继续跟英国叫板。

所以中国在这个时候选择仗义执言与阿根廷无关,单纯是英国的反华行为已经较为露骨了,如果不好好敲打一下英国,难保他们还会不会继续做出颠倒黑白的出格行为。

参考资料:

海外网 2024-06-20 《阿根廷再次对马岛提出主权声索》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116

地史故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