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日本第三次核受难史:美国研究出氢弹,又是日本遭殃了

聪征说社会 2024-06-13 03:14:2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两声爆响,使得日本成为了地球上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承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对于日本而言,这次灾难纯属是日本咎由自取。

但是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不久后美国的第一次氢弹试验中,日本却又一次成为了受害者。

而这一次对于日本而言,就真的是无妄之灾了……

(广岛原子弹爆炸)

一、城堡行动

当二战结束之后,人们并没有迎来“体面的和平”,相反的是冷战立刻就爆发了。美苏两大超级强权又一次将人类带上了疯狂军备竞赛的道路,而这一次军备竞赛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双方都在进行紧锣密鼓的“核备战”。

在这场“核备战”中,美国无疑是有着先发优势的。他们率先研发出了原子弹,紧接着在战后美国又立刻投入了对氢弹的研究。根据美国的理论数据,氢弹的爆炸威力将会至少是广岛原子弹的500倍。

美国政府认为,美国国内的沙漠已经不足以支撑氢弹威力的庞大规模了。

(南太平洋核试验)

而且在氢弹试爆之前,美国国内也出现了一股“反核浪潮”,有些人质疑氢弹的巨大威力会“破坏地心引力”,还有些人认为氢弹将会在地表炸出一个大洞,“导致海水流干”。

面对千奇百怪的质疑和氢弹的巨大威力,美国政府选择将氢弹的试验放在国外进行。而经过美国的精心挑选,最终他们将位置选在了美军托管下的马绍尔群岛,这里与世隔绝处于公众视野之外,甚至都不属于美国领土。

(核爆蘑菇云)

更重要的是,马绍尔群岛内有着原住民,这将有助于美国观察氢弹核爆之后辐射情况。当然,美军肯定不会让马绍尔群岛的原住民直面核爆,美军还没有那么变态,原住民的作用更多是帮助美军观察氢弹核爆后的辐射范围。

1946年3月,美军将比基尼环礁的167名居民转移到了200公里外的一座干旱岛屿,这些岛民们从此之后再也没能回到自己原本的家园。

随后美军在这里进行了“十字路口”行动,于该地区进行了两次核试验,他们将试验用的猪穿上军服,把毛发剪到和人一样长作为人类的替代实验品。

但是这次核试验的效果却并未达到预期,苏联观察员在观看核试验的过程中,甚至还感叹了一句:“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威力。”这是必然的,因为1947年的试验并非氢弹。

1952年,美国在埃尼威托克珊瑚岛试爆了第一颗氢弹“迈克”,整座岛屿被夷为平地。

(核爆蘑菇云)

但是“迈克”实在是太笨重了,根本无法被投放,所以在1954年,美国又在比基尼环礁进行了首枚实用性氢弹的试爆,这次行动代号为“城堡行动”。美军这一次对氢弹的威力预估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实际爆炸当量超出预期2.5倍。

这也使得原本美国划定的禁航范围,实际上小了太多,而这次核试验的威力,也是广岛原子弹的1300倍!

二、第五福龙丸事件

城堡行动最终导致比基尼环礁附近两万余名居民以及周围的数百艘渔船受到波及,导致其中大多数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患上了辐射病。但是受到波及最严重的,就是距离爆点最近的日本渔船“第五福龙丸”号。

(“第五福龙丸”号)

1954年3月1日凌晨4时25分,捕捞金枪鱼的日本渔船“第五福龙丸”号于比基尼环礁的东北部海域抛锚。其实船上的日本水手并不清楚美军马上就要在比基尼环礁进行核试验了,但是他们多少也能猜到一部分,而他们的距离则是“安全”的。

因为他们距离美军划定的禁航区,尚且还有19英里的距离。只不过无论是船员们还是美军都没有想到的是,城堡行动中的氢弹,其爆炸威力远超想象。而在核爆发生之后,比基尼环礁附近又刮起了东北风,大量的辐射尘埃就被大风裹挟着吹向了“第五福龙丸”号……

而在“第五福龙丸”号上,船员们突然间就发现远方出现了一次爆炸,天空被照的就如同白昼。不久之后又有烟柱开始升起,当两个小时过后,天上开始纷纷扬扬的“下雪”,这其实就是辐射尘埃。而在天亮之后,船员们发现“辐射尘埃”已经落满了“第五福龙丸”号。

(核试验)

船员们并不知道这些辐射尘埃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甚至依然还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他们接下来的捕鱼计划。

直到两周之后的3月14日,“第五福龙丸”号才提前返回了母港,静冈县烧津港。这是因为“第五福龙丸”号上的船员们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辐射反应,必须接受治疗。

日本的相关部门也对“第五福龙丸”号上的“灰尘”进行了检测,这才发现原来是氢弹爆炸后的辐射尘埃。直到这个时候,美国在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进行的氢弹核试验,才得以被外界所曝光。

而对于“第五福龙丸”号事件,很多人只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其实“第五福龙丸”号上的船员并没有全部离世。直到2005年,“第五福龙丸”号上的23名船员也仅有12人死亡,他们也不全是在核爆发生的半年内死亡的,事实上半年内死亡的仅仅只有一个人。

(氢弹)

这个人就是船上年纪最大的通讯员久保山爱吉,毫无疑问的是他是因为严重的辐射病而去世的。如今的久保山爱吉在日本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代表所有因核武器而受难的人们。

而久保山爱吉在临死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则是:“希望我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因为核武器而死的人。”

当然,他的这句话永远无法应验,因为仅仅只是对于“第五福龙丸”号上船员们来说,久保山爱吉的死也只能算是一个开始,而远不能说是结束。“第五福龙丸”号引发的核忧虑在日本国内也引发了一波文化浪潮,《哥斯拉》这一著名IP就是诞生于其中。

而哥斯拉那个仿佛充满“皮肤病”的病态形象,也是因为受到了核辐射的影响。时至今日的所有哥斯拉形象,无论是东宝的哥斯拉,还是如今华纳的哥斯拉,全部都和核武器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哥斯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美国之外在南太平洋同样拥有殖民地的法国也将南太平洋作为核试验的理想地点。而德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于1998年拍摄的第一版《哥斯拉》就将导致哥斯拉变成怪兽的原因,改为由法国的核试验所导致的。

三、“第五福龙丸”号事件引发美国对日新态度

1954年年底,久保山爱吉去世后不久,日本政府宣称因为美国的核试验导致南太平洋海域受到了严重的核污染,至少856艘渔船不得不放弃在南太平洋捕鱼。一时之间,美日政府似乎出现了一丝针尖对麦芒的感觉。

事实上就在《读卖新闻》于当年三月曝光了“第五福龙丸”号事件之后,全日民众都开始抨击吉田茂政府的亲美政策。最终逼得吉田茂政府不得不违心的谴责美国政府,并且要求美国政府对日赔偿。

(吉田茂)

4月9日,美国政府正式向日本道歉,并且表示愿意向船员提供公正的赔偿。国内的民意稍有平息,但是紧接着日本科学界却表示,目前日本市面上的海产品极有可能也受到了核辐射。

东京市和大阪市的地方政府对市面上的海产品进行了检测,最终发现南太平洋金枪鱼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最严重的是,这种污染严重的金枪鱼,日本人已经吃了好几年了!3月下旬,日本东京杉并区的家庭主妇们打响了反核第一枪,随后反核的联名签名活动席卷了整个日本。面对国内的汹汹民意,吉田茂政府在一片骂声中黯然辞职。

但是鞠躬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日本反核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美国。

美国驻日大使艾利逊向当时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可能性,那就是由反核浪潮所引发的政治事件,最终极有可能导致日本保守政府的垮台,最终导致日本走向反美。

(核爆)

美国首次开始思考,战后日本人究竟应当何去何从。

1955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了NSC5516文件,该份文件的重要内容大致有四。第一,美国应当将日本视为“平等伙伴”而非保护国,这是因为日本不断增长的实力所决定的。

第二,为了避免日本未来在贸易上和美国有冲突,最终倒向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必须主动将日本的经济引擎引向东南亚,以代替日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第五福龙丸”号)

第三则是放松对日本的武力压制,允许日本渐增军备。第四,允许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事实上正是这份文件,才能够让日本变成今天的样子,也能够让日本在冷战时期展现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奇迹。

而这一切的开始,都要从比基尼环礁的那艘小船开始说起,都要从那个因为急性放射病去世的久保山爱吉开始说起,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也算是为日本而死的吧。

参考资料:

[1]苦山,格雷格·赫尔肯.美国的氢弹试验令许多生命灰飞烟灭[J].世界科学,2022,(01):58-59.

[2]瞒了五十年 “比基尼事件”内幕被曝光.世界新闻报.2005-03-07

[3]“黑色蘑菇云”:历史上几次主要核威胁.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4-23

-1 阅读:63

聪征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