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华为之后,上汽遭欧盟“顶格”打压

梦笔生花说车 2024-06-22 17:57:34

2024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对抽样调查的三家中国车企比亚迪、吉利控股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其他配合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将被征收21%的加权平均税,加上之前欧盟对进口汽车普遍征收的10%关税,这意味着上汽等中国车企面临的最高关税税率将增至48.1%。

6月2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委会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要求中国企业详细提供电池成分和配方、电动汽车生产成本等大量信息,欧方搜集信息的种类、范围、数量前所未有,远超反补贴调查所需。

在 6 月 19 日比利时布鲁塞尔由欧盟中国商会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CEIS)上海总部举办的中欧企业家圆桌论坛和《绿动欧洲——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欧发展报告》发布会上,遭遇欧盟顶格征税打压的上汽集团代表、上汽欧洲公司副总裁袁映琛也对欧委会此前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临时反补贴税的决定表示反对:“我认为这是极不公平的,对中国车企不公平,对欧盟一直倡导的自由贸易精神不公平,对欧洲的用户不公平,甚至对经销商群体和友商,同样不公平。”

欧盟打压中国电动车是短视之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欧洲对中国电动车的打压举措实在令人费解。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更凸显了其短视和狭隘的思维。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汽车产业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崛起,为欧洲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竞争压力。这种竞争压力本应成为欧洲车企创新和进步的动力,促使其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优化服务,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然而,欧盟选择通过加征反补贴税等手段打压中国电动车,短期内或许能为本土车企提供一定的保护,但从长期来看,却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活力,阻碍了技术的交流与进步。

再者,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中国车企为欧洲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中国电动车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欧盟的打压举措,实际上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利,使得消费者无法享受到更多质优价美的汽车产品。

此外,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也不利于中欧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中欧作为世界两大重要经济体,在汽车等领域的合作本应是互利共赢的。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打压,不仅会影响中国车企在欧盟的发展,也可能引发中国对欧盟相关产业的反制措施,从而导致双方的贸易摩擦升级,损害双方的经济利益。

面对此种情况出现,很多国外网友也相继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就有网友表示:“我们西方世界过去通过制定自由贸易规则来赚大钱,但当我们失去竞争力的时候,我们却大喊‘规则不公平,我要提高关税!’这实在太虚伪了。”还有网友表示:“大众、宝马、奔驰和奥迪生产的电动汽车也在中国享受补贴,并利用中国的供应链和技术来降低成本。如果对中国生产的汽车征收关税,这些欧洲品牌的汽车也会被征收关税吗?如果不是,那就是纯粹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

显然,欧盟打压中国电动车的行为是短视的,不仅不利于欧洲自身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损害了中欧经贸关系和消费者的利益。在全球化的时代,开放、合作、公平竞争才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正确选择。

继华为之后,上汽成欧盟又一顶格打压目标

在5G市场上一骑绝尘的华为遭欧美联手恶意制裁的过往仍历历在目,此次连续8年成为中国车企“出海一哥”的上汽集团又成为欧盟顶格打压的目标,外界普遍认为这与上汽在海外市场上的销量迅速崛起有关。2023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突破120万辆,助力中国汽车海外销量以468万辆的规模首次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尤其是在欧英市场,上汽集团交付量高达24.3万辆,占所有中国汽车欧英市场交付量的75%。

今年1-5月,上汽海外终端交付达46万辆,同比增长17.8%。其中上汽旗下的出海主力MG品牌仅在欧洲就销售超过10万辆,实现“中国每出口欧洲10台车,就有7台是MG。”

此外,无论从销量、用户口碑还是第三方媒体机构的评价来看,以MG4 EV为代表的中国电动车产品都在欧盟地区表现出了十足的产品力,MG4 EV更是在2023年一举夺取“欧洲紧凑型纯电车销冠”:在德国与大众ID.3竞争激烈,表现不相上下;在英国超过特斯拉成为月度纯电车市场销冠;在法国、西班牙等国,也跻身纯电车市场前六名。上汽MG品牌新能源车型还接连斩获法国automobile 汽车奖“最佳年度电动车”、英国年度风云车“最佳车型”、德国年度风云车“最佳紧凑型车型”等50余个欧洲权威奖项,可谓是奖项收割机。可以说,上汽卓越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品质,让欧盟深为忌惮。

打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变得更强大

面对欧盟的不合理打压,上汽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长期的战略眼光。

一方面,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在回应欧盟征税决定的公开声明中,上汽表示:“过去十年,上汽集团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领域研发投入近 1500 亿元,累计获得 26000 余项有效专利。我们依靠技术创新,而非政府补贴,竭诚为中国以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绿色环保的优质产品。”

在刚刚过去的 5 月,上汽集团在“向新十年—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上一举发布了包括新一代星云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珠峰一体化整合架构、星河一体化整车架构三大整车技术底座,以及魔方电池、蓝芯动力总成系统、绿芯电驱动系统和银河全栈智能解决方案在内的“七大技术底座2.0”。凭借固态电池、高效动力总成、智能底盘、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全新电子架构等创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上汽集团新一代底座技术全面升级迈入 2.0 时代。

正是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上汽得以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并不断拓展业务。未来两年内,上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将有包含燃油车、纯电动车、HEV,以及PHEV等 14 至 15 款车型陆续投放欧洲市场,满足欧洲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能汽车的需求。

另一方面,加强本地化战略。深入了解欧洲市场的文化、消费习惯和法规政策,通过建立本地研发中心、工厂和销售服务网络,更好地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据了解,上汽将在欧洲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同时欧洲建厂计划也在有序推进中。

此外,上汽还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通过参加欧洲的各类汽车展览、举办试驾活动、赞助欧洲人热衷的足球等热门体育赛事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社交媒体和数字化营销手段,与欧洲消费者进行更紧密的互动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在销售和服务方面,上汽将进一步拓展经销商网络,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今年欧洲经销商网络预计将突破 2000 家,并在欧洲大陆设立品牌体验店,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购车和售后体验。

坚定全球化之路不动摇,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新品投放、本地化战略、品牌建设和优质服务,上汽集团有信心在欧洲市场长期立足,并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发展树立典范。

上汽集团的应对策略对中国车企的启示

上汽集团在应对欧盟打压时所采取的策略,为其他中国车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中国车企应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以技术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其次,本地化战略至关重要。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本地化的生产、研发和营销,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行业合作与团结。在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时,中国车企应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外部压力,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集体发声和维权。

在风雨中坚持,终将迎来彩虹。

正如袁映琛在发布会上表示的那样:“欧盟加征关税这件事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对于中国一代一代的汽车人来说,也只是百年汽车发展史当中的一朵浪花而已,我们中国汽车拥有足够的能力,拥有足够的韧性,来应对这一切。我坚信,只要我们秉持长期主义精神,就一定会笑到最后。”

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的征程中难免遭遇困难和挑战,但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不断演变和中国汽车产业的持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依托坚韧的战略定力、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的市场策略,中国汽车必将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0 阅读:15

梦笔生花说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