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160狼跋押韵、注释、古音、今韵

坡路课程 2024-04-06 20:44:33
诗经160-1狼跋押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2.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u+i

□□□□,□□□●。□□□□,□□□●。u

附注:

1、本诗押韵并不整齐。第1阕为13押韵、24押韵,第2阕为24押韵。

在编写《周音》时,误认为尾-几押韵u,这样导致当时认为本诗句句押韵,为u韵:

①第1阕:胡-尾-肤-几,押韵u。

②第2阕:尾-胡-肤-瑕,押韵u。

当时这样认为,也是有原因的:

①凥(居的异体字)从几,今音读作ju,为u元音。

②虎从几,今音hu,为u元音。

③处(處)从几,今音chu,为u元音。

④尾今音wei,而wei这个音的确可以追溯到古音cu。例如,为今音wei,古音cu。见: 为=豫的本字考 ;

⑤诗经第218篇《车舝》: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其中,无论是偶数句押韵,还是12押韵,均容易归结为几为u韵,例如:酒-几押韵o,几-舞押韵u。(其实这是错觉,《车舝》这首诗押韵不整齐,针对本阕而言,24句末字几重复,也押韵。56句末字押韵:女-舞押韵u。)

几为i韵,在诗经中有其他例证,例如

①诗经第246篇《行苇》: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其中,24句押韵,尔-几押韵i。

②诗经第250篇《公刘》: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

其中,234句押韵,依-济-几押韵i。

2、肤(膚)应为u韵。从虎,为u韵。此外,金文膚从盧(而非从胃,胃从鬼),盧从卤或从虎,古音cu。

但在编写《周音》此篇时,误认为膚的今音fu,古音可能存在bi。如果光从今音fu上讲,的确有可能存在古音bi的阶段,例如:服今音fu,古音存在bi。福今音fu,古音bi。

以上是编写《周音》时存在的两个误解,现在更正。

诗经160-2狼跋注释1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2.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u+i

□□□□,□□□●。□□□□,□□□●。u

附注:

1、每一阕的前半阕描写狼(狗),后半阙描写人。讽刺意味极为明显。公孙=王公大臣之子孙,类似今天的官二代。

2、跋从犮,犮从犬,古文字学家释读:犮为狗腿抽拔,通拔。我认为,通拔是对的,但未必是狗腿抽拔。我认为,犮-犬(狗)均存在o元音的阶段,而co的更古音可能是bo,也即,犬-犮同源,最初为bo音。

3、前贤多将跋=踩踏,疐=踬=踩踏,我认为不确。

①狼(狗)天生胆小,尤其是狼,在野外存在很多天敌,怕被掏肛,所以经常夹着尾巴跑。但是,狗大多为人类豢养,不存在天敌,尾巴经常翘起来。类比官二代,他们整日趾高气扬,哪里会怕什么人?哪里知道夹着尾巴?所以,疐=踬=踩踏,前贤的这种释读,肯定是错的。

我认为, 疐从是,古音di,通提。指的是尾巴翘起来。而是=提的本字,我以前分析过,见: 是=嫡本字考、是=提本字考、是=偍趧踶(踢)遈本字考;

②就算是狼,尾巴下垂,也不存在踩到尾巴的情况。用来比兴的东西,肯定是常见的东西,狼(狗)踩到自己尾巴,是不常见的,因为不实。

4、跋=拔,指的是猛抬头,而非前贤释读的踩踏。

①无论狼还是狗,现实中不存在踩着胡子或脖颈肉(前贤多释读胡=脖颈肉)的情况。而且,狼生性多疑,东张西望,大多是低头走路,极为狼狈。而诗人既然在讽刺官二代,哪个官二代是小心翼翼、东张西望?不都是耀武扬威,目中无人嘛!

②跋从足,所以有跋涉之义,行进之义,故而前贤误解为踩踏,也是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但是,跋=拔腿跑,走路,本来就有抽拔之义、抬腿、抬升之义,前贤何以不做此解呢?这是释义上的懒惰。

综上,我认为,跋=拔=向上抽拔,是一种猛然上提的动作,与翘尾巴类似,这个是翘头。都是趾高气扬、目中无人、安然优渥的神态。

5、载=又,既……又……。表示同时或接连的动作。以前分析过,见: 诗经154-2七月注释4 ; 诗经35-2谷风注释4 ; 诗经32-2凯风注释2 ; 诗经2-2葛覃注释1&2 ;

诗经160-2狼跋注释2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2.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u+i

□□□□,□□□●。□□□□,□□□●。u

附注:

上一节分析了,本诗为讽刺诗,以狼的反常行为比喻官二代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同时,指出前贤对跋=跋涉=踩踏、疐=踬=踩踏=绊倒的释读是错误的,我认为:跋=拔=猛抬头, 疐=提=翘尾巴。

篇幅所限,这里分析每一阕的后半阙。

1、硕肤,前贤释读为:硕腹,大肚子。我认为不确。腹从复,古音bi,复存在i o二象性,以前分析过,见: 诗经159-1九罭押韵 ; 复=椱本字考、复=幅本字考、复=布/匹本字考 ;

我认为,

①肤从字义上讲,仅仅是皮肤, 可以引申为皮囊,有贬义。硕肤=硕大的皮囊=。

②诗经中,存在肤=大的理解,例如,

诗经第177篇《六月》: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猃狁,以奏肤公。

其中,肤公=大功。

放在本诗中,硕肤=硕大,仅仅表示体型大,也是可能的。

③况且,就算前贤的释读是对的,那么一个人的肚子如果太大,站立的时候会刻意挺着肚子,这样就不会低头,就不会踩到胡子(脖颈肉)。再者,现实中,狼饮食不规律,一般比狗瘦,谈不上肚子大。但狼的体型一般比狗大。这也进一步印证我的判断是对的:肤=大≠腹。

不过,肤(膚)从虎、从盧(从卤),从字型上看,我并不知道肤-大的关联,肤古音bu,也不能从古音上追溯肤-大的同源性。

但是,膚从虎、从盧(从卤),可能存在古音cu的阶段,那么,巨古音cu,存在肤=巨通假的可能。而且,巨的古文字证据最早可追溯到金文,而膚最早也可以追溯到金文,可见,两者在金文或更早的时代,可能存在混用、通假的情况。

2、赤舄=赤鞋=红色的鞋子。可见,本诗描述的是周朝事,因为周朝尚红色。

舄从臼,从鸟,古音do。写(冩)从舄,写今音syie,发生了d→s辅音擦化,o→ie元音裂化。

鞋今音xie,也可以视为舄的古今音变,发生了d→x辅音顎化,o→ie元音裂化。不过,鞋从圭,古音cu,可视为c→x辅音顎化,u→ie元音裂化。但是,鞋更早的写法为:鞵,从奚,奚从大、从糸,古音di,为i元音。舄今音xi,也是i元音。这里也存在i o二象性,也即,o→i元音变化。

再者,舄-鹊在金文中同源,鹊从昔,昔古音do,今音syi,也存在i o二象性。

3、德音,德=直行,金文加了心旁,德=心直行,专门用于表示心正。

由此可见,最初,德=德行,指的是一个人品行正派。德音=行+话=言行。

德音一词,在诗经中多次出现,例如

①诗经第27篇《日月》:

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其中,德音=言行。

②诗经第35篇《谷风》: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其中,德音=言行。

③诗经第83篇《有女同车》: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其中,德音=言行。但也可以理解为好的言语。

④诗经第128篇《小戎》:

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其中,良人vs 德音,似乎应为偏正结构,则德=良,德音=好的言语。

⑤诗经第161篇《鹿鸣》: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其中,德音=言行。

⑥诗经172篇《南山有台》:

乐只君子,德音不已。……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其中,德音=好的言行,并非只有好的言语。德=好的品行。

⑦诗经第218篇《车舝》:

匪饥匪渴,德音来括。

其中,德音=好的言语。

⑧诗经第228篇《隰桑》:

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其中,德音=言行。

⑨诗经第249篇《假乐》: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其中,威仪vs德音,应为偏正结构,则德=良好的,德音=良言。

综上可见,在诗经中,德音有时候是偏正结构(= 良言),有时候是并列结构(=好的言行)。在本诗中,应为并列结构,德音=言行正直。

4、不瑕,=无暇,没有瑕疵。本为褒义词,但见于本诗整体上为讽刺诗,所以前贤将本句标记为反问句,也是合理的。

但我认为,大可不必。就像现在很多打官腔的官员,每句话都挑不出毛病,甚至很客气,但就是不办好事,不办实事,怠政,不作为。他们那样做,只是为了保住乌纱帽,因为干的越多,越容易出错,容易得罪人。

5、几几 vs 不瑕,由上第4点可推定,几几在字面意思上,也应为褒义词。前贤多注释为两头翘翘的鞋子形状(如同条几一样两头翘起)。我认为不妥。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意思:

①几几=唧唧,为木屐的响声,此外,屐从支,支从十,古音di。几古音ci。d→j,c→j都是常见的辅音顎化,所以,屐-几可能存在同音的阶段。

②几几=高跟。因为条几、茶几为高腿,用于陈列。放在木屐上,应为高跟。而且根据现代人体工学,高跟鞋穿起来时,人体结构会发生形变,一般会显得臀部和头部上挑,这就符合上文所提到的头部抬起,屁股翘起,也符合贵族们这种趾高气扬的形态。

诗经160-3狼跋上古音大概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cong bo ci cu, di di ci ci. cong dong do bu, di do ci ci.

2.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cong di ci ci, di bo ci cu. cong dong do bu, di ding bi cu.

□□□●,□□□■。□□□●,□□□■。u+i

□□□□,□□□●。□□□□,□□□●。u

附注:

1、跋从犮,犮从犬,古音bo。犬(狗)可能存在bo→co→cong的复杂音变历程。

2、疐从是,古音di。疐从止,古音di。疐从子(甾),古音di。

关于是从子,以前分析过,见: 是=嫡本字考、是=提本字考、是=偍趧踶(踢)遈本字考 ;

不过,甲骨文疐的上部未必是子(甾),所以其声符最确定的是止,而非子(甾)。上部与皆-旨均有相似之处,而皆-旨均为i元音,可能有渊源。待考。

3、瑕从叚,古音cu。

诗经160-4狼跋今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狼拔其胡,载提其尾。公孙硕巨,赤舄几几。

2.狼提其尾,载拔其胡。公孙硕巨,德音不瑕。

□□□●,□□□■。□□□●,□□□■。u+i

□□□□,□□□●。□□□□,□□□●。u

附注:

1、跋→拔,通假字。拔高、抬头。

2、疐→提,通假字。抬高、翘起。

3、肤→巨,通假字。巨大、体型庞大。

4、最后一句的问号我改为句号,因为此处不必使用反问句,陈述即具有讽刺意味。

5、拔→举,近义词替换。由于拔胡,在现代汉语中,容易理解为拔掉胡子,并非诗人要表达的昂头之义。

6、舄→鞋,古今字、通假字。舄为冷僻字,应替换。

7、第一阕的韵脚:胡-巨(肤),尾-几,其中,胡-巨(肤)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押韵u,但是,尾-几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押韵,需要修改至少一个字。

几→巍,近义词,都有高耸之义。同时,尾-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押韵ei或ui,因为ui=wei或uei。

8、第二阕的韵脚:胡-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押韵,需要修改至少一个字。

胡→颊,近义词替换。最贴切的字是颌,但今音颌-瑕不押韵,而颊-瑕押韵a。所以选择颊字。

所以出现版本二,20240406下午17:28

1.狼举其颊,载提其尾。公孙硕巨,赤鞋巍巍。

2.狼提其尾,载举其颊。公孙硕巨,德音不瑕。

0 阅读:0

坡路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