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么好,尹锡悦自己咋不生?

长安羽林有看事 2024-06-23 16:50:31

韩国总统尹锡悦昨天宣布韩国“进入人口紧急状态”,然后向公众呼吁要生孩子,说如果再不生孩子,韩国就要灭绝了。

2023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低至0.72,排全球最低。

要知道维持国家正常人口更替的总和生育率是2.1,韩国只有这个数据的三分之一。

我们都说日本生育率低,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也有1.2。

德国人口已经几十年负增长,德国总和生育率足足有1.5。

0.72完全已经是另一个次元的数据了,按照这个生育率,这一代韩国人就是最后的韩国人,后面不会有韩国人了。

这新闻,最有趣的点要来了。

大声疾呼韩国人再不生就完蛋的尹锡悦总统,自己并没有生孩子,反而养了四只狗三只猫。

要知道尹锡悦他们家绝对有养育多个子女的物质条件。

即使这样,他们也选择不生孩子,你也就知道为啥现在这么多人选择不生娃了。

当然,我们也没啥资格说这个,因为韩国倒数第一不假,但2023年我们国家的总和生育率也只有1.1,同样是全球倒数的水平。

最后,是一些老生常谈的生育数据。

之前的新闻,说四川发布了和生育有关的新条例。

不但取消了生育数量的限制、简化了生育登记要求,更是取消了结婚的限制。

也就是说,现在不结婚也可以进行生育登记了。

四川回应说:“我们不是鼓励非婚生子,而是保障未婚先孕人群的权益”。

有些人说难道这就放开非婚生子了吗?

其实所谓“非婚生子”早就可以登记户口了,只要提供婴儿的出生证明以及孩子父母的身份证件就可以上户口。

只不过那会没有准生证,可能会要交一些罚款,现在可能不需要交了而已。

所以四川的新政策确实独特,但也不能说四川这是走出了多大的一步。

毫无疑问,这也是促进生育的一环,而且可能以后非婚生子会越来越普遍。

毕竟现在欧盟不少国家,非婚生子才是主流。

以法国为例,他们1999年发明出一种叫做PACS的东西,直译过来就是“民事互助条约”,其保障程度介于婚姻和同居之间。

PACS没有婚姻那么多条条框框,非常自由。

比如婚姻的当事人必须是异性,而PACS则可以是同性。

婚姻的当事人有忠诚义务,但PACS的当事人没有这个义务。

在婚姻机制中,夫妻之间有相互救济、相互帮助的义务;在PACS的当事人之间,这个义务很轻。

对婚姻而言,由于存在明确的家庭财产制度,故婚后添置财产的归属一般不会有问题。在PACS的状态下,法律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财产的归属视作当事人之间的约定。

遗产继承。在结婚的情况下,未亡人对亡者的遗产拥有四分之一的继承权,而PACS的当事人就没有这样的法律保护,如果想获得一些遗产,需要事先通过遗嘱记录下来。

解除契约。离婚需要通过法院,法官可以进行一定的干预,以保证各方的合法权益。

而对于PACS而言,无论是双方或单方提出解除,均不存在法官的审查和干预,通常只需履行行政申报手续即可。

这东西本来是为了方便性少数人士用的,然而因为PACS分开方便,而且不涉及财产分割的问题,也不用去法院打官司离婚,被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喜爱。

婚姻是一种共同财产制度,通过共同财产把两人绑定在一起。但在PACS这样的关系中,维系两人关系的不再是物质,而是感情。

开心了就继续和这个人在一起,不开心了就换个人在一起,如果想要长长久久的爱情,就得始终维持两人的亲密关系。

也有PACS久了觉得合适的,再步入婚姻殿堂的。

不止是法国和欧盟,放眼世界,非婚生子也占相当大的比例:

很多地方都是:同居可以,生孩子也没问题;但要想结婚,那休想,除非签好婚前协议。

当然,这也造成了这些国家大量的单亲妈妈。

不过孩子父亲还是需要支付抚养费的。

不知道有朝一日,我们会不会看到婚姻制度的消亡。

反正之前有张传得很广的一张图,结婚受理处寥寥无几,离婚受理处人山人海。

当然,仅凭这点,还远远不足以挽救中国的生育率。

需要解决的还有:

1. 生育成本太高,尤其女性生育成本太高。

产假太短,那就没时间生孩子;产假太长,公司往往承担不了这个成本。所以女性一旦生育,常常意味着放弃事业。

这个没办法,只能动用行政力量,补贴企业,鼓励企业给女性放产假。

2. 养育成本太高,太卷。

过去中国人口生育率高的时候,家庭往往是放养。

家里孩子很多,家庭条件也不好,孩子能长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反正其他家也是这样的。

但现在不同了。经过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各家的资源都开始往下一代身上堆,带来了巨大的内卷和竞争。现在,养孩子如果花钱少了,那会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以后会怪你。

花钱多了,普通家庭根本承担不起。所以就算生得起,也养不起了。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这个一方面需要一些观念上的引导。让人明白,其实孩子可以不用那样内卷地去养的。

另一方面也需要建设基础托育机构,让人生了以后没有后顾之忧。

数据显示,入托率越高的国家,生育率越高。很容易理解,父母都需要工作没空整天整天照看孩子,如果有便宜便捷的托儿所,可以让父母没有后顾之忧。

或者换句话来说,就是社会帮助家庭承担一部分抚养孩子的压力。

不过说实在的,就算上面这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我也对生育率不乐观。

我们也经常听到人在网上说:

“我太穷了所以不生娃,如果我收入能高一些,那肯定愿意生啊。你看那个马斯克,不就生了好多后台吗?”

穷苦的人不敢生娃,富有的人大生特生。这个结论似乎没啥毛病。

但如果抛开个例,去看全世界范围的统计数据,会发现现实世界和上面这个结论大相径庭。

现实世界里,恰恰是:

穷国家比富国家爱生孩子。农村里的比城市里的爱生孩子。学历低的比学历高的爱生孩子。没啥钱的比有点小钱的爱生孩子。

这是世界生育率靠前的国家,和世界上最穷的国家高度重合。

这是美国根据国家GDP和生育率做的一条曲线,能看出来总体上:GDP越高的国家,生育率就越低。

这是根据各国女性受教育年限以及生娃数量做的一张统计图。能看出来:女性上学时间越长的国家,生育率就越低。

这是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国内:收入越高的美国人,越不愿意生育。

这是美国根据贫困线做的一张统计图,显示:低于贫困线的人生育率显著高于其他群体。

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多种原因。

比如穷国家卫生状况更差,新生儿夭折概率高,所以必须多生保证出生率。

比如一些宗教特别讲究“多子多福”,一些地方甚至完全禁止堕胎。

但除开这些因素,其实更大的原因,在于普通人的选择权。

人从出生到这个世界开始,就要无数次面对一个永恒的问题,那就是“我为什么要活着”、“我为什么要继续我的生命”。这样的思考不是哲学家的专利。

学生、打工人、农民、外卖小哥、世界首富,只要你是智力正常的人,总有那么一个瞬间,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一些人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还有更多人得不到答案,糊里糊涂就过去了。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大多数人,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生养后代”,因为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答案。

繁衍后代是地球上每一个生物与生俱来的冲动,有一些生命极短、构造极简单的生物,一生的唯一目的就是生下后代,经常是产下后代后不久,上一代就会死去。

人类也是一样,这个生育冲动是需要用理智去对抗的。

人在没啥东西的时候就爱生孩子,孩子是生活的盼头,是未来的希望,是人生的寄托。

但人要是条件好了,可以选择的寄托就多了,这时候生育反而会降低生活质量。权衡一下,人就能对抗基因里的生育冲动。

除非你生娃的意愿非常强烈。觉得一定要有一个孩子,即使降低生活质量也无所谓;或者你物质条件特别好,怎么生娃都不会降低生活质量,否则都会符合这个规律。

但这些毕竟都是少数,所以统计数据也支持上面的观点。

也正因为这个规律,1974年联合国世界人口大会上,印度代表说出了一个经典结论:“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

一个国家发展了,居民生活水平上去了,生育率就会下跌。

这种下跌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逆的,除非这个国家遭遇战争、灾难或者巨大的倒退,才可能重新让生育率高起来。

全世界都没有反例,那些突然生育率提高的国家,如果细究,基本都是靠引入落后地区的移民。

除非让发展倒退,否则这种避孕效果是不可逆的。什么补贴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种本,又何必要治呢?

...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叔写故事,作者:雷斯林



0 阅读:0

长安羽林有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