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不能吃香菜和洋葱?医生多次提醒,只是不少老人不在意

轩江说商业 2024-06-12 14:41:53

提示:为了更好的讲述文章内容,人物情节为虚构

2024年6月5日,家住上海的李大爷,因突发肠胃炎被紧急送往医院。

医生诊断后得知,李大爷平日嗜好吃葱花饼和香菜,儿女多次告诫他要少吃,但老人家一直不以为意。

送医前几天,李大爷和儿女吃火锅,一时没管住嘴,吃了不少香菜和葱,结果引发了严重的肠胃不适。医生告诉他,香菜洋葱属于刺激性食物,不适合老年人长期食用,吃多了很容易引起肠胃炎。

很多老年朋友都热衷于葱姜蒜、香菜等调味品,也习惯吃些大葱和洋葱。

这些食材虽然美味,但医生多次提醒,上了年纪要少碰,因为它们都属于“危险分子”,容易引发肠胃问题。

为什么老年人远离香菜洋葱?这些寻常的食材到底隐藏着哪些健康隐患?除此之外,老年人的饮食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香菜洋葱虽美味,老人食用需谨慎

香菜和洋葱,作为家庭餐桌上常见的食材,独特的香味和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炒菜、凉拌还是煮汤,加入香菜洋葱总能让菜品锦上添花。

洋葱里面含有前列腺素a,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体降低血压,保护我们的心血管健康。但是对于上了年龄的老人来说,在食用时一定要格外的注意。

正如引言中李大爷的遭遇,香菜洋葱属于剌激性食物,老年人肠胃功能较弱,过量食用很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消化道问题。

76岁的林奶奶就曾因为贪嘴多吃了一碗香菜拌豆腐,当晚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医生检查后发现,香菜刺激了林奶奶脆弱的胃黏膜,引发了急性胃炎。

除了刺激肠胃,香菜和洋葱对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健康也存在潜在风险。

洋葱虽然能够降血压,但其中的前列腺素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对于血压不稳定的老年人而言,反而可能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问题。心内科医生王志刚指出。

他举例说,他接诊过一位高龄老人,因为一次性吃了太多洋葱炒鸡蛋,引发了严重的心悸、气短等症状,经检查是急性心力衰竭,险些丧命。

香菜中所含的香菜素也并非对所有人都有益。部分老年人体内缺乏代谢香菜素的酶,食用香菜后香菜素不能及时分解,在体内堆积,进而产生毒性,加重肝肾负担。

曾经一位老先生,本身患有慢性肾病,却喜欢吃香菜蘸酱,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不得不住院治疗。

老年人最好不要长期大量食用香菜洋葱,特别是患有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的老人,以及正在服药的老人,要尽量避免。

如果实在想吃,建议适量食用,每周不超过2-3次,每次食用量不超过50克。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以免产生不良影响。孙志浩强调。

除了本身的疾病状况,老年人的肠胃功能、消化能力普遍较差,对食物的适应能力下降,因此在饮食上需要格外谨慎。

年轻人大多都爱吃辣,还喜欢生食,但这些我们老年人都要少碰。香菜洋葱这类刺激性强的,更是要注意分寸。俗话说“病从口入”,保重身体最重要。

二、医生为何对老年人说不

洋葱中含有大量硫化物,容易对肠胃产生刺激作用。78岁的钟婆婆就曾因贪吃香菜拌牛肉,引发了严重的肠胃炎。

香菜吃起来是很爽口,但没想到年纪大了,胃肠就受不了了。钟婆婆后悔不已。除了刺激肠胃,香菜洋葱所含的某些成分还可能加重老年人原有的健康问题。

81岁的刘大爷是高血压患者,医生曾叮嘱他要少吃洋葱。但刘大爷嗜吃洋葱炒鸡蛋,三天两头就来一盘。

结果,刘大爷的血压越来越难控制,最近一次体检发现,他的动脉硬化也在加重。除了对骨骼、心血管的影响,香菜洋葱还可能干扰老年人的用药。

洋葱中含有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会抑制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很多老年人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降糖药,如果大量食用洋葱,可能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降低药效。

李大妈是糖尿病患者,一直靠药物控制病情。但最近血糖总是居高不下,经医生询问才发现,原来李大妈喜欢用洋葱炒菜,而且食用量很大。之后,李大妈减少了洋葱的摄入量,同时调整了药物剂量,血糖渐渐稳定了下来。

那么,老年人到底该如何食用香菜洋葱呢?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普遍下降,肠胃黏膜比较脆弱,对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太适应。建议老年人最好不要长期、大量食用香菜洋葱等刺激性食材。

如果一定要吃,建议先焯水,去除部分刺激性物质,将食用量控制在每周2-3次,每次不超过50克。

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特别是胃肠疾病、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的患者,以及正在服药的老年人,建议咨询医生意见,根据自身病情决定是不是需要食用。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饮食要尊重个体差异。不能一味迎合口味,更要考虑食物对健康的影响。要学会为健康而吃,在美味和营养之间找平衡。

香菜洋葱固然美味,但对肠胃脆弱、有慢性病、正在服药的老年人而言,食用风险不容忽视。

要尊重科学,尊重生理规律,根据医生建议和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饮食,做到有节制、会拒绝。

三、老年饮食禁忌,不止香菜和洋葱

第一类是高盐食物。老年人的肾功能普遍下降,过多摄入钠盐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诱发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

像咸菜、腌肉、方便面、火锅底料等高盐食品,老年人要尽量少吃。

78岁的刘大爷就是个酱油爱好者,饭菜一定要蘸酱油才吃得香。结果吃了没两年,刘大爷的血压越来越高,最近还查出了轻度肾功能不全。

第二类是高糖食物。血糖控制不好,是许多老年人面临的健康难题。过量摄入糖分,会加重糖尿病,还可能引起肥胖、骨质疏松等问题。甜点、蛋糕、碳酸饮料这些高糖食物,老年人要少碰为妙。

69岁的张奶奶“嗜甜如命”,一天不吃点糖就浑身不舒坦。可自从查出糖尿病后,医生勒令她戒糖,张奶奶感觉很难受。

第三类是高脂肪食物。血脂异常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是罪魁祸首之一。像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都属于高脂肪食物,老年人应当敬而远之。

退休教师李老师就深受高脂肪食物的毒害。由于嗜吃大鱼大肉,李老师的血脂一度高得吓人,险些引发心梗。好在及时改掉了不良饮食习惯,他的身体状况才逐渐好转。

除了忌口,老年人平日饮食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饮食要定时定量。老年人的生物钟较慢,消化功能也大不如前,最好按时进餐,每餐七八分饱即可。不宜暴饮暴食,也不要饥一顿饱一顿。

80岁的沈爷爷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从不误点,每餐食量适中,从不过饱,身体硬朗得很。

饮食要清淡少盐。老年人的口味往往偏重,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蔡伟说,烹饪时要少放点盐和油,多吃蔬菜水果,补充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大有裨益。

原本有高血压的孙奶奶,自从吃清淡饭菜,少吃大鱼大肉后,血压慢慢稳定下来,人也显得精神矍铄。

第三是少吃多餐,食物要易消化。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退化明显,消化能力大不如前。宜少食多餐,每日4-5餐最理想。食物最好细软易消化,像粥汤面条都是不错的选择。

曾患胃病的赵爷爷,遵医嘱将一日三餐改为五餐,少吃易消化的流食,胃病不药而愈,逢人就说医生的建议好。

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饮食是衰老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加速衰老进程,健康的饮食方式则有助于延年益寿。

曾对1000名百岁老人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大多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食量适中、少食多餐、清淡少盐等,这为他们的长寿奠定了基础。

老年人要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不崇尚美味至上,也不过度迷信保健食品,关键是遵循科学饮食的原则。只有饮食均衡合理,才能让晚年生活更健康、更幸福!

结语

老年人的饮食宜忌,不能局限于香菜洋葱。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都是潜在的”健康杀手“,老年朋友们要尽量避免。

饮食有规律、清淡少盐、少食多餐也是老年人需要遵循的饮食原则。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长寿很重要。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转发、点赞支持我们哦!

参考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7565808945512987/?channel=&source=search_tab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6571007529665039/?channel=&source=search_tab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8744673910915622/?channel=&source=search_tab

0 阅读:124

轩江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