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唐僧真的守住清规戒律了吗?在女儿国临走时暴露了一个细节

小卒话史 2024-06-14 08:42:11

文|小卒话史

真个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妖媚姿……柳腰微展鸣金珮,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西游记》第五十四回

作者借猪八戒的眼睛,对西梁女国王的一番描绘,总让人觉得她美得不可方物。用今天话说,女王陛下不但长得漂亮,而且有气质,深情款款,让人耳目一新。

有人戏称,如果自己是唐僧,到了女儿国这一集,就彻底剧终了。很多人在看了86版《西游记》后都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答案出奇地一致,女儿国国王太美了,尤其是导演把剧中人物情感碰撞拿捏得十分精当,这让很多人欲罢不能、回味良久。甚至都认为唐僧就该留在西梁女国,做一个入赘的国王,成就一段佳话。

然而,人间千般劫难,只有情关难渡。这一关确实是唐僧修行路上的一道大坎。

女儿国国王根红苗正,贵为一国之君,是名门闺秀,生得肤白貌美,关键是她对唐僧一见倾心。

你看他(唐三藏):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西游记》第五十四回

在86版《西游记》中,自唐僧进入西梁女国皇宫大殿后,女儿国国王的眼睛始终就没有从唐僧身上移开过。而此前,女国王早已做得吉梦: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便托当驾太师作媒,与那天朝上国男儿唐王御弟求亲。

唐僧听闻太师所言“万千之喜”后,一开始低头不语,在孙悟空替自己做主之后,唐僧不悦,但孙悟空胸有成竹,叫唐僧将计就计,只管留下来成亲,他自有主张。

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外,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西游记》第五十四回

作者对女王的这段心理和语言描写不免让人感叹,确实是真情流露,但表情达意不落俗套。因为西梁女国历朝历代都没有一个男子,如今来了一个“人种”,岂不稀罕。

圣僧拜佛到西梁,国内衠阴世少阳。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妆。

娇娥满路呼人种,幼妇盈街接粉郎。不是悟能施丑相,烟花围困苦难当!

正值怀春钟情的年龄,青春跳荡的心弦根本羁绊不住对唐僧的一往情深。国王随后兴致勃勃邀请御弟哥哥到御花园赏景。

御花园赏花是86版《西游记》之《趣经女儿国》里的经典桥段,拍摄得也非常唯美,配合着那首《女儿情》将本集故事推向高潮。要说唐僧此时不动心那是假的。但原著中并非这样。

取经团队要从此过,国王得签度牒文书,但女王相中唐僧,不可能爽快答应。在得知女王要求亲时,孙悟空给出主意,让师父假意留下结婚。

行者道:“你若使住法儿不允他,他便不肯倒换关文,不放我们走路……一定要使出降魔荡怪的神通。你知我们的手脚又重,器械又凶,但动动手儿,这一国的人尽打杀了。他虽然阻当我等,却不是怪物妖精,还是一国人身;你又平素是个好善慈悲的人,在路上一灵不损,若打杀无限的平人,你心何忍!

一来不伤了女王的性命,二来不损了自己的元阳,唐僧索性听了贤徒高见。唐僧和女儿国国王还真就举行了婚礼。也就是说从法律的角度,两人是合法夫妻了。唐僧也有了“话语权”,便跟女王商量,第一时间将度牒文书签好交给予徒弟们。女王欲跟御帝哥哥行夫妻之礼,但唐僧却借口明日乃天开黄道自可圆房。

女帝真情,圣僧假意。女王也许做梦都没想到,师徒几人给自己做了一个“扣”,她心心念念的御弟哥哥原来给她上演了一出假亲脱网之计。

三藏道:“敢烦陛下相同贫僧送他三人出城,待我嘱咐他们几句,教他好生西去,我却回来,与陛下永受荣华,无挂无牵,方可会鸾交凤友也。”

徒弟几人拿到通关文牒来到城门外。唐僧假意对女王说,师徒一场,要出门送送他们。女王根本没有怀疑,就陪着唐三藏一起到西城门送别他的几位高徒。结果,出了城门外,唐僧却变了。就在这个时候,唐僧的做法,有个细节值得推敲。

(唐三藏)对女王拱手道:“陛下请回,让贫僧取经去也。”

请注意,唐僧是“拱手”跟女王道别,这可是俗人之间的礼节。出家人的道别方式无外乎双手合十,作者在此时把唐僧刻画成一个俗人去跟女王告别,用意明显,我既然跟你结婚了,我就是一个俗人。

言外之意,唐僧对女儿国国王很是留恋,但他没有办法,他必须以取经大业为重,至于儿女情长之事,自不能去考虑。

很多人读原著读到这里觉得唐僧挺没意思,很虚伪的一个人。即便不是在女儿国,在任何情况下出家人是不能结婚的,这就是佛家的戒邪淫,包括身和心,不能有歪心思。

唐僧在西梁女国,为了倒换官文,跟徒弟们合谋欺骗了女王,这么一个凡间善人,无论目的和动机,都是不合情理的。唐僧一走,把女王置于何地,贵为一国之君,子民们又要如何看待她?

佛教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而不妄语就是不打诳语,讲究诚信。唐僧与女王结婚是假(女王信以为真),也没有破邪淫戒律,但唐僧骗人却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破了妄语之戒。为守一戒而破一戒,唐僧算不得一个纯粹的僧人。也难怪女王心碎一地。原文写道:

女王闻言,大惊失色,扯住唐僧道:“御弟哥哥,我愿将一国之富,招你为夫,明日高登宝位,即位称君,我愿为君之后,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却又变卦?”

这时总在一旁艳羡的猪八戒,又给女王补了一刀:

我们和尚家和你这粉骷髅做甚夫妻!放我师父走路!

女王一阵天昏地暗,晕了过去。

这么看来,我们印象中的唐僧,也并非是正直、善良、富有正义感的得道高僧,否则他就会以其他的方式处理好这段人间情债。都说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也许这正是作者留给我们的缺憾之美。

这一回结尾处,正当师徒几人匆匆离开之际,说时迟那时快,蝎子精又施法将唐僧掳了去。正是:脱得烟花网,又遇风月魔。要我说,这是唐僧作为一个负心汉应得的惩戒。

倒是,玄奘此生再无少年,可怜那痴情的国王芳心已乱,怎奈何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

(图片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阅读:78

小卒话史

简介:品读历史、分享历史,感悟不一样的历史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