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一针,100%预防艾滋病?

中国新闻周刊 2024-06-27 12:50:54

当地时间6月20日,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吉利德科学在其官网公布一则Ⅲ期双盲随机研究试验的结果,其研发的来那卡帕韦(即Lenacapavir)在艾滋病(AIDS)预防方面显示出100%的有效性。消息发布后,6月20日当天,吉利德股价大涨。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疾病。来那卡帕韦是一种长效HIV-1核衣壳抑制剂,可通过干扰HIV病毒衣壳蛋白的组装和拆卸发挥作用。2019年5月,该药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接受过多种疗法且多重耐药的 HIV-1感染患者。

该药物每半年服用一次,有针剂和片剂两种规格。2020年,该药物先后获得欧盟委员会和美国FDA的批准,用于治疗多重耐药HIV感染成人患者。2022年11月,吉利德提交的来那卡帕韦片剂和注射液的上市申请,被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

位于美国加州的吉利德科学公司总部。图/视觉中国

一针管半年

前述Ⅲ期临床试验,是为了评估来那卡帕韦进行暴露前预防,以及每日一次口服暴露前预防药物达可挥(即Descovy)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性传播是HI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HIV预防的主要手段包括HIV即时检测、安全套防护、暴露前预防药物(PrEP)、暴露后阻断药物(PEP)等。暴露前预防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在发生易感染HIV的行为前,服用特定抗病毒药物,以预防HIV感染的方法。

研究人员对5300多名16~25岁女性进行了研究,这些女性来自南非和乌干达。这些受试者按2:2:1的比例,随机被分配至来那卡帕韦组、达可挥组、舒发泰组(即Truvada)。舒发泰和达可挥均由吉利德研发,分别于2012年和2019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作为PrEP。这两款药每日服用一次,一次一片,均已在中国上市。来那卡帕韦属于针剂,每半年一针,通过皮下注射。

结果显示,来那卡帕韦组2134名女性中,HIV感染病例为0例。而在舒发泰组1068名受试者中,HIV感染病例为16例,发病率为1.69例/100人;达可挥组2136名中有39例发病病例,发病率为2.02例/100人。达可挥组与舒发泰组的HIV发病率比较接近。

据吉利德官网新闻稿,南非开普敦大学德斯蒙德·图图艾滋病毒中心主任、国际艾滋病协会前主席琳达—盖尔·贝克表示,每年注射两次来那卡帕韦,有助于提高PrEP药物的依从性和持久性,有助于解决某些人在服用或储存口服PrEP药物时,可能面临的歧视。

该公司预计,来那卡帕韦另一项暴露前预防的关键Ⅲ期试验结果将于2024年底或2025年初公布。该试验纳入分析的受试者类型更广泛,包括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男性、跨性别女性等。参与者将在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泰国、美国等国招募。这项结果与前述已公布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将成为吉利德寻求该药物作为 PrEP审批通过的关键。

据报道,来自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的行业分析师指出,市场研究表明,未感染的HIV高风险人群,对每年两次皮下注射药物的接受度很高,预计用于PrEP的来那卡帕韦(针剂)未来几年的销售额将超17亿美元。

据吉利德官方披露,大多数抗病毒药物仅作用于病毒复制的一个阶段,但来那卡帕韦可以在HIV-1病毒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对其进行阻断,并对其他现有药物不存在已知的交叉耐药性。

“从目前的临床试验结果看,这款药的疗效很好。”国内一所三甲医院感染科的主任医师陈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不过,陈彬也表示,这一数据不能代表未来真实世界的效果,真实世界数据和临床试验数据不同,临床试验入组的受试者一定是满足筛选条件之后,才能被纳入分析,比如身体比较健康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好的人。因此,当药物推向更广泛的真实世界之后,预防HIV的效果未必能达到100%。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来那卡帕韦仍属于预防层面的辅助用药。在陈彬看来,即便这款药作为PrEP未来获得美国FDA批准,价格也不会很便宜。“对标舒发泰和达可挥的价格,来那卡帕韦的价格只会更贵。”

舒发泰和达可挥均为一瓶30片的规格。2022年,发表在《法律、医学与伦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提到,2022年1月,舒发泰和达可挥的标价分别约为每月1800美元和1900美元。另据《纽约时报》2023年7月报道,达可挥当时的标价为每年26000美元,相当于每个月2167美元;舒发泰因仿制药专利已过期,现在每年售价不到400美元。

陈彬认为,来那卡帕韦不是疫苗,不适合做全人群的预防,更适用于HIV高风险人群,比如拥有多个性伴侣者等高危人群。未来如果来那卡帕韦能上市,价格可能是影响药物可及性及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据他了解,这款药治疗多重耐药HIV感染成人患者的适用症,预计今年会在国内获批。

改变行为方式永远是第一位

陈彬注意到,近年来,HIV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普遍,诱发原因包括用药依从性差、过度使用HIV预防用药。他发现,很多使用PrEP的人,用药前,并不会进行专门HIV检测。

陈彬表示,高危人群在暴露前或暴露后使用预防药物时,需要先检查是否感染HIV。如果检查出感染HIV,就应直接进行治疗,而不是使用预防药物;如果不提前检测,HIV阳性患者使用PrEP,会增加耐药风险。在他看来,近年来,虽然PrEP避免了一部分人感染HIV,但也同时增加了HIV的耐药性,增加了药物治疗的难度。

HIV耐药性是由HIV基因结构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化会影响药物阻止病毒复制的能力。舒发泰和达可挥都含有两种活性成分,即替诺福韦和恩曲他滨。2024年2月,世卫组织发布的一则报告指出,2020—2023年,临床上310名病例服用含替诺福韦的口服PrEP药物后,对替诺福韦及另一种药物成分耐药的比例达20%。如果未确诊的HIV感染者使用PrEP,耐药率要高出10倍以上。

今年5月,世卫组织发布的一篇文章提到,服用PrEP的人群中,艾滋病毒感染率较低。然而,使用PrEP但仍感染HIV的人群,出现耐药性的情况很常见。由于用于PrEP和治疗HIV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耐药性特征重叠,进而减少了HIV患者的治疗选择。

目前,尚无药物能治愈艾滋病。“即便用了预防HIV的药物,如果性行为方式不改变,比如不用安全套,还会造成其他性病的感染。”

陈彬认为,改变行为方式永远是第一位,很多人觉得既然有药物能实现HIV的阻断,在发生性行为时,就不愿使用安全套。

“国内很多人把艾滋病看作慢性病,这一点欠妥。”陈彬表示,艾滋病很多时候是由行为选择导致的疾病,药物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传染病的防治,更多时候应是多种措施一起使用。药物一定是其他措施无法解决问题时的最后一步。像来那卡帕韦这款用于预防HIV的药物,即便临床试验结果显示100%有效,高危人群的日常防护措施也不能因此松懈。卢洪洲强调,对高危人群来说,预防HIV及其他性病最好的办法,仍是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

(文中陈彬为化名)

发于2024.7.1总第114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艾滋病预防药物获突破

记者:牛荷

编辑:杜玮

4 阅读:119
评论列表
  • 2024-06-28 17:17

    美国可信吗??看看美国辉瑞疫苗

  • 2024-06-27 15:18

    科技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这种预防艾滋病的新药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 2024-06-27 13:56

    意思是艾滋病可以随便接触了吗?

  • 2024-06-27 13:17

    都是专业人士误导,认为是慢性病。

  • 2024-06-28 12:43

    好多人可以肆无忌惮了

  • 2024-06-28 13:18

    艾滋病泛滥?到何程度?

  • 2024-06-27 20:31

    吉利德的这一研究成果可谓是医学界的一大突破,对于艾滋病的预防将会有重大的影响

  • 2024-06-28 07:17

    有时候真的很想跪下来求自己别玩手机了 结果发现跪着也能玩手机

中国新闻周刊

简介: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