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严重的一次失败,很痛苦,但发人深省

东山再临 2024-06-15 10:12:38

青城桢楠 叶檀财经

长期征集

世事难料,人生几度秋凉,无常人生,值得更多温暖。叶檀老师决心做一件身体允许且力所能及的温暖之事——定期回复读者来信。生活、家庭、工作、事业、疾病、痛苦……任何想要倾诉的话,都可以发送到我们的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或者在公众号长留言,更多归属可在公众号菜单栏寻找。温暖一个是一个,一起好好活着。

文/青城桢楠

据第一财经报道,曾经估值高达500亿的柔宇科技,在深圳申请破产。

6月6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柔宇科技的破产清算案已于5月获法院正式受理,并已指定管理人。

(图源:pixabay)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柔宇科技存在32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29亿元。

两个月前的2024年4月1日,柔宇科技曾辟谣,从未申请过破产,也没进入破产程序。看来,有时候传闻是遥遥领先的预言。

柔宇科技的今天让人唏嘘,曾经光芒万丈,万千宠爱,很多知名人士在参观了柔宇科技之后,都被其技术能力折服,公开为其发声倾情推荐。柔宇科技身上的标签很多,天才创业,技术领先,独角兽,未来之星。

不料,2020年以来,一直在烧钱的模式难以持续,2021年IPO未果,2022年裁员风波,2023年员工声讨,熬了四年,再也熬不下,不如一了百了。

市场对柔宇科技足够厚待。

据新浪财经报道,柔宇科技2012年5月~2021年9月共进行过8轮融资,获得股权投资约61.97亿元,债权融资约36.53亿元。股权+债权融资100亿,

市场不傻,但资金没有换来柔宇的造血能力。

(图源:pixabay)

据柔宇科技招股书,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一共实现5亿元营收,净亏损额超过30亿元。从市场中来,就要到市场中去,接受市场的检验。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没人情味,却有效率。

过去一段时间,独角兽下滑之问,一度占据媒体核心位置。

如果独角兽有泡沫,那市场清理掉一些名不副实的独角兽,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幸运,说明市场是有效的。

或许我们还应该庆幸,因为柔宇科技们没能上市,没有成为无数普通投资者的悲剧与梦魇。

敢为天下后,段永平的思考值得深思

柔宇科技倒了,很多事情值得反思。

为什么手握3000多项专利,融资100亿,据说打破韩国技术垄断的明星企业,终究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有人说是资金支持不够,如果给柔宇科技足够多的融资,甚至让柔宇科技上市,结局肯定不同。

(图源:pixabay)

这似乎是大洋彼岸贾跃亭一直给自己披上的外衣,他一直说FF技术领先,有颠覆性,造车处境艰难,都是因为融资困难。

2024年,我们一直提到两个字——常识。

任何人,任何企业,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无限制的获得资源,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能够存活下来,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但凡对资金有长期无度渴求的企业,几乎都不会成功。对钱无度渴求,恰恰说明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2007年,段永平接受波士堂采访的一段话,很应景,拿来再温习下。

当时几个主持人说,中国企业应该像微软们一样,具备核心竞争力,有原创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引领时代的发展。

主持人的话,听起来很在理,直到今天,我们都期待中国企业具备原创能力,从而引领世界潮流,可现实呢?

忽视现实的假设,是乌托邦。现实是原创很贵,且不容易成功。

(图源:pixabay)

段永平当时说,请告诉我微软的什么产品是原创的,是windows还是office?是word还是X-box?

段永平提倡敢为天下后。他说,其实全世界最大的“敢为天下后”就是微软,没有人想明白这个道理,微软哪样东西是比别人先做的,都不是。

段永平进一步说到,单纯讲创新没有意义,步步高也有很多原创,但消费者买东西的时候并不在意产品是不是原创。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想要有)前瞻性(原创),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

做企业的人非常清楚,最难的是叫产品教育,对于当时的步步高来说,根本没有能力做产品教育。当然,如果我是松下,是飞利浦,可能就不得不做,因为不做,就没有机会了。

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出不来原创,更健康,更长久地活着,意义更大。

(图源:pixabay)

段永平的话,我们最近有更深地理解。

跟随叶檀老师参访企业,我们发现,很多行业仍然在重复柔宇科技的过去。

举个例子,在合成生物领域,不少专家顶着光环,名头响亮,对外声称技术多么先进,多么有突破,专利也拿了不少。

然后呢?除了在实验室里能见到,发了一些论文,迟迟无法在市场上兑现。甚至理论都存在重大瑕疵。

这样的原创,能拿到融资,能拿到奖金,能拿到课题经费,但拿不到市场终端,那些实实在在有需求人的钱。

与终端无法对接的科研只有两种能成功,要么政府和基金投资的基础科研,只要有科研突破就是成功;要么嵌入成为企业生态的一环,为现实的需要研发;为论文而论文,从缘起就不是市场。

基础科研不够,高校专利注水率上升,

太悲哀了

有人关注当下,有人关注未来。

过于关注未来,会丧失当下;只在乎当下,就没有未来。把握尺度着实不易。

华为可能是中国对当下与未来把握得最好的企业之一。2024年6月5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到访川大,这是任正非时隔四年再度到高校访问。

为什么要去高校?任正非表示,华为虽然是一个科技公司,但基础研究仅仅在应用领域有一些探索,大量的预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与全球几百所大学合作,作出一些尝试,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追上时代的潮流。

华为希望与川大携手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助推产生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为国家关键领域、世界技术领域关键问题的突破作出贡献。

华为的指向性很明确,基础研究是追赶时代潮流的必须,是华为的未来所在。

(图源:pixabay)

任正非一直很推崇《科学:无尽的前沿》,甚至亲自为其中文版作序。

在《科学:无尽的前沿》里,范内瓦·布什写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一个依靠别人来获得基础科学知识的国家,无论其机械技能如何,其工业进步都将步履缓慢,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也会非常弱。

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曾经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在河里的石头越来越少。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感受威胁,不断撤梯子,让攀爬之路格外艰辛。

某种意义上,基础研究代表着中国的原创和未来,而基础研究能力的主阵地不在企业,而在高校,华为深知这个道理。

如果单看论文和专利数量,不少人可能误以为中国高校的基础研究能力很强。根据某平台统计的PCT专利申请来看,中国的申请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包括美国。

但原创能力不能以数量论英雄。

全球公认研究能力最强的麻省理工、斯坦福、剑桥等知名大学一年专利授权也就三五百件,而我国不少学校每年授权专利超过2000件。中国大学专利数量明显虚高。

为什么会这样?

四川大学科研院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部副部长高德友明确说: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申请专利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与我们不同,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申请专利是放开申请,而且鼓励的态度,国外高校申请专利一般先要进行披露评估,有商业和应用价值才准许申请,因此从申请/授权数量上就决定了远远低于我国高校。

有商业前景,能够转化,才能申请专利,这是国外大学专利少的原因。

在中国,专利和论文是获得课题奖金,评职称的必须,这样的逻辑必然导致大量低质甚至无效的专利和论文产生。

(图源:pixabay)

2024年1月财新发表过一篇文章《中国学者论文缘何大量撤稿》,提到据美国恒祥咨询(Healsan Consulting)整理自知名学术撤稿追踪网站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近十年,全球共有5万余篇SCI撤稿。其中,中国作者撤稿达1.2万篇。

中国作者SCI撤稿数量和比例均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作者撤稿篇数达4836篇,撤稿比例高达全球撤稿的75%。

数据不可靠、同行评议造假、由“论文工厂”伪造和抄袭,是2023年中国学者SCI论文撤稿的四大主要原因。

当越来越多的论文制造的不是突破,而是科研垃圾,那就太悲哀了。

体现高校专利价值的,应该是转化率。

这方面,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这意味着绝大多数高校专利,不具备商业价值,没有产业化条件,只是象牙塔里的艺术品。

成果归团队,造假无用,

让发明者们自己激励自己

好消息是,改变已经开始。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3278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R&D经费支出比重为6.65%。

根据欧盟发布《2022年欧盟产业研发投资记分牌》,以研发金额计,中国在2022年就已经超越欧盟成为全球第二大研发体。

另据国家统计局和欧盟数据,2.64%的研发强度,同样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这么多钱投入研发,本来是好事情,但考虑我们的产业转化率如此低,似乎浪费很严重。

如果中国能够大幅度提高产业转化率,对未来的意义无可估量。

令人欣慰的是,改变已经开始了。

(图源:pixabay)

2024年5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在各级各类设计专利的人才评价、机构评估、项目审批、企业认定、职称评定、高校评价等工作中,不得直接将专利申请数量、授权数量等作为主要条件。

《方案》称将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注册商标行为,在各级各类设计专利的人才评价、机构评估、项目审批、企业认定、职称评定、高校评价等工作中,不得直接将专利申请数量、授权数量等作为主要条件。

这件事情很重要,这是相关部门第一次明确评估人才、职称评定不得把专利作为主要条件。

让专利和职称脱钩,这是专利脱水的关键一步。

如何提高产业转化率?

这涉及激励机制,涉及资产转化。

据6月8日的《财新周刊》,早在1996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已在中国生效实施,但多年来成效不彰。

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国家设立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完成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属于单位,作为成果发明人的高校科研人员只能付费获得使用权,无法取得其他权利,转化积极性不高。

第二, 由于这些成果属于国有资产,很多学者担心,一旦转化失败或被认为低价转让,会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而深陷麻烦。

在《资本的秘密》这本书中,秘鲁学者赫尔南多·德·索托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能走向繁荣,和西方国家的差别在于资产的有效转化。

(图源:pixabay)

索托认为,在西方国家,资本的创造是一种内在的过程,这一过程隐藏在一种正规、复杂的所有权体制中。

资本不是积累下的财产,而是蕴藏在财产中的一种潜能,它能够衍生新的生产过程。

本质上,资本的创造在于把蕴藏的潜能,用一种可见且正规的方式确定下来,用一种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出来。

正如财新所说,如果科研人员压根没有专利使用权,又害怕因为权利界定不清晰,造成所谓资产流失,谁会为专利负责?又怎么可能获得高的转化效率?

高校专利改革已在进行。

同样根据《财新周刊》,高校专利改革已在进行,最先试点的大学里,上海交大的改革最为激进,他们探索尝试把所有权的100%给到科研团队。

能落地的专利所有权才是有价值的,不能产业化,费再大的劲,也是白纸一张,高校研发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必须考虑转化率。

中科院也在进行机构调整,以适应基础研究的需求。据澎湃新闻6月9日报道,中科院官方首次公开披露,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可持续发展研究局、科技基础能力局、财务与资产管理局等新设机构。

中科院是中国科研体系的风向标,是分配体系的掌舵人,这样的调整意味深远。

为什么人人关注网红,

很少有人关注真正的科技创新?

为什么中国人总关注房地产,为什么没人关注科技创新?为什么每天是网红,流量追逐短平快的利益,缺乏长期主义?

又不得不提《科学:无尽的前沿》这本书。此书除了对美国科学政策影响巨大,更重要的是,对美国科学精神的培育,科学意识的塑造。

这些涉及深层次的文化和宗教。

(图源:pixabay)

最近,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有篇文章,他认为,从一开始,我们的学习方式就不是以原创性科研为目标的。

过去,中国人学科学,总是直接上手解决问题,就是“做科学”(Doing Science)——上来就学应该怎么做。

因为我们都很忙,很着急。所以我们学生时期就学习怎么解题。成为科学家后,就去解决国家的重大难题。总的来说,我们学习科学主要是为了应急。在过去的100多年中,这已经成为中国人学科学的基本模式,即把科学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来学习。

在这种“工具思维”的假设下,当然“刀磨得越快越好”,就容易忽视科学发展中潜在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科学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文化现象,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产生。

如果没有希腊文明,科学是不会出现的。希腊之前的古老文明,基本都只有技术,没有科学。

在西方,特别是基督教世界,宗教是科学早期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

大航海时代的需求,外加虔诚的、激情的探索,才能在基础科研领域熠熠生辉,比如欧斯曼帝国、意大利的光学、数学和天文学。

在原创的道路上,西方人因为文化和宗教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对于中国来说,建立在产业变迁上的技术高速叠代,将会产生核聚变一般的强大力量。

5G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都走的是相同的产业与企业科研相结合的路径。毫不奇怪,国家电网、华为、药明等企业的创新力不在中科院之下。

从长远看,我们需要探索,寻找,建立基于自身文化特征的科学环境。这个过程,将是属于中国原创的漫长季节。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 END --

0 阅读:3

东山再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