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内金这样搭,疏通身体一切淤堵,结石、结节、息肉无处跑

小崔崔维 2024-06-13 08:42:40

今天给大家介绍巧用一味中药配伍,既能健脾消食,还能疏通全身淤堵,对结石、结节、息肉都有治疗的效果。

这一味中药就是鸡内金,又称鸡肫金、鸡黄,是鸡胗内壁上的一层金色薄膜,清洗干净再晒干就是鸡内金。这一层薄膜消化能力厉害到什么程度,即使鸡胃装满石子或沙子,它都能够消掉。

所以中医认为鸡内金具有消积滞、健脾胃的功效,能治疗食积胀满,呕吐反胃等症状,要是平常消化不好,东西吃多了,可以用鸡内金磨成粉泡水喝帮你消化掉。

鸡内金最神奇的地方不在于消食,而是它可以化瘀,只要搭配好了,身体哪里有淤哪里消,非常的厉害了。

首先说结石,不管是胃结石还是胆结石什么结石,只要得了结石病,一旦发作起来痛得要人命。

那么你不妨试一试,鸡内金搭配金钱草、海金沙这个方子。

在中医看来结石是肝胆功能失调,引起胆汁代谢异常的病。简单说肝脏主疏泄,而胆汁是肝脏分泌的,当肝脏受损,就会出现胆汁代谢异常问题,胆汁在胆囊中滞留,长此以往形成结石。

所以在这个方子里,鸡内金主通淋化石,借用消化沙石的强大能力,来消除人体内的结石,并且现在医学研究表明,鸡内金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多酚生物碱,可以碱化结石保护壳,促进结石的溶解,从而达到鸡内金通淋化石的功效。

鸡内金搭配金钱草、海金沙,具有清利湿热、排石通淋合用,有助于促进肝脏的疏泄,提高身体代谢功能,从而帮助结石的排出。

其次是息肉,用乌梅、鸡内金、白僵蚕、牡蛎、浙贝母、薏米、三棱、莪术、白术,共九味药材,虽然有点多,但专治各种息肉!

中医叫息肉为“死肉”,就是身体多余出来的赘肉,大多数是痰湿导致的。因为湿气进入身体后形成凝聚,湿气就会变成痰,长期下去就会变成痰湿体质,而痰湿会阻碍气血运行,进一步导致淤血。

所以气血运行不畅,淤血就会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就会长息肉。因此清除息肉,祛湿化痰、活血化瘀很重要。

清除息肉

方中用的乌梅在《神农本草经》记载有“蚀恶肉”的功效,蚀就是消除身体里的赘肉,而息肉就是体内多余的赘肉,所以乌梅被奉为“息肉克星”。

而白僵蚕与牡蛎属于咸寒类,在中医里,咸味药主要用于软坚散结,搭配乌梅能够把身体里边多余的包块软化掉。

在这里鸡内金主要还是管化瘀;因为息肉是痰湿导致的,所以又用浙贝母主化痰散结。

这时候对付息肉还剩下祛湿、活血。那么咱们身体里的湿气又来自哪里?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简单说是脾胃不好,湿气就会产生。

所以用薏米、白术祛湿健脾,提高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杜绝湿气来源,从而搞定息肉。

另外搭配中医经典的活血化瘀组合——三棱、莪术。三棱性味辛、微寒,有破血通经之功;莪术性味辛、温,主活血化瘀的功效,两者合用,可以相辅相成,以增强活血化瘀的效果。

这样9味药,从根本上对付息肉,无论息肉长在哪里都可以用。

最后是结节,可以用鸡内金、柴胡。

在中医看来,结节这类病的主要是气滞,之后引发体内津液停滞不前,引起身体里边的湿气和痰液积聚形成痰湿,要是痰湿长期不能排出体内,聚在一起就会变成痰核,也就是咱们说的结节。

这里就用了柴胡疏肝利胆、舒气解郁,搭配鸡内金的消积,有助疏肝理气,缓解气滞,让气机畅通起来,能够消除痰湿,抑制结节的生长。



6 阅读:2342
评论列表
  • 2024-06-27 14:11

    [点赞]感谢分享

小崔崔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