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饭就出汗,送你一个食疗方,坚持喝一个月,整个人都舒坦了!

小崔崔维 2024-06-22 10:20:30

现在有些人啊,吃饭就好像上战场一样,吃完整个人都是汗湿漉漉的。特别是头上,汗水多得都像在下暴雨。这种现象还不少见,中医给它取了个叫“饮食汗”的名字,挺有意思的。

关于这个问题,中医给出了两个可能的原因,第一是你身体比较虚弱,第二是你胃里有热。《医学入门》这本书就提到,如果胃里有火,吃饭只会让火越烧越旺,出汗也就越来越多。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神奇的方子:生甘草、炙甘草、五味子、乌梅。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二甘汤。

中医的中药方子很多都是以数字开头的,比如我们之前讲过的二陈汤、四神汤等等。这个二甘就是指方中的生甘草和炙甘草,合起来就是二甘。

甘草虽然在很多药方里只是配角,但它有调和的作用,能让各种药材发挥最大功效,所以它被称为中药界的“黄金配角”。在这个方子里,甘草终于可以当主角了。

甘草有生炙两种,生甘草就是没加工过的,炙甘草是经过蜜制的,所以甜度更高,偏向滋补;生甘草则偏向清凉。

说到饮食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胃热。为什么吃饭时老出汗呢?就是因为胃里有火,食物在胃里发酵产生热量,热气上升,毛孔张开,同时推动体液外流,结果就是出汗。

而且你知道吗,足阳明胃经这条经络是从头部到脚底的,所以胃热更容易跑到头部,导致头上出汗特别多。这时,我们要用生甘草来降胃火,用炙甘草来补脾气,提高脾胃功能。

乌梅有养阴生津的效果,尝起来酸酸的,一想到它,嘴里就开始分泌唾液,这就是乌梅生津的表现。乌梅不仅能补充津液,还有助于清热。另外,津液和汗水是相互关联的,出汗会消耗津液,所以我们要借助乌梅来补充。

乌梅和甘草本来就是好搭档,两者结合能产生更多津液,弥补因出汗而损失的津液。五味子有五种不同的味道,其中酸味最明显,它既能生津又能增强对津液的固摄能力,防止过度流失,从而缓解出汗的症状。

如果你是气虚体质,总觉得累、说话声音小、不喜欢动,可以试试玉屏风散或玉屏风颗粒。如果你是胃热体质,感觉胃部隐隐作痛、嘴干、口苦,可以试试喝二甘汤。

二甘汤这个方子真的很简单,性质温和,既能清热又能生津,但不会太苦寒。大人小孩都可以放心喝。你可以把这些材料加水煎煮,或者直接用开水冲泡,然后像喝茶一样经常喝。



0 阅读:0

小崔崔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