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补气血的方子,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统统搞定

小崔崔维 2024-06-27 10:01:03

俗话说:十人九虚。

特别是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很容易就虚了。一说到虚,很多人就认为只要吃得好就可以了。

实际上,大多数都试过每天吃好,反而是越吃越虚,严重的时候手脚仿佛被什么重物拖着,走一小段路会感觉异常疲劳,或经常昏昏欲睡,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等,这些都是因为补错了。

其实在中医看来,进补不能盲目,要补对才是关键。进补之前还要先搞清楚自身体质,比如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还是这些都虚?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清代名医王孟英的家族秘方—燮理十全膏,据《重庆堂随笔》记载:平补阴阳,调和气血,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统统搞定,让你远离一切“虚症”,助你快速回复活力。

在这里“燮”有着调和之意,而“平补阴阳”是调和体内阴阳两种基本力量的平衡,避免任何一方过于强大或虚弱,导致出现身体阴虚或阳虚;“调和气血”是护住体内“气”和“血”的充足顺畅,维持身体最佳状态,以免气血不足、气血不顺出现气虚、血虚。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方剂的配方。

原方:人参(党参)、炙黄芪各三两,白术六两,熟地八两,归身、白芍、川芎各二两,炙甘草一两。

上八味,熬膏将成,入鹿角胶四两,龟板胶三两,收之,盛瓷器内,害去火气,每开水调服数钱。

书中记载是熬成膏服用,其实制作方法可以简化,将以上八味药材用清水煎煮好后,再把鹿角、龟板胶打成粉,用汤药冲服鹿角粉、龟板粉,一天2次即可。

那么,燮理十全膏是怎么做到“平补阴阳,调和气血”的呢?其实,以上中药材可以分为补气、补血、补阴阳三组来方解。

第一组:补气第一方—四君子汤加减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四君子汤,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配伍,这个汤方主要是补气的,药材都是偏向温和,不会让人有烦躁或上火的感觉,而在燮理十全膏补气药材是人参(党参)、白术、黄芪、炙甘草属于四君子汤加减。

为什么这么安排呢?人参后面跟着括号党参又是怎么回事?

首先茯苓换成黄芪,因为黄芪归脾、肺经,直接入脾胃和肺,补益脾胃之气和肺气,具有“守中有通”的特点,与茯苓相比更专注于补气,且补的气可以流通全身,不是待在原地不动,可以改善体虚朋友的身体乏力、四肢沉重的情况。

其次身体太虚弱的朋友,可以把人参换成党参,在中医里人参是大补元气的药,对于身体太虚弱的朋友来说,药性太重了,容易补的太过了,会造成积滞化热,容易出现便秘、口苦口臭、食欲下降的症状,而党参的药性比较温和,更适合体虚的朋友。

第二组:补血第一方—四物汤

熟地、当归、川芎、白芍拎出来就是四物汤的配伍,这个方子堪称妇孺皆知的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最早起源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研究和完善,逐渐在后世医籍中广泛流传和应用,所以没有什么方剂比四物汤更补血了。

第三组:鹿角、龟板胶—补阴阳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简单说,肾就像是身体的“能量仓库”,为身体提供阴阳的能量,当身体阴阳失衡,我们就要先补肾。

鹿角甘咸微温,入肝肾经,能够温补肾阳,改善阳虚症状,比如经常性手脚发凉、口唇发紫、难以入睡等;

而龟板胶甘咸而寒,入肝肾心经,可以滋阴润燥,改善阴虚症状,比如脸色蜡黄、爱做梦、口干眼涩等。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一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从而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

总之,燮理十全膏是一款适合现代人因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原因导致的身体虚弱、气血阴阳失衡的良方。

通过药材的巧妙配伍,它能够平补阴阳、调和气血,帮助人们恢复健康、焕发活力。



0 阅读:1

小崔崔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