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玉米,土豆,番薯让中国人口突破1个亿吗?

双儿谈武器 2024-06-12 12:57:00

网上有个观点,在玉米,土豆,番薯,这种农作物引入中国前,中国的人口一直无法突破一亿。

因为中国传统农作物并不是高产的农作物,对土地的要求也很高,但是玉米,土豆,番薯高产,而且对土地要求也不高,这些农作物的引入才让中国人口突破一亿。

今天我们就来论证下这个观点是否准确?

玉米,土豆,番薯什么时候引入中国的

1,玉米什么时候引入中国的?

玉米是在16世纪时传入中国的。

具体的引入时间有多种说法:

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中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成书的《巩县志》最早记载了玉米,称其为“玉麦”。有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曾出现了玉米的种植和食用记录。

在传入中国后,玉米最初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只是在一些地方作为奇特的食品或者观赏植物。直到清朝时期,随着外交和贸易的不断发展,玉米才逐渐被引入中国各地,并开始在南方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种植。

所以玉米大概就是在明朝嘉靖或万历年间传入中国,但是大规模种植是在清朝。

2,土豆什么时候引入中国的

土豆最早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传入中国。明朝万历年间蒋一葵撰著的《长安客话》卷二《黄都杂记》中记述了北京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称为土豆。

土豆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至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在16世纪中期,土豆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只是把它的花朵当作装饰品。而土豆传入中国,则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它逐渐进入到我国人民的食谱中。

土豆历经三百年的传播,跨越明清两个朝代,才在中国落地生根,成为了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传播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方言、来源、引进途径、引进时间、形状、用途等给予了不同的称谓,如土豆、爪哇薯、洋芋、洋山芋、地蛋、红毛薯、荷兰薯等。

在清朝乾隆年间,虽然曾尝试过土豆的种植,但成效并不显著。直到清朝末年,土豆的种植才逐渐得到推广。而到了20世纪初期,随着马铃薯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土豆逐渐成为中国广泛栽培的作物之一,并且种植规模逐渐扩大。特别是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大规模引进了新品种的土豆,此时几乎每个省都有土豆种植,但以华北、西南和新疆等地的种植规模最大。

土豆的引进与大规模种植,可以说引发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次农业革命,导致了中国人口的大爆炸。而今天,中国的土豆产量已经居世界第一,种类也非常丰富,并且在土豆的深加工技术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认可。

所以土豆也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大规模种植也是在清朝。

3,番薯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番薯,也被称为红薯、甘薯等,是在16世纪末期传入中国的。

关于具体的传入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由广东商人陈益从安南(今越南)引入东莞。另一种说法是,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福建商人陈振龙从吕宋(今菲律宾)引入福州。

中国大规模种植番薯的时间主要是在明代以后,特别是随着番薯的广泛传播和人们对其高产、适应性强的特点的认识,番薯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番薯原产于南美洲,通过贸易和探险活动在16世纪传入中国。在明代,番薯的种植逐渐在中国沿海地区推广开来。由于其产量高、耐旱、耐瘠薄等特点,番薯很快成为许多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特别是在一些干旱、贫瘠的地区,番薯的种植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到了清代,番薯的种植进一步普及,不仅在沿海地区广泛种植,也逐渐向内陆地区扩散。番薯的种植技术和品种也不断得到改进和推广,使得番薯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番薯的具体种植时间可能因地域、气候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番薯的种植时间可能会提前或延后。因此,在具体地区,番薯的种植时间可能会有所差异。

中国大规模种植番薯主要是在明代以后,随着番薯的广泛传播和人们对其特性的认识,番薯逐渐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所以番薯也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大规模种植也是在清朝。

中国人口什么时候突破1个亿的?

关于中国人口突破1亿的具体时间,存在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口在大约1704年首次突破了1亿大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一时间点可能更早,大约在1685年,即清朝康熙二十四年。还有史料记载,中国人口在乾隆六年(1741年)时已经突破了1亿,并且当时的人口统计数字精确到了个位数,即143,411,559人,这个数字来源于《清实录·高宗实录》。然而,也有学者提出,在北宋和南宋时期,中国人口可能就已经两次突破1亿了。

综上所述,关于中国人口突破1亿的具体时间,存在多种历史观点和学说。这可能是由于历史资料的保存和解读差异,以及不同学者对人口统计方法和历史背景的理解不同所致。因此,要确定一个确切的时间点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请注意,人口统计和历史研究是复杂的领域,涉及大量的数据和文献分析。对于这类问题,建议查阅专业的历史资料和人口学研究文献,以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信息。关于中国人口突破1亿的时间点,存在不同的说法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口在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首次突破了1亿大关。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一时间点可能更早,具体是在北宋或南宋时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口在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1亿,当时的人口统计数字精确到了个位数,即143,411,559人,这个数字出自《清实录·高宗实录》。

这些不同的观点可能源于不同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人口统计在古代可能并不如现代那样精确和可靠,因此具体的人口突破点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

由此可见,我们惊讶的发现,玉米,土豆,番薯几乎是在同一个时期传入了中国,大概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也是在同一个时期大规模种植,也都在清朝时期。

而中国的人口大概是在清朝康熙或乾隆时期突破了1个亿,所以这三种高产农作物大规模种植的时间和中国人口能够突破1个亿的时间是吻合的。

基本我们可以肯定是玉米,土豆,番薯这些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入让中国人口突破了1个亿。

0 阅读:16

双儿谈武器

简介: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