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生泰斗王金璐先生,找了一个好女人一辈子幸福

凝梦娱娱 2024-05-13 01:35:34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京剧圈里有四个大武生艺术家,一个叫高盛麟,一个叫李少春,一个叫厉慧良,还有一个叫王金璐。

王金璐先生和王和霖先生都是中华戏校和字科的同学,他们一起拜马连良先生为师,算是马派的开门大弟子。王金璐先生时年14岁。15岁后专攻武生,他在武生行当里,堪称全才,凡长靠短打武生戏,能演200余出。

曾经,因为坚韧的精神,卓绝的技艺,王金璐被诸多戏迷称为“最帅的男人”、“真正的男神”。摔坏过脊椎,腰部韧带大面积撕裂,竟然不可思议地重返舞台;白发苍苍,还能把腿高抬过额。这样的人,以后还会有吗?

庆贺“王金璐先生舞台生涯70年”纪念演出时,王金璐先生演《林冲夜奔》,那时他已经八十岁,然而身手依旧矫健,满场轰动。1990年,王金璐出演电视剧《武生泰斗》中的老年林玉昆,曹禺给他题字:“武生泰斗饰演武生泰斗,你和墨璎是天生的一对。”王金璐说:“我哪里是泰斗,杨小楼才是泰斗。我这个‘泰斗’,不过是学戏的‘斗’里装的玩意儿多一点而已。”

王金璐先生1919年生于北京,1931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毕业后曾与金少山、侯喜瑞、尚和玉、马德成、筱翠花、言慧珠、李洪春、奚啸伯等合作演出。

一九四八年,王金璐先生李洪春组“共和班”,到天津“天华景”演出,他们天天戏码翻新,创下日夜两场,由初秋到初冬整整三个月持续满堂的记录,他在近百天内贴戏七十余出,这是京剧史上一段罕见的佳话。

王金璐先生青年时期嗓音高亢洪亮,武功功底坚实,特别是腿功尤为突出,表演重视深刻细腻的内心,务求神似,是公认的文武老生。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既吸收了“麒派”贴近生活的演技以刻画人物,又从“马派”表演中摄取营养,使台风和身段大方飘逸,寓文于武,别具一格。在武生行当里,堪称全才,能演武戏200余出,获称“武生泰斗”。

新中国成立后,王先生任华东京剧实验剧团、上海京剧院演员,一九五八年,他调陕西省京剧团。1959年,作为陕西省京剧团顶梁柱的王金璐先生到西北、中原、华北巡演带机关布景的《七侠五义》。在邢台演冲霄楼时,白玉堂登上高梯,口念:“印信在此!”锣鼓场“吧嗒仓”落在“仓”上时,后台应按下电钮,白玉堂跳入铜网。可是那天替工的师傅后台把电钮按早了,王金璐先生从几米高处生生摔下,又有一根木棍击来,把嘴打得肿起老高。

重伤后的他,还忍痛到后台勾脸接演欧阳春,他被摔成重伤,脊柱变形,腰部韧带大面积撕裂,医生宣布他再也不可能重返舞台。因腰部受伤,不得不黯然身退,在40岁至58岁的盛年,不得不告别舞台,回到北京休养。病中闲居十八年,没有工资也没有户口,那十八年真的可以说是熬着过来的,他从连弯腰都有困难开始,用了多年的时间锻炼,竟然奇迹般地恢复,这一切,都不得不说到他的夫人李墨璎。

谈到金璐夫人李墨璎,先要说段插曲。王金璐先生的当红,是从“童伶评选”开始的。1937年1月10日,童伶选举经过一年,终于产生了结果:王金璐获得了生行冠军。王金璐红了,红到什么程度?他甚至拥有了中国第一批狂热粉丝“私生饭”。这群狂热粉丝大多为学校的女学生,不仅在剧场里看他的戏,还要专门打听他的行程,在大街上拦截他,时人称这帮女生为“捧角儿嫁”,其中最狂热的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言慧珠。

言慧珠当时在春明女中念高中,她喜欢王金璐的戏,每天一放学就招集一群同学去戏院看戏。坐在自己固定的座位上,只要王金璐一登台,她就和同学们高声吆喝,拼命鼓掌。王金璐和女朋友在大街上溜达,看见言慧珠远远地过来向他热情挥手,吓得王金璐连忙回头就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言二小姐虽然人美,却不是王金璐的意中人,他最终娶了另一位戏迷,那也是一位小姐,这位小姐就是李墨璎。

李墨璎,山东历城县人,生于大明湖畔的官宦人家。

李墨璎女士

李墨璎的父亲是孙传芳手下的一个师长,后来在做到中将军长的时候,带着尚且年幼的李墨璎和她的母亲王氏来到了北平,那一年,他将李墨璎送去了贝满女中就读。

由于母亲婚姻不顺,终日郁郁寡欢,以打麻将、吸鸦片消磨时光,后来干脆信了佛,对女儿的学业、喜好、婚嫁不闻不问,一切听任三个舅父操持。

李墨璎共有三个舅舅,大舅是护卫慈禧太后銮驾的御林军统领、二舅同其父亲一样是黄埔军校出身,在日本军官学校和蒋介石有着同学之谊、三舅为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陆军参谋长。

王金璐与李墨璎结婚照,中间是金仲荪校长

李墨璎喜欢王金璐,但是李墨璎的三个舅舅,通通反对。堂堂将门千金小姐,怎么可以喜欢一个“贱业”的戏子?舅舅们动用一切关系给她介绍多位青年才俊,李墨璎只一个态度“不可能”,宁愿和舅舅们翻脸断交,也不会动摇她要嫁给王金璐的心。远在山东的父亲,得知女儿要嫁戏子,气得撂下一句狠话:“你要嫁给他,我就没你这个女儿。”

李墨璎给父亲回信,提到戏曲中王宝钏为嫁乞丐薛平贵,与父亲三击掌断绝关系的例子。气得父亲,恼羞成怒,写了封休书给她的母亲,痛声叱责她教女无方,言明若纵容女儿嫁给戏子,就断绝与她们母女四人的关系,等同于休妻。

即便如此,也动摇不了李墨璎的坚定。

1939年,等到王金璐在中华戏校毕业,李墨璎与他在北平举办了婚礼。王金璐19岁,李墨璎18岁,金仲荪校长当了证婚人,翁偶虹先生为男方介绍人,李兰田先生为女方介绍人。

结婚以后,为了让丈夫事业更加顺些,李墨璎找到了母亲,哀求老人出售了一处房产用来给王金璐添置戏服,之后又变卖嫁妆,维持家庭生活开支。

李墨璎真正从一个富家千金变成了贤妻良母,她在台前为王金璐加油助威,于台后则通过自己的学识来对王金璐的戏曲进行改编和修正。很多时候,她就像他的严师,督促他、鞭挞他练功演戏、鼓励他、提醒他正直做人;同时也像一个慈母般,照顾他、体贴他的饮食起居,更像是他的经纪人,编纂安排他的戏目,管理跟戏院老板的分账收入……王金璐成了梨园行里有名的“妻管炎”。

在北京那十八年里,没有户口没有工资,日子几乎过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李墨璎依靠在家糊火柴盒,维持生存,还要在精神上鼓励心灰意冷的他,千万不要放弃。她省吃俭用,想方设法与大夫配合,让王金璐穿上人称“强直”的钢化背心,接受蒸气疗法和气功疗法,静下心来,慢慢养伤。她为了帮他做复健,将火柴扔在地上,逼他一根根弯腰捡起来。王金璐疼得直哼哼,一转脸看见跟在他身后的妻子,为了不发出哭声,咬得下嘴唇出血,其实,夫人早已心疼的泪流满面。

“特殊十年”时,“靠边站”的王金璐一家困顿不堪,王金璐曾经托人想去街头车棚看管自行车,她不愿意,靠给工厂画灯纸、糊火柴盒、纸灯笼过日子。王金璐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含着泪说:“我一辈子都没什么主意,就盯着她,她管我。”

待到王金璐先生身体恢复之后已是无戏可演,王金璐只能在夜深人静之时,与夫人李墨璎坚持无声地练习,行话叫“默戏”,十几年来一刻不曾放松。当1978年传统戏开放,文化部让艺术家们报戏的时候,王金璐报上去的是高难度的《挑滑车》,震惊众人。

一九七八年,六十花甲,王金璐先生以《挑滑车》拉开帏幕,重又开始了他一个新的鼎盛期。高宠的“起霸”,先是三个高抬过额、不借扔劲、不借冲劲的慢踢腿,支柱腿有如铜浇铁铸纹丝不动,而“月亮门”的腿功,舒展缓慢,台下观众顿时像炸窝似的轰动起来。

戏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在三场“边”中,随着〔上小楼〕“气得俺”开始,转身、踢腿、嗟步、月亮门、鹞子翻身……冲、率、脆、美,一气呵成。他鹞子翻身的迅速,快得“大靠”在空中撑得浑圆,如一轮疾转如飞的风轮;轧然亮住,又稳如泰山纤毫不动;一时间台下掌声震耳欲聋。

末场“挑车”全剧推向高潮,他蹦起来的“劈岔”高过桌子,两腿前后撕成一字,马跌人惊的效果叫人拍案叫绝;“喘丫、软岔”的动作,靠旗点地,腰里弹性十足,年富力壮者尚且难能,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种绝佳的腰腿竟是出自这位六十岁老伤病员身上。

高宠边舞边唱很费力的,许多青年演员演出时,常常顾了舞蹈身段,曲子就唱不出来了,而王金璐先生每一字都清清楚楚地唱出,这就是一生练出来的好功力。

接着,《长坂坡·汉津口》、《巴蜡庙》、《战宛城》、《连环套》、《翠屏山》、《走麦城》、《古城会》……王金璐再铸辉煌。一九八三年,他与夫人李墨缨又整理修改并演出了《潞安州》,从此使此剧由冷变热,身价徒增。后来的演出非常圆满,人们都说,“武生泰斗”王金璐风采再现。

《走麦城》中饰演关公

王金璐先生艺品好,人品更好,他的学生们说,跟着王金璐老师学戏,他上课讲戏,从来都是亲自做示范,哪怕到了60多岁,劈叉、枪花什么都教,上完课经常是大汗淋漓,不得不再换一件衣服,非常敬业。60多岁给我们上课,也不用别人开车接,搭根拐棍坐着公交车就来了。

学生们回忆:80年代时,王金璐先生在中国戏校教戏,大家条件都不好,排练完有时王金璐先生会领着学生们去食堂吃饭,然后就和打饭的师傅说:“给孩子加俩荷包蛋吧。”其实那都是自己花钱给我们加菜。我们也把他当父亲一样看待。”

王金璐先生与夫人李墨璎相濡以沫几十年,在先生的心里,戏里有戏服牵扯着他,在戏的外面有李墨璎给他以所有。他不会忘记自己在表演受伤时,李墨璎不辞辛苦地陪在他的身边;不会忘记自己没法做活时李墨璎扛起了整片天地,而夫人早了他三年离世。

2016年6月1日,那天是儿童节,在所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这位戏林子里声名远播的武生,这枚经李墨璎一辈子雕磨而成的京剧玉石,于睡梦中安详离世,时年97岁。

0 阅读:0

凝梦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