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不再困扰,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乙字汤案。

希新谈健康 2024-06-06 11:58:37
李某某,女,38岁,因“痔疮肿痛出血6天”于2024年2月23日来诊。患者十年前因生小孩得了痔疮,后病情反复,时好时坏,一周前又再发,出现痔疮肿痛出血,色红,大便偏干,口干,不苦,胸不闷,能入睡,夜尿3次,四逆。舌红,苔黄腻,脉沉细。 证属:厥阴病。 拟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乙字汤加减。 处方:柴胡15g,黄芩10g,肉桂6g,后下,干姜6g,天花粉20g,生牡蛎30g,先煎十分钟,炙甘草10g,当归10g,赤小豆30g,水蛭10g,火麻仁20g,升麻6g,槐花30g,地榆30g。7剂,水煎服。 一周后复诊:口干消失,大便一日一行,通畅,出血减少,续方7剂,愈。 体会:痔疮本是小疾,但它只是冰山一角,临证之时,要通过痔疮这个表象,了解患者体内的阴阳气血状况,分清寒热虚实,气机的升降沉浮,才能以简驭繁,彻底治愈顽疾。本案患者口干,舌红,为上热,夜尿频,四逆,脉沉细,为下寒,六经辩证为厥阴,寒热夹杂,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调整体。汪昂云:“此病多有由湿热风燥之邪,如久不愈者,不宜纯用寒凉,须兼温补及升举药。”方选日本原南阳氏验方乙字汤治局部痔疮,乙字汤原方组成为:大黄1克,柴胡5克,升麻1.5克,甘草2克,黄芩3克,当归6克。日本汉方医家用量较小,临床运用不必拘泥于此,也可随证加减用之。统观全方,虽然药味不多,但是配伍十分精妙。方中当归和血兼止痛,柴胡、升麻相须使用,有升提举陷之功,可使脱出的痔核内收,黄芩清热解毒,生大黄除邪热通便,甘草调和诸药。一般服用五到十剂,即可收到止痛、止血、痔核逐渐内收之效。 痔疮病灶在肛门处,病位在脏腑,痔疮只是结果、是标,中医辩证需要从整体出发,找到其本质,导致其发生内在成因,再兼顾于局部痔疮这个标。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中医临证必须站在整体的高度,看待局部的疾患,效果才能杠杠滴。 国医国术,巧拨千斤。具体应用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病情程度等来化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一人一方,才是中医治病的特点。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更多的人。您的转发、点赞和评论是我前进的动力。
1 阅读:152

希新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