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连想要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你要允许别人做别人,高阶智慧

君吉志勇 2024-03-04 11:47:40

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你连想要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每个人对阳光的反应是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会躲开。任何想要改变他人的做法,都有可能会触动他人的逆鳞,到最后不但徒劳无功,还会引发矛盾,遭人厌弃,甚至让彼此的关系万劫不复。生活之中你看别人不顺眼的地方,都是你自己的问题,没有例外。人生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你能允许自己做自己,你就要允许别人做别人。

你把一朵牡丹放在人前,人看了会说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但是你把它放在牛跟前,他嚼吧嚼吧吃了,还要说一句:什么玩意儿,还不如草。有时候并不是你不够好,只是你选错了对象,而那也不是牛的错,牛就喜欢草料,这是牛的本性,你要尊重牛的天性。你非要让牛喜欢牡丹而厌弃草料,那就是你的执念,你的错,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错,牛本来就听不懂琴音,而你却傻到以为牛可以听懂,那只是你认知的局限。

所以选择大于努力,你选对了能够懂你的人,那才是你的认知提高了,境界升级了,思维成熟了。很多女人在嫁人时其实都对男人身上的毛病洞若观火,只是侥幸的认为以后成家立业对方会为了自己而做出改变,殊不知谈恋爱时就已经是他在你面前的人生巅峰状态,已经装到了极限,结婚后别说改了,不变本加厉回归本来面目,就已经烧高香了。

于是所有的女人都爱用一句当初眼瞎了嫁给了你,但是女人真的眼瞎吗?未必,你只是觉得你有能力把对方改造成你想要的状态,但是你忽略了,有些东西来自于基因,来自于原生家庭,来自于二十年的成长环境,你让一个早就被周围灌输思想给固化了的人,如何能靠外力来进行改变?

要知道人的改变是很难的,能够促使人改变的只有他自己,因为改变是需要付出以痛苦为代价的,外人施加给他的痛苦他都会反抗,就不要期望他自己还要自讨苦吃,人类对于痛苦天生就具有回避与逃避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谚语?而且传承了千年?因为从古至今人人都知道没人会自讨苦吃,因此就只能嘴巴里喊喊,结果就是传了一代又一代,就是没几个人能做到,要是做到了,就没人喊了。就好比以前见面就问候:你吃了吗?那是由于古代和近代生产力有限,大家会经常饿肚子,几千年都是如此,所以你吃了吗是最有名的谚语。

现在还有谁会问你吃了吗?你天天吃的脑满肠肥,隔三差五就像过春节,你自然就不会把你吃了吗挂嘴边了。得不到的与做不到的才天天嚷嚷,为啥天天都嚷嚷挣钱才是人间清醒?原因就是大部分人都挣不到自己想要的钱。为啥整天嚷嚷人心不古?因为道德已经成了稀有物种。

而人只会在哪种情况下改变呢?意外降临时,东窗事发时,大难临头时,重病缠身时,走投无路时,心灰意冷时,深处低谷时,重大挫折时,头撞南墙时,山穷水尽时,尤其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绝望至极时,他才会被迫做出改变,而且是那种饥不择食 寒不择衣 慌不择路 贫不择妻时,你选择了他,恭喜你,你就是圣母,你也救不了他,且还会搭上你自己。

老话说:身不苦,则福禄不厚,心不苦,则智慧难开。凤凰涅槃,浴火崇生,欲成大事,必遭大罪。没有吃过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尝便人生疾苦,方能痛改前非,深刻理解什么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够叫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明明上天让他受苦,是为了让他能开悟,去主动改变,但是你非要圣母心泛滥,替他扛了一部分痛苦,自然你就干扰了他的因果,那他身上的沉重包袱被你背了一部分,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以前一个人的苦,现在两个人来背,结果对方还不领情,所以搞得女人也很痛苦,以为自己当初眼瞎,实际上你是在扶难扶苦,所以电视上才有那句脍炙人口的经典台词,救苦救难的女菩萨。

如果你阅历足够深厚,你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身边的人,付出的总在付出,索取的总在索取,值得帮的人不需要你帮,而找你帮忙的大多不值得帮。因此同情就是犯罪,恻隐就是原罪,善良就是愚昧,任何感情用事的决策,都是在把别人的罪过往我们自己身上揽。你本没有犯错,但是你非要怜悯别人,别人的包袱你不背谁背?

就比如朋友找你借钱,你以为对方是看得起你,所以才来找你帮忙,实际上人家是认为朋友里你最好拿捏才找你开口。平时不近人情的那几个朋友,对方连张嘴都不敢,于是你借出去的钱八成是拿不回来了,因为借的时候都是柿子专找软的捏,那还钱的时候肯定也是要先还平时脾气不好的朋友,因为他得罪不起,至于老好人的,那再拖一拖也无所谓。你品,你细品。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去劝人,不妨看看半个圣人王阳明是怎么做的,毕竟圣人的经典名言你未必能看懂,就算能看懂,你也未必能学会。但是有一个快速学习圣人为人处世智慧的方法,那就是看他都做了什么,然后你跟着照做,准没有错。

王阳明被贬到贵州时,他就带着当第为他安排的三个仆人四处探索。竟然发现了一处石洞,和他在老家经常待的一座石洞很像,让他有了在家乡的感觉。于是他很兴奋,决定搬到这个石洞来住一段时间,于是他带着仆人回到住处,稍作收拾,就开始了石洞的居住生活。

王阳明主仆在石洞的生活虽然让王阳明神清气爽,必究有了久违的故乡感觉,但是好景不常,由于石洞阴冷潮湿,不比在家乡时的那座石洞干爽,王阳明还好,因为兴奋,所以抵御阴冷潮湿对他来说不在话下,但是三个仆人却一病不起。王阳明本身就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虽然主仆关系森严,但是三个仆人平日里对其照顾有加,现在三个仆人都病倒了,那还分什么主仆。王阳明一人肩负起照顾三位仆人的工作。

因此王阳明每天四处在周围山上采摘草药,生活煮药给三个仆人喝,三个仆人平时哪里受过如此待遇,更是对眼前的老爷感激涕零。但是一连三日,王阳明发现,三个仆人每时每刻都在神情焦虑,而病势只是轻微的好转,并没有明显的大好转。王阳明对于自己采摘的药物医治偶感风寒很有信心,但是见到如此情形不决泛起嘀咕,这显然不是用草药就能解决的问题。

于是王阳明上前询问其中一位仆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其每天都是焦虑不安?结果仆人答复他们三个都被诅咒了,怕是活不了多久了。于是王阳明恍然大悟,原来贵州这边当地知识匮乏,流行占卜。当地人治病都是找占卜师为他们驱邪的。

一提到占卜,王阳明就想起了父亲在他小时候给他讲的自己年少时的亲身经历。父亲王华十四岁的时候,在余姚的龙泉山寺院读书,同窗的伙伴大多是富家子弟,平时常常仗着自家财大气粗,捉弄和欺负寺中的和尚。和尚们为了报复,便有意散布谣言,说寺中经常有鬼魂出入,并经常假扮鬼的模样来吓唬他们。果然,这招儿非常奏效,同伴们都被吓得仓皇离去,不再到寺院读书。只有王华若无其事地继续在寺内读书,和尚们实感惊奇。为了赶走王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和尚们故伎崇施,他们来到王华的屋外装神弄鬼,却发现王华丝毫不为所动,神情自若地在读书。

第二天,无计可施的和尚们跑来问王华:昨夜寺院被鬼闹出这样大的动静,他为什么不害怕呢?王华说:“我没有看到鬼,只是看到几个和尚在装鬼。”这件事对于王阳明一直影响深远,父亲王华告诉他,世上有没有鬼神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是大部分的鬼神实际是人在装神弄鬼。而没有见识的人往往会被人扮的鬼吓到。想要做君子,就必须首先要胆子大。王阳明正好也遗传了他父亲的胆子大,这为他后来带兵剿匪做出了巨大的铺垫,毕竟一个人再熟读兵书,如果没有过人的胆量,是无法统领军队打胜仗的。

王阳明自然不会给仆人讲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诅咒的事,因为他明白这世上大部分人都如同龙泉寺院读书的富家子弟,虽然家境优渥,但是终归是常人,一吓唬就肝胆俱裂,乖乖坚信寺院闹鬼,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劝他们没有鬼神和诅咒是行不通的。于是他灵机一动,反正自己见过卜卦,虽然不会,但是可以依葫芦画瓢啊,不如装模作样一番,问题不就解决了!于是他当着三个仆人的面装样子算卦,完事后告诉三个仆人,诅咒已解除,放心即可。三个仆人感激涕零,磕头谢恩。没想到三天内三个人全好了。

王阳明的办事风格,足可以看出他对于人的阅历,那是相当的高,所谓高手都是在研究人,王阳明早就看穿,这世上的人,能和你有效沟通的本来就是少数,而你要跟对方沟通的,要学会以目的为导向,因为不是谁都能看懂过程,也不是过程很优秀结果就优秀,比如王阳明要是优秀的为仆人讲解了他父亲王华不怕鬼的经历,你认为三个仆人会怎么想,三个仆人会信吗?是不是会病情更加严重了呢?

别人明明吃馒头吃习惯了,你非要告诉他汉堡才是美味,万一对方是素食主义者呢?要允许别人爱吃馒头,也要承认汉堡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要记住,你永远也无法说服一座山向你走来,但是你却可以控制你的脚步向山迈进。这就是王阳明的行为告诉你的处世之道。

所以你才会看到,现实中那些真正会为人处世的人,从来不说自己的精彩故事,但是却很愿意倾听你的无聊人生,但凡你身上有对方需要的价值,那他一定会完全赞同你的观点,认同你的选择,称赞你的行为,理解你的价值观,攻击你的敌人,崇拜你的眼神,你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是对的。他特别能理解你特别能体贴你,特别能和你感同身受。于是你以为你遇见了知己,结果对方却是在降维沟通。能说服一座山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迎合山的地形。

所以《道德经》里有这样一段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啥意思呢?就是善于得到人们认同的人,一定是像水一样,有利于万物,但是却从来不争抢万物的光芒。比如三个仆人,心中的光芒与根深蒂固的认知就是占卜和诅咒,文明是如何驯服野蛮的?遇到不善于沟通的,肯定就是大道理猛轰,结果就是能叫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但是试图叫醒那些装睡的人的人,一定会碰上南墙。因为你遮挡了万物的光芒,你即便是对的,也不一定非要证明对方是错的,因为讲道理就是在证明对方是错的过程。

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你要允许别人做别人,以别人能够理解的行为,也就是用对方层级能理解的语言来与对方沟通,能用对方所能理解的事物,来解释对方所遇到的难题,这才是有效沟通。

就像水一样,水虽然可以解渴,但是水它是没有形状的,你仔细想想,水放到圆柱形的杯子里,它就是圆柱形,放到三角形的器皿里,它就是三角形的,放到方形的器皿里,它就是方形的,但是你能说水对你不狆要吗?所以《道德经》说水就是最接近于道的形态。

这在哲学上叫无我,在佛学叫不执着,在道家叫无为,但就是这种无我,不执着,无为的状态,却可以让天下无不为。也就是无所不能的意思。这在兵法上叫,予欲取之,必先予之,也就是说想要吃掉对方,先要以对方的需求作为诱饵。这不也是无我,但是有对方,一切以对方的需求为目的,就像水一样,你是圆的,我就变成圆形,你是方形,我就变成方形,你是三角形我就变成三角形,我无形,但是以你为型。

所以这个世上的狼都在装羊,因为狼要吃羊,而羊却在装狼,因为羊想要跨越阶层去当狼,装狼的最后都为了面子,连里子都输没了,但是装羊的,反而混进了羊群,吃的脑满肠肥。有句话叫高级的猎人都是以猎物的身份出现,他们从来都在琢磨猎物想要什么,而从来不会考虑自己的脸面与尊严。比如生活中为什么不要脸的人大多都发家致富了?因为不要脸就是无我啊。

比如不要脸多办酒席,隔三差五赚大家份子钱,不要脸四处借钱,然后你要到脸上也不还,人家凭本事借到的钱,凭什么凭感情再还回去?网红们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数着让自己手抽筋的钱。家人们,福利来了,其实家人们才是他最大的福利。

人性就是大部分人只愿意相信他们相信的,从来都不会去做出改变,且南墙都未必能把一部分人撞醒。所以当骗子在欺骗傻子时,你可千万不要去提醒,因为你不光是在挡骗子的财路,傻子还会以为你贪图他的发财机会,骗子和傻子会合起伙来要对付你。

所以你连想要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每个人对阳光的反应是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会躲开。任何想要改变他人的做法,都有可能会触动他人的逆鳞,到最后不但徒劳无功,还会引发矛盾,遭人厌弃,甚至让彼此的关系万劫不复。生活之中你看别人不顺眼的第方,都是你自己的问题,没有例外。人生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你要允许自己做自己,你要允许别人做别人。

这不光是在提醒你:是人就都不听劝,更是在告诉你,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们善,若经他人苦,你未必有他善。所以有很多种情况出现,你既然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那么就不要随意介入别人的因果。人生只能提醒,不能被教育,只能筛选,不能被培养,如果你确实有想要劝别人的念头,首先想想你有王阳明的智慧和胆识吗?

0 阅读:1

君吉志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