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处罚教师后续:举报者身份被扒,上课画面曝光,评论区炸锅

名城的雨 2024-06-20 05:34:56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这样的价值观念也能被质疑?

一位怀着仁心的医科大学教授,面对一个存在生命危险的患儿,全力救治才挽回了这个小生命,这本该引起学校的表彰鼓励。

但是谁都想不到的是,她不仅没有被表彰,还被打为了“严重教学事故”,仅仅因为耽误了29分钟的上课时间……

学校为什么要采取这样极端的处罚方式?举报者究竟怀着怎样的心思?

事件回顾

2024年5月10日,南方医科大学儿科教授俞莉本该于早上8点为学生们进行授课,但却由于一些紧急情况而耽误了时间,最终在8点29分才匆忙赶往教室,耽误了29分钟的上课时间。

根据这名教授的解释,她迟到是因为她的一名分管的患儿疑似脑出血,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于是她只能不顾即将开始的课程,急忙赶赴医院抢救。

好在全力救援后,该名患儿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而俞莉教授则马不停蹄地赶往学校为同学们上课,这显然是尽职尽责的表现。

但让我们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俞莉教授的这一行为并没有获得一些同学的理解包容,甚至有某些同学不满地向教务处投诉她存在工作失误!

经学校调查,俞莉被判存在严重教学事故,决定扣发她5月份2000元奖金,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并在全校通报批评。

6月16日,学校的这一处分结果在网上传开,立即引发热烈争议。

道德与职责的取舍

作为一线医护人员,俞莉不得不在“救死扶伤”与“按时上课”两种职责之间做出取舍,选择哪一个都是正常的。

她在面临这样的抉择时,考虑到患儿确实存在生命危险才选择了救人优先,这不仅符合医者的职业操守,更是人之常情。

本来是发扬医者仁心的一件好事,但学校的处分决定却让人们一头雾水,也让网友们忍不住仗义执言:学校对规章制度的奉行过于刚性机械,忽视了俞莉救人的初衷。

质疑和否定的声音不绝于耳:学校怎能如此片面地将迟到29分钟认定为重大教学事故?传递这样的信号,学校的教授们今后还有救死扶伤的动力吗?

有知情人曝出举报人为留学生的消息,更是把舆论带向了另一个层面,一些网友直指,学校之所以如此严惩很可能是为了哄留学生开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事件的核心问题也已不再仅限于程序正义的范畴,更上升为道德层面的是非曲直:出于救死扶伤的考虑,反倒是不符合一个“医科大学”的初衷了?这样的处罚结果又会给医学生们传递怎样的信号呢?

明目鉴心

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不免要反思:面对规矩与人道的冲突,该如何妥善处理?

比如2020年初武汉封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肆虐时,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控制疫情,强行将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关押在集中隔离点。

作为执勤的警察和工作人员,他们要执行上级命令,但他们同时也明白这些人并无过错,关押行为可能并不人道,但这时他们应该如何抉择?他们只能选择从大局出发,听从指挥隔离那些感染者,避免感染形势进一步扩大。

对于一个医科院校来说同样如此,生命教育是责无旁贷的头等大事,保证教学秩序固然重要,但更应将医德医风作为立身之本。

因为只有做到有升有降、循规而进,坚持制度刚性的同时又顾及临时情况,社会运行才能在涌流中恒久活跃。

因此学校规章必须学会用更多同理心,倾听民意并及时调整策略,否则只会陷入越挫越打、越描越黑的困境。

官媒曝光,二者该如何取舍?

新华日报等一众官方媒体也站出来为俞莉发声,更是赞扬俞莉在人命关天的角度上考量,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这更让学校的处罚决定显得十分讽刺。

新华日报的报道斥责了学校处分俞莉的决定是本末倒置,既无情又无理,体现了大学管理工作中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应当反思和整改。

在人命关天的特殊情况下,校方明显做出了错误抉择,令无数教授和学子们寒心,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散漫的失职行为需要严惩,这无可厚非,但俞莉教授只是为了挽救一个脆弱的小生命,又岂能等同视之呢?

有网友建议学校面对类似状况时应将生命置于首位,再视具体情况进行酌情从宽处理,旧有制度若不及时修订,只会让教师和学生对学校产生更多不满情绪。

还有网友呼吁,校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紧急情况”与“教学事故”制定明确的界定标准,让这样的情况成为一个警醒。

如果一个组织的制度过于刚性,没有伸缩余地,就难免会产生缺乏人道主义关怀的生硬决策,寒了一众工作者的心。

人道主义与敬业精神的冲突该如何权衡,恐怕只会有符合人之常情的建议,却难有一个放之四海皆适宜的标准答案。

社会因制度而平稳运行,制度的存在确实有助于校园秩序的维护,使教学生活等方方面面井然有序。

但规章制度也绝不是高于一切,管理层面上必须要学会斟酌定夺,在一些特殊时刻还固步自封地坚持制度,不仅有悖教育的人文初心,更可能与人们对正义、善良的基本期待相背离。

笔者认为

规章固然重要,但它终归要方向正确地为大多数人服务,而不能刻舟求剑偏离方向,最后违背了制度的初衷。

毕竟,只有坚守人文关怀,遵循道德底线,规矩才会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群众的有益工具,而不会沦为伤天害理的桎梏。

我们期待通过此事,让相关部门汲取经验教训,及时革故鼎新,为医患健康护航,为医德医风正本清源。

参考信息:来自于头条新闻2024-06-17 8:32的报道

参考信息:来自于凤凰网资讯2024-06-16 16:33的报道

参考信息:来自于广州日报2024-06-16 13:57的报道

文|Lewell

0 阅读:0

名城的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