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丽江春节杂记|走进摩梭

草堂文化 2024-06-23 19:15:24

01

作为一位摩梭人的媳妇,结婚20年,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回丽江了。

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汉族姑娘。在1995年上大学认识一位来自云南泸沽湖的摩梭小伙后,此生就注定了过一种候鸟式的生活。

此刻,鞭炮的声音此起彼伏,虽是傍晚,但丽江的天空依旧那样湛蓝,一朵朵棉花似的白云在空中飘浮。远处的山峦静默着,推开后阳台的窗户,抬眼,便望见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高耸入云,在蓝天下,泛着洁白刺眼的光芒!刺骨的雪风从雪山上刮过,室内火光闪烁的火塘弥漫着温暖,令人感觉不到一丝寒意。灿烂的夕阳下,整个古城笼罩在一片绚丽的霞光之中。

和摩梭人确定恋爱关系后,每隔一年就会往这里跑。这么多年以来,已经数不清多少钱贡献给了铁路局和航空公司。最近的一次是三年前,回来丽江参加老家亲戚孩子的成丁礼。我们是在泸沽湖边的永宁小镇上过的春节,记得那夜的永宁坝子,漫天的星光。一群男女老少人在清冷的寒风中,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打跳甲搓舞,领头的摩梭人壮年男子身着金边衣服,头上戴一顶毡帽,双手紧握葫芦丝,身子一扭一转,左跳一步右退一步,那动作娴熟自如。悠扬的葫芦丝声声入耳,旋律动听,彪悍的男子一起手挽着手,用力踏脚的吼叫声震得木楞房尘土扑簌簌下落。美丽大方的摩梭姑娘们身着百褶裙,用一只手搭在前面舞伴肩上,一手叉腰,舞步有力,宛如一只只白蝴蝶在翩翩起舞。男女老少欢笑声此起彼伏,仿佛要把白天劳作的疲倦一扫而空。一家有好事,夜晚就是一村人的快乐。几个喝醉酒的老阿妈你撞我我碰你,东倒西歪倒在火塘边,一堆空酒瓶子堆在脚边。村子里几个青年人呢,喝得连左脚右脚走路都不会了,歪歪倒倒拧着空酒瓶蹒跚回家。每当我一想起那些热烈的夜晚,脑海里像老电影回放一样有趣开心。

02

1996年夏天,是以旅行者的身份第一次来丽江。结婚后,基本上每隔一年就会往这里跑,则是以摩梭媳妇的身份回家。

以前每次到丽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今年赶过来,参加三弟家除夕的年夜饭,意义很不一样。

八年前,因丽江修建虎跳峡水库,金沙江一断流,会淹没老家的村子。谁也不曾预料到,这个偏僻、原始又古老的村子,竟然会涉及搬迁。一时间,全村沸腾了。那是一段值得写的故事,且听后话。

经过多次的博弈,三弟终于在拆迁名单上用颤抖的双手签下自己的姓名,用大拇指按下了红红的手印,收下了一辈子也不曾见过的那么多的钱。几天后,一辆突突突、冒着黑烟的二手农用车,载着一家老小和全部家当,抹着眼泪,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了千百年的家园。

搬迁到丽江后,不断有消息传过来:三弟买小洋楼了,三弟买车了,三弟租下了一个农家乐,当老板了......确实如传说的那样,三个月后,他很快就在丽江城里购置了一栋两层的房子。租一家院子,开起了具有老家拉伯特色的农家乐。这次回丽江,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丽江四十米的大道旁边,在一座崭新的院落里,一家人正在忙忙碌碌,接待来住宿和吃饭的人。三弟俨然一副老板的样子,泡一壶茶,坐在吧台边。三弟媳妇在杀鸡,姨妈在旁边帮忙,厨师是三弟媳妇的亲侄子,正在厨房里炖菜。两个侄女在县城读书,一个在房间阅读,一个在外面和小伙伴跳格子玩。我们一家人住在三弟的宾馆里,看着一大家子每天忙忙碌碌的,我们也加入进去。帮忙洗菜,拖地,儿子每天在门口值班,接订住宿电话。我呢,也跟着姨妈的女儿和四弟老婆收拾宾馆卫生、洗衣,协助家人做事,一家人终于完成了从山村农民到城市打工者的转变。

03

摩梭人的春节风俗从除夕这天一早就算开始了。首先是比哪一家女人起得早,去山上找松毛,然后开始弄年夜饭;还要比哪家人先吃,这就意味着明年的幸福美满落到谁家。三弟全家从拉伯乡下来的,还保留着摩梭人村里祖辈传下来的一些习俗。年夜饭上有老家亲戚送过来的正宗的原生态食物,如土鸡、土猪,还有灌血肠、米灌肠、肥而不腻的猪膘肉,满满一大桌。我数了一下,家里几个女性忙一整天,竟然做了24道菜。接近六点,才能吃团年饭。因为摩梭人的礼仪规矩很多,和汉族人家一样,吃年夜饭前,要先敬祖先。堂屋里有一个类似汉族家的祖宗牌位,摩梭人叫冉巴拉,每一个人都要点上一盏油灯,逐一祭拜,最后由家里的长辈姨妈开始念摩梭的达巴经文。

院里挤满忙碌的人,有13个大人,4个小孩子。其中最小的孩子是妹妹的女儿,才5岁多点,精灵得不得了。大的是三弟的两个女儿,都已经大学毕业,一个已经参加工作,一个还在备考。那两个大侄女,我第一次到先生家就见过。那时,她们才几岁,地上铺着一张席子,她们就在上面打滚,到处爬,脸花得像小花猫。仿佛眨眼的工夫,她们已经长成两个亭亭玉立的摩梭少女,像两朵山茶花似的招人喜爱,摩梭姑娘的直爽和干脆利落在她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个家最年长的是先生的姨妈,虽然才50岁,但她看起来就像60多岁的模样。姨妈个子瘦小,皮肤黝黑,应该是从小在野外干体力活,被金沙江边炙热的阳光烙下的印,由此可见从前生活的艰辛。

先生家是个大家庭,有四个孩子,儿子们一直没有分家,地合起来就有近20 多亩。家里养鸡、养猪、养马(因为在江边的村子,马是非常重要的对外交通工具)。家里的事很多,姨妈几十年如一日地照料着这个家,直到家里的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上学或者离开村子。姨妈终身未离开过这个家,默默地协助、操持着这个大家庭。此外,今年赶回来过年的还有在泸沽湖当老师的四弟一家三口。四弟是一位小学教师,从1998年起,辗转在泸沽湖附近的小学教书。每一所小学的条件都非常艰苦,其中有个山里学校,全校学生只有20几个,一个人又当校长又当老师,又教低年级,还得教高年级。十多年的教书生涯,将这个当年个性鲜明、莽撞耿直的年轻男子,变成了一个皮肤黝黑、饱经风霜的中年男人。记得前几年,妹妹在天涯论坛上还发现一则消息,上面一个帖子有他所任教的宁蒗温泉完小的情况介绍。热心人无意旅游走到此处,发现这所小学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极差,于是拍了很多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上传到天涯网站。一页页图文并茂地介绍着这里的艰苦环境,以及教师们多年坚守的执着。就是在这些图文里,我发现竟然还有四弟吹笛子和学生们一起跳舞的身影。网络发布后,很多爱心人士开始定点对这里的学校开始捐赠物资。也让这个学校一下子出了名,引起当地政府重视。而后。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四弟常年紧缩的眉头,今年看起来也舒展了不少,人也显得年轻了一些。

04

临近吃饭时,三弟回到家。他是这个摩梭大家庭的顶梁柱。自幼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好,只是当年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为了让哥哥弟弟继续上学,他只好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放弃了考高中的机会,帮助年老体弱的父母把家庭的重担扛起来。为了增加家里的劳动力,他早早娶妻,过着祖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子。多年的风霜已经把这个曾经豪情万丈、开朗风趣的聪明男子打磨成了一名精明能干的旅游大巴师傅了。曾经他在乡下,不甘心天天顶着烈日种地,加上家里的田地多,加上父亲早年种了几亩地的黄果树,他动了脑瓜。寻思着种水稻收成始终不大,于是,他一拍脑袋就率先把地租给别人做。又买下一辆旧的农用车,在江边拉砂石。先生老家位于金沙江上游河畔,这里的气候是典型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貌,阳光炙热,适合花椒树生长。据说,全村的花椒树,都是由先生父亲年轻时从外面买回来的花椒苗培育而成。多年过去,花椒树已经在全村随处种植。这里的村民每年的零花钱,基本就仰仗种植于房前屋后的花椒树上。但是因为家家户户是零星栽种,摘花椒也很麻烦,于是三弟又动起脑筋,开始当老板收集全村花椒再转手卖到丽江,家里才开始逐渐摆脱贫困窘迫的生活。

还有很多家族发展的精彩故事,但我听得最多就是这个弟弟的故事。公公婆婆相继去世后,他先是以两万元卖掉祖辈的老房,在江边修新房。然后又买旧车拉砂石,一会又卖车,一会又买货车,一会又去考大车驾照,再去丽江开旅游车,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折腾。

突然,有一天机遇来了,老家拆迁!他拿到赔偿款后,迅速在丽江城里买下一套200多平方的房子,并借钱盘下一个带农家乐的宾馆。又贷款买了一辆旅行车跑旅游,快速和丽江这个旅游城市接轨。做起旅游业务,一家子都搬到城里,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突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惊醒了我的回忆。“吃饭了,婶婶!”小侄女跑过来牵着我的手,来到院里。此时已经是晚上七点钟,却有丽江黄昏里最好的天光,湛蓝的天空下,白云朵朵。一束阳光透过崭新的玻璃窗反射的七彩光,洒在桌上,满桌子摩梭风味的饭菜在光线里热气腾腾,弥漫着香味,就像这新时期的摩梭人的生活,赶上了好日子,正徐徐冒着热气呢。

*往期文章回顾:

湛蓝 | 柔软丽江

一路槐花香 | 在云南

张明学:简约云南 | 赣鄱专栏

湛蓝 | 大理记忆

湛蓝 | 大理记忆(续)

湛蓝丨践约茶马古道

作者简介:

周萍,温江区文联副主席,曾兼任温江区作协副主席、鱼凫诗社副会长。作品相继发表在《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青年作家》《晚霞》《散文诗》等报刊。散文《爱在风雪弥漫处》荣获2018年度四川省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

0 阅读:1

草堂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