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廖公的请示电,引出如此著名的“五一口号”

帝王将相史 2024-05-04 06:01:29

作者 董保存

毛泽东前往阜平

毛泽东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经常把一些非常深奥的道理,用十分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他甚至让民间的俗语入诗,比如“屁“字。

在一次会议上,他说过,“不让人说话不行,屁放了,肚子就舒服了。”

他多次说过此类著名的话,如:“ 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

他还曾经幽默地说过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

1948年4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领导同志正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中央书记处书记扩大会议。时任新华通讯社社长的廖承志,从邯郸的涉县发来一封电报,电报内容令与会的五大书记都忍俊不禁:

“五一节快到了,××有什么屁要放?”

当时收到电报的是中央机要工作的负责人罗青长,他随即将电报送给周恩来。周恩来看罢笑了,说:“这个小廖,吊儿郎当的!”

城南庄会议(油画)

据说当事人回忆,毛主席看到这封电报时,不仅没有生气,而且也会意地轻松的一笑。

按理说,一个新华通讯社社长,在中央书记处的大领导面前,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即使按民间辈分算,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先生和毛主席应该是同一代人,廖承志当属于小字辈。

廖承志

“小廖”也太胆大妄为了,怎么敢开这么大的玩笑?

有人说,这是为了防止敌方电台破译,他用这样的方式请示工作呢。

还有人说,这恰恰说明那时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书记处的民主作风,以及上下级合谐的人际关系。

……

从历史的角度看,有人将廖承志这封带“屁”字的诙谐电报就比喻成中医看病开药时的“药引子”。

在阜平县城南庄那低矮的民房里,在难得的轻松气氛中,中央书记处决定,起草一份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简称,“五一口号”)。通过报刊电台,公开发表——号召解放区,蒋管区的人民团结一致,最终打倒蒋介石反动政府,更早的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五一口号”的第一稿的很快起草完成,共有24条。

初稿送到毛泽东住处,他反复看了两遍,拿起笔来,在草稿上进行了修改。

第五条原文为: “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毛泽东的修改稿

毛泽东修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第二十三条原稿为: “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万岁!”毛泽东大笔一挥,把这一条划掉了。(这也正是为什么公开发表的五一口号只有23条的原因)

毛泽东的删改稿

第二十四条原为欢呼: “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在城南庄召开中央前委和中央工委会合后的第一次书记处扩大会议,通称城南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

会议一开始,对经毛泽东修改后的“五一口号”进行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周恩来认为,提出召开新政协的口号,从形式上看是恢复1946年1月政协的名称,但性质和内容都不同了。“五一口号”是行动口号,不是宣传口号,这是今天形势发展的趋势,是全国人民的要求。

刘少奇发言说,目前召开新政协的国际国内形势已经成熟,我们先提政协这个口号,可以起号召作用,要争取90%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取得50%以上的拥护是没有问题的,其他任何政党都没有我们这个地位。

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决定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4月30日,党中央发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等政治主张,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震动,这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我们在中央档案馆可以看到“五一口号”的修改稿。毛泽东在上面数十字的修改,可说是字字千钧。勾勒出毛泽东关于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构想。

1948年4月30日,新华社发布了“五一口号”,公开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五一口号”迅速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

从1948年9月开始,先后有20多批1000多位民主人士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解放区。他们将与与共产党一道,筹备新政协,筹建新中国。

0 阅读:1

帝王将相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