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微笑型抑郁症”的存在毋庸置疑?风险就在身边?

安汐谈情感 2024-06-26 02:18:40

本文字数约:5919 字

阅读时间约:8 分钟

本文章节:

01、多个专家都说有“微笑型抑郁症”,父母别再视而不见了!02、了解“微笑型抑郁症”的根源,更好地预防03、为什么他们内心痛苦,却要深深隐藏?04、孩子自杀未遂,病情好转,为何却突然自杀?!

此图为AI生成

“微笑型抑郁症”又叫做“阳光抑郁症”,它的巨大危害日益得到重视,这能减少很多人间悲剧的发生。

不过,很多网友还是对此表示质疑。他们质疑的是:

“哪有什么‘微笑型抑郁症’?医院的大夫说了,根本就没有这个病!”

尤其是对于轰动全国的“胡鑫宇失踪事件”,我们曾拍摄视频进行了分析,这些网友始终不相信胡鑫宇是因为“微笑型抑郁症”而自杀的,认为这背后肯定有阴谋。

这些网友其实是非常善良的,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认知边界,处于较低的认知层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人类的认知层次可以分为四层,“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处于最低的认知层次

我们已经写过很多文章、拍过很多视频科普“微笑型抑郁症”,可能一些网友已经看疲劳了。但现在看来,“微笑型抑郁症”知识的科普还任重道远。

今天这篇文章,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并结合国内顶尖公立医院的精神科专家的观点,更加深入地分析“微笑型抑郁症”。

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如今的AI时代,如果大众对此没有足够重视的话,“微笑型抑郁症”会越来越多,孩子突然自杀的人间悲剧会越来越常见!

01、多个专家都说有“微笑型抑郁症”,父母别再视而不见了!

“孩子明明好好的,每天开开心心的,怎么会突然自杀?!这绝对不可能!”如果孩子在学校突然自杀身亡,还没有留下遗书说明原因的话,父母会非常错愕、震惊,悲痛欲绝,完全接受不了!

不少父母认为都是学校的责任,激动地到学校讨说法,有的还会在网上发帖控诉学校和老师,认为孩子其实是被害死的。这很容易引起关注,冲上网络热搜,最典型的就是“成都49中学生坠楼身亡”事件。

广州知名教育博主“一得他爹”的儿子张一得到美国读大学后,突然因为抑郁症自杀身亡,媒体没有透露他是否留下了遗书。“一得他爹”非常悲痛,但选择接受了事实,还写了封信向美国大学感谢学校、同学的关心。

但这样的事要是发生在国内,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平时打电话都好好的,结果突然在学校里没了,学校说是孩子自杀的,那父母肯定接受不了!

其实,在这些悲剧中自杀身亡的孩子,跟“天后”李玟和“哥哥”张国荣一样,都罹患了“微笑型抑郁症”。

以前很多人否认抑郁症的存在,说孩子浑身上下好好的,没病没痛,哪有什么抑郁症?就是过得太舒服太安逸了,孩子太娇气了。

现在关于抑郁症的知识宣传了这么久,上面的错误认知终于越来越少了,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病。

但是,目前大众对抑郁症有刻板印象,觉得抑郁症的患者应该是沉默寡言、愁眉苦脸的,至少看起来是比较忧郁的,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会出现一些异常。

所以,直到天后李玟突然自杀去世之前,很多人是不能理解、也不相信“微笑型抑郁症”的存在的。平时热情爱笑的李玟自杀去世之后,公众觉得无比震惊,才引发了网络上对“微笑型抑郁症”的更多讨论。

其中,有很多权威媒体采访了国内的精神科专家,他们也肯定了“微笑型抑郁症”的存在:

虽然临床上没有“微笑型抑郁症”这个诊断,但有一些抑郁症患者确实是非常善于伪装,表面阳光开朗,所以被俗称为“微笑型抑郁症”,又或者是“阳光抑郁症”。

国内精神科专家接受采访谈及“微笑型抑郁症”的报道截图

连国内精神科专家都这么说了,如果还有人不相信“微笑型抑郁症”的存在,那真的非常不理性了。

尤其是如果现在还有精神心理从业人员否认“微笑型抑郁症”的存在,那就不仅仅是无知愚昧了,还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在无意中耽误了患者的治疗,“误人子弟”!

02、了解“微笑型抑郁症”的根源,更好地预防

既然“微笑型抑郁症”是真实存在的,它的真正病因是什么?

为什么患者会得抑郁症,又为什么宁愿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愿意向身边人求助,甚至还瞒过了父母?

要了解“微笑型抑郁症”背后的真正根源,才能更有效地防止悲剧发生。

“微笑型抑郁症”其实仍属于抑郁症,只不过表面看来症状不典型。所以,“微笑型抑郁症”的主要病因跟抑郁症的是基本一致的。

从临床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大量的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已经证实,抑郁症的主要根源是后天的心理社会因素。具体来说,是患者经历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不断自我否定导致的。

有些网友对此不认同,说:

“不对啊,精神科专家们说了,现在抑郁症病因不明,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心理社会因素”;

“再说了,有些孩子也没经历什么大事,都是很平常的生活经历,谁还没有一些挫折和困难呢,怎么偏偏就他们抑郁了?”

首先,目前其实找不到任何的证据证明抑郁症是“遗传性疾病”,也找不到所谓的容易导致患病的“易感基因”。事实上,科学家们努力了很多年,人类基因组计划花了30年,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至今都没找到常见精神障碍的“致病基因”。

而且,精神分裂症的家族聚集度比抑郁症更加明显,普遍认为遗传性更高。但至今连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基因都找不到,更别说抑郁症的了。

更讽刺的是,近几年有研究发现,1996年得出的一个所谓研究成果“SLC6A4基因与抑郁症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被证明这个结论其实是错误的。所有基于这个“研究成果”的抑郁症研究也仿佛空中楼阁。

所以,如果现在还有精神科大夫说,抑郁症这个病跟遗传有关,尤其是如果患者有家族史,大夫就更笃定地说这是遗传的话,那要么就是这个大夫对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还没更新,ta不知道研究进展,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认知边界;要么就是其实ta看到了进展,但选择了不愿意相信。

为什么有的大夫选择不相信?

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已经固化了。从他们学习精神病学开始,无论是教科书、还是精神科的前辈们都说,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明确,跟基因遗传因素有关。这种观念已经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脑子里。

事实上,直到现在,绝大部分大夫还是这么说的,这个“知识”仍在传授给年轻的精神科医生们。

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有非理性的外归因模式。临床中有很多患者经过系统化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后,效果都不显著,被视为“难治性抑郁症”。

有的精神科大夫有这样的心理:这些患者治不好,不是大夫和医院治疗水平的问题,是因为这是基因遗传问题、先天问题,后天是难以逆转的,“这个病就这样,没办法”。

也就是说,只要认定抑郁症跟基因遗传因素、先天因素有关,那就可以“甩锅”给它们。

还有的大夫会说,有的抑郁症是“原发性抑郁症”,或者“生理性抑郁症”。

比如哥哥张国荣去世后,他的姐姐非常悲痛。她一开始猜测是娱乐圈压力太大了,但后来,有一位医生写了一份4张纸的信向她解释,说抑郁症在医学上分两种,一种是生理上的,是脑部化学物质不平衡了,另一种是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导致的;而张国荣属于第一种,“他得病的原因是生理上的”。

这其实是仍然停留在“精神病学”阶段的认知。这些大夫只从外显记忆层面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认为患者的经历不足以导致抑郁症,所以把病因归咎为生物学因素。

这些大夫根本没有意识到,患者的大部分患病根源其实隐藏在内隐记忆层面,患者自己也想不起来、说不出来。这些大夫不知道自己存在认知边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当然,现在的主流权威诊断中,已经没有“原发性抑郁症”“生理性抑郁症”这种描述了,并进一步承认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中有后天心理社会因素。但是,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对抑郁症病因的理解,仍然没有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仍然倾向于认为跟基因遗传因素有关。

有的网友还会有疑问,到底什么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很多患病孩子明明没有遇到什么挫折,只是有时被父母、老师骂几句,跟同伴之间闹闹矛盾,这很多人都经历过,怎么会导致抑郁症呢?

其实,抑郁症患者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往往从儿童、幼儿、甚至是婴儿时期就开始积累了,只是孩子和父母往往都缺乏意识。而这些“心理创伤”随着不断叠加,会互相影响,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到量变到达质变时,孩子会出现抑郁症症状。

03、为什么他们内心痛苦,却要深深隐藏?

那为什么有的抑郁症患者症状很典型,一看就知道情绪不好、状态异常,有的则是“微笑型抑郁症”,看起来非常正常,甚至阳光活泼?

第一,这部分患者往往有追求完美的强迫型人格,非常希望保持对外美好的形象,所以刻意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

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很多人来说,“人设”变得很重要。很多孩子非常在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在乎自己的“人缘”。

他们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缺点都掩藏起来,只展现出最完美的一面:比如学习成绩优秀,性格阳光开朗,说话特别幽默等等。

而且很多孩子意识到,如果被父母知道自己内心压抑、有抑郁症,父母很可能会告诉老师、学校,然后同学们就都知道了。他们会灾难化地认为,同学们会嘲笑自己、远离自己,这是他们接受不了。

第二,如今是AI时代,父母、老师以及专家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大大降低,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根本不想向这些人求助,认为他们帮不上忙。

现在的孩子很早就接触互联网,能接触到很多信息,知识涉猎面非常广。尤其是很多学生进入中学有了自己的手机、能经常上网之后,认知边界大大拓展。

他们很快就会发现,父母、老师以及所谓的专家都有很大局限性,甚至还有不少的缺点,只会说大道理,根本不知道怎么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很多父母、老师反复对孩子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啊,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并找到一份好工作。”他们并不认为这么说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的父母、老师当年也是这样说的。

但孩子不知道读书很重要这个道理吗?他们都知道。可到底怎么样才能把成绩提上去?怎么高效学习?怎样才能避免以后毕业就失业、学历高也找不到工作?他们真正需要知道的是这些信息,但很多父母、老师完全不懂得怎么回答。

所以父母、老师讲的话在孩子听来都是“正确的废话”,他们一听就烦,心里甚至觉得很鄙视。

第三,父母对孩子造成过叠加性心理创伤,亲子关系不良,孩子拒绝父母走进自己的内心,甚至直到自杀时也不会给父母留下只言片语。

这种情况常见于父母过于严厉、对孩子要求过高、盲目鸡娃,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导致孩子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内心对父母感到非常抵触,甚至是怨恨。

有的是父母事业有成,认为自己那么优秀,自然也能把孩子教育得很优秀,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一意孤行,非常强势,要求孩子必须达到父母的要求。

有的父母本身并不算优秀,他们曾经渴望变得优秀但未能实现。于是,他们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未竟的心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盲目鸡娃,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一开始,上面这些父母的“鸡娃”成果是非常显著的,孩子在小学阶段脱颖而出,受到外界的过度夸奖。他们虽然被父母逼得痛苦,但也很享受别人的赞美,对此形成了心理渴求,非常在意外界的评价。

到了中学后,孩子可能不再那么突出了,他们会出现极大的心理落差。这时不用父母监督,他们就会“鸡”自己。可他们如果没有具备越挫越勇的高逆商,以及高效学习的方法,就很容易出现情绪障碍以及学习障碍,二者形成恶性循环,“越焦虑越学不好、越学不好越焦虑”。

父母看到优秀的孩子突然变成这样,还盲目地批评、施压孩子,孩子更加痛苦、绝望,并且对父母完全闭上心门。他们可能意识到自己得了抑郁症,但选择了不说,“跟我爸妈说这些没用的,他们只看成绩,说我是装的”。

而且,有的父母有时会对社会上青少年自杀的事件发表评论,说“这些孩子太自私了,简直就是白眼狼,根本没有想过养育自己的父母,这么狠心就走了。”要是孩子听到了,他们更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他们认定父母根本不会理解。

也就是说,如果在父母看来,孩子平时好好的,但突然自杀了,这说明孩子其实已经想过自杀很多遍了,只是父母不知道罢了。

当孩子遇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时,很可能会毅然决定离开人世,甚至不会留下遗书。因为他们对父母失望太久了,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早已经没有了份量,他们根本不会考虑父母的感受。

第四,有些孩子受到很多信息的误导,以为抑郁症无法治愈,所以非常悲观,放弃求助。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曾公开说,“抑郁症是一种病,和癌症、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终身慢性疾病。”

陆林院士是国内精神心理领域的领军人物,在很多患者及家属眼里,他就是权威。他说的这句话,不能说完全不对,但其实有很大的前提。可他又没说清楚这个前提。这会导致很多患者、家属以为抑郁症真的无法治愈。

网上有很多大夫、专家都说抑郁症有遗传性,容易复发,甚至要终身服药。这会让孩子非常悲观,“就算我去看病也治不好,那说出来还有什么意义?还有可能会人设崩塌,那我还不如自己默默忍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即使孩子是在学校自杀的,父母也不应该将“锅”完全甩给老师和学校,这其实是非常不理性的外归因模式。

而且,就算父母最后在法律上是追究了别人的责任,那又如何?人死不能复生,孩子的生命再也挽回不了了。

父母不要等到这样的悲剧发生后才后悔莫及,而要从此刻开始行动起来,有意识地改善亲子关系与家庭氛围,有效预防孩子自杀。

04、孩子自杀未遂,病情好转,为何却突然自杀?!

还有的家长感到疑惑:

孩子曾经自杀过,但幸好发现得早,救回来了。父母也自我反省了,对孩子变得更宽容,不给那么多压力了,也及时带孩子去看病、找心理医生。孩子的病情稳定了很多。

可为什么就在此时,孩子突然再次自杀?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已经被确诊抑郁症了,经过治疗后看起来好转了,却突然采取自杀,很多大夫也会认为这属于“微笑型抑郁症”。

这有3个主要因素:

第一,父母只是减少了对孩子的要求和压力,当然,也会做一些预防孩子自杀的措施,包括带孩子看病,接受治疗,但没有及时修复患病的根源——叠加性心理创伤。

具体来说,通常是父母没有意识进行“自我家庭治疗”,以为把孩子交给精神科大夫、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就可以了。

第二,孩子自杀未遂后,父母非常后怕,意识到过去自己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是继续鸡娃,但孩子可能会自杀;还是不鸡娃了,只要孩子平平安安活着?父母选择了后者。

说得直白些,这些父母已经不期待孩子成人成才了,只想孩子活着就好。其实,父母这种前后巨大的“期待反差”很容易让孩子遭受二次心理伤害。

因为这些孩子往往曾经很优秀,他们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现在患病了,父母对他们说,“爸爸妈妈只希望你好好活着就行了,其它的都不重要,考不考大学都不重要”。

这些话他们听着会很难受,并从负面角度理解为:我父母对我放弃希望了,觉得我是个废人了,我每天吃了睡睡了吃,跟行尸走肉一般,人生还有啥意义?活着还有啥意义?

第三,这些孩子经过反复求医,看过很多精神科大夫,也找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试过了很多康复手段,但效果都不明显。

这令孩子丧失了康复信心,认为再厉害的专家也帮不了自己,“我这个病,一辈子都好不了了”。他们会拒绝一切治疗,不再愿意向外界求助,内心自我封闭,越来越绝望,最后便决定提前做好计划,趁身边人放松警惕时,采取自杀!

每次,我看到青少年自杀事件,父母悲痛欲绝,但缺乏自我反省时,我真的既痛心、又无奈!还有的孩子曾经离家出走的,父母吓坏了,幸好把孩子找回来了,但后续还是没有深刻的自我反省,孩子后来还是出现悲剧。

希望父母们要及时认识“微笑型抑郁症”,别再抱有侥幸心理,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0 阅读:47

安汐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