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小学?从孩子能否“打烟牌”,到“消失的课间十分钟”的思考

锄禾园 2024-05-22 23:02:06

在圈叔的记忆中,课间的十分钟,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充满着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欢笑与嬉戏。然而,当我的女儿踏入小学的大门,她所描述的课间却与我的记忆大相径庭。

她告诉我,如今的课间充满了规矩与束缚。课间十分钟,不再是自由奔跑的时光,而是被各种规定所限制。不能跑跳,不能长时间逗留在教室外,更不能去操场——那里只属于体育课。甚至,连大声说话都成了禁忌,因为课间巡查员的扣分制度如影随形。我不禁好奇,这扣分究竟意味着什么?女儿回答我,一旦扣分,纪律流动红旗便会离他们远去。

圈叔的女儿就读于一所农村镇中心小学,如今已是二年级下学期,这样的状况已持续了一年多。我曾以为这只是地方上的特色,毕竟在如今这个时代,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视,稍有闪失就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学校和老师们对于任何可能的风险都小心翼翼,毕竟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容不得半点差错。

然而,在今年春节后的一次聊天中,女儿兴奋地告诉我,他们班这周获得了两面流动红旗,一面是纪律,一面是卫生。老师因此特别高兴,允许他们在课间出去玩一会儿。甚至在下午的“地方课程”上,老师还破例带着他们一起跳绳。

听着女儿的描述,我心中却是五味杂陈。记得自己小时候,每当下课铃声响起,便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奔向操场的情景。但如今,这样的场景在女儿口中却成了稀罕事。我不禁开始疑惑,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孩子们的悲哀?

不过,孩子说的老师破例让孩子们玩耍的事情还没说完,因为马上她就说了另外一件事:班主任发现了班里的男生们在学校玩“烟牌”,并因此大发雷霆。事后没几天,老师决定召开班会,并邀请家长参与。很快,班级群里便发布了“烟牌”禁令。

对于“烟牌”这事,锄禾君也是有所耳闻。孩子们在课间或体育课的自由时间里玩一玩“烟牌”,本应是童年的一部分,但如今却成了老师们草木皆兵的对象。班里不少家长也对此感到困惑,认为这样的反应似乎有些过于夸张。毕竟多数家长都认为,不就是个玩“烟牌”么,这不就是很多家长小时候每天集卡片、拍贴画、玩弹球差不多的嘛。

当然,老师们也有他们的考量。女儿的班主任就表示,她担心孩子们在玩烟牌的过程中,会逐渐对香烟产生兴趣,甚至尝试吸烟。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毕竟孩子们在收集烟牌的过程中,有些甚至会让不会抽烟的家长帮忙买烟。甚至是为了集得花纹不一样的烟盒,在放学回家路上,翻找垃圾箱的新闻。

这样的担忧的确存在,但一刀切地禁止“烟牌”似乎也并非明智之举。正如一位湖南小学校长所言,任何游戏规则都有其瑕疵,但动不动就“封杀”,只会让孩子们失去原有的天真烂漫。他建议通过主题班会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讨论是否应该打“烟牌”,这样的做法无疑更为人性化。

联想起去年央视痛批的“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当孩子们连正常的玩耍都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并且还要取得流动红旗作为前提时,这样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那些曾经熟悉的跳绳、跳房子、玩弹珠、踢毽子、打篮球等游戏,如今都去了哪里?每次路过学校,听不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只有一片寂静,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感到惋惜。

据报道,有些学校甚至规定除了喝水和上厕所外,孩子们不得离开教室。这样的规定让我不禁想问,这些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为何在学校就变得如此“听话”?难道我们真的希望看到他们失去童年的天真与活泼,变得像“乖宝宝”一样吗?

课间本应是孩子们放松身心、调整状态的时刻,但如今却成了他们“休息养生”的时间。这样的变化不仅让孩子们失去了活动的机会,更让他们失去了童年的乐趣。我真心希望,我们能够把课间还给孩子们,让他们能够在这短暂的十分钟里,尽情地奔跑、嬉戏、欢笑。毕竟,他们才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快乐与成长,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 2024-05-23 00:03

    学校越差越抓纪律。这是无奈,能理解

锄禾园

简介:我是热爱科学探索的圈叔。解读天文地理气象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