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人府堪比慎刑司?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小卒话史 2024-05-30 21:04:15

文|小卒话史

在一些明清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如果有阿哥和嫔妃犯了错,都会被关进宗人府,所以我们会错误地认为,宗人府就好比监狱,是封建王朝的国家机器。

其实这是一个大大的认识误区。宗人府不是监狱,其主要功能是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相当于今天的民政局,只是宗人府管理的只是清朝的内务府只负责皇帝家的户籍管理事宜,其它一律不管。

宗人府诞生于明朝初期,主要负责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到了清朝顺治的时候,清朝也仿照明朝,设立了宗人府。宗人府并非像影视剧里描述的那样恐怖,甚至说嫔妃们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为什么那些嫔妃在听到被送进宗人府,会被吓的花容失色呢,主要是因为嫔妃们锦衣玉食的生活,一下子被关禁闭,所以可能在心态上一下子适应不了,故而她们会“谈之色变”。

宗人府的真实状况是怎样的呢?那些嫔妃们如果犯下的错误不是特别严重,或者涉及皇室比较特殊的事情,都是由宗人府负责审理和关押的。而且被关在这里的嫔妃们,虽然没有了锦衣玉食,但她们依然有吃有喝,甚至还有专人伺候,因为他们可都是皇亲国戚,所以关在宗人府,条件并不差,跟那些民间的死囚犯又大相径庭。

如清朝著名的八阿哥新觉罗·胤禩,他是“九子夺嫡”的“种子选手”,他被人们称为“八贤王”,在九子夺嫡中,他本来是很有优势的,但由于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结党,最终为他的夺嫡失败埋下了伏笔。胤禩夺嫡失败,被关进宗人府,后来被除名,改名为“阿其那”(有学者认为“阿其那”意为猪、狗不如之人,总之是鄙夷的称呼)。

像嫔妃们所犯小的错误,一般都会被关进宗人府,如同今天的“面壁思过”。倘若嫔妃们由于一些问题铸成大错,就会直接被打入冷宫,甚至就被另外一个机构收押,这个机构叫慎刑司,严格说,慎刑司才是嫔妃望而生畏的地方。

如果说哪位妃子被押送到慎刑司,那么这位妃子肯定是犯下了不可饶恕之罪,被慎刑司收监的妃子,一般都不会有出头之日,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所以说,慎刑司才是后宫妃子的噩梦。“慎刑司”一开始叫尚方司,顺治十二年改名尚方院,康熙十六年才被更名为慎刑司。

《甄嬛传》中,华妃有一句台词:“已经两天两夜了,进了慎刑司,不吐出点真东西是不行的,死人嘴里他们都能挖出东西来。”可见,进了慎刑司的必定凶多吉少。慎刑司有一种刑罚让人胆寒,那就是“一丈红”。行刑者取五尺长两寸厚的木板,击打罪人腰部以下部位,直打到筋骨断裂血肉模糊为止,而那受刑的地方,远远望去鲜红一片,故取名“一丈红”。

可见,这种仗刑之下,很难有人捱得过。侥幸活下来的,也还是会被永久打入冷宫,翻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反观宗人府“宗令掌皇族属籍”、“以时修辑玉牒,奠昭穆,序爵禄”、“丽派别,申教诫,议赏罚,承陵庙祀事”、“并覈承袭次序,秩俸等差,及养给优恤诸事”等职能,慎刑司管的都是些具体惩罚事务。

我们从字面意思也能看出,“宗人府”聚焦皇亲国戚,甚至说是有血缘关系的亲王、贝勒、阿哥、格格等,他们是非功过、生辰嫁娶、户籍变动等等都归宗人府负责,尤其是皇家内部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都会在宗人府给悄悄解决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家丑不可外扬。

(图片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60

小卒话史

简介:品读历史、分享历史,感悟不一样的历史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