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被邀参观趵突泉,一位太监拼命阻拦,临死前指了指胡惟庸府

飞鱼史记 2024-05-26 11:10:45

在我们的印象中,封建帝制时期的皇帝至高无上,他们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顷刻之间便能断人生死。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皇帝并不能肆意妄为,甚至他的权力还受到相权的制约,自从秦始皇开始皇权和相权就产生了很难调和的矛盾,彼此之间此消彼长,争斗不休。

如何解决掉丞相的威胁?

这是历代皇帝都比较愁苦的一件事,一方面他们要不甘心分权,另一方面又需要他们帮助自己处理政务,在矛盾中,两者磕磕绊绊走了一千多年。

在这段时间里自然也出现了不少有能力的皇帝,但他们终究没有取消封建时期的丞相制度,而真正为这种制度画上句号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个相当成功的皇帝,他虽然出身草根,但好似是一位天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放牛娃到九五至尊,这堪称是古代帝王之中的逆袭达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当然也正是出身的缘故,这让朱元璋骨子里有一种无法被抹去的自卑感,尤其是当上皇帝之后,这种自卑感无限被放大,使他的性格越来越扭曲,多疑和嗜杀则成为了他日常生活中的处事风格。

每次朱元璋回想起自己的心酸之路,愈发觉得自己实在不容易,所以他不允许有人威胁他的地位,更不允许有人分割他的权力,而地位仅次于他之下的丞相自然也就成为了他的眼中钉。

很快朱元璋发现,无论谁来当丞相,对他的威胁丝毫不会减轻,为此他便萌生出了要废除丞相制度的想法。

要废除一项传承千余年的制度阻力之大自然难以想象,但朱元璋从不畏惧困难,他想到的办法就是让当丞相的人自己使劲作,而胡惟庸则是朱元璋选择的人。

朱元璋被胡惟庸邀请参观趵突泉时,有一位太监拼命阻拦,临死前指了指胡惟庸府,他就意识到机会来了。

一人之下

朱元璋能当上皇帝,他善于用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当然,在朱元璋看来,所有的臣子都只是他手中的棋子而已。

在洪武初年,朝廷上出现了两大集团,分别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

按照历代朝代新建之初的惯例要封赏一下功臣,而这次封赏的结果是李善长功居第一,淮西派也因此可以力压浙东派一头,至于说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朱元璋本身就属于淮西派。

所以这次封赏,也是朱元璋故意打击刘伯温所采取的措施,毕竟刘伯温实在是太有能力,朱元璋早已忌惮万分。

精明的刘伯温自然明白朱元璋的用意,他也明白淮西派的优势,所以便以退为进辞官而出,让李善长骄傲自大肆意弄权,以至于很快朱元璋也将李善长视为了眼中钉。

李善长察觉到朱元璋的怒火之后,立即选择了隐退,刘伯温想当然地以为这次该他来当丞相了,只是可惜的是继任的人是胡惟庸。

相比较刘伯温来说,胡惟庸是个十足的小人,如果李善长还会顾及同事间颜面的话,胡惟庸则擅长撕破脸。

朱元璋自然也明白胡惟庸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更加明白刘伯温当丞相远比胡惟庸合适,可朱元璋要的根本不是一个精明丞相,他要的是一个会犯错、会贪心、会贪权的小人来配合自己完成废除丞相制度,胡惟庸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胡惟庸上台之后,很快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权人物,殊不知,他正一步步掉进朱元璋设下的圈套之中。

心怀异志

看着胡惟庸如此配合自己,朱元璋便已经预料到,丞相制度将在胡惟庸手中走向终结,而正直的刘伯温则是这条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所以在朱元璋的授意下,胡惟庸上台后便狠狠踩了刘伯温一脚,在刘伯温生病时,胡惟庸还带着药去探望一番,可没过多久之后,刘伯温便离奇去世了。

洪武六年,胡惟庸挤走了另外一个丞相汪广洋,从此之后,开始独揽相权,此后更是掌权了七年之久。

在这七年的时间里,胡惟庸的人生走到了巅峰,大权独揽的他,甚至忘记了身后还有一个朱元璋,当然,这也不怪胡惟庸,而是朱元璋刻意在纵容胡惟庸。

胡惟庸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他贪污受贿,培养党羽,截留奏章,处置犯人,肆意处置官员升降……

以至于胡惟庸觉得自己已经在朱元璋之上了。

无论什么时候,朝堂之上都不缺见风使舵之人,胡惟庸掌权后,自然迎来了一大批谄媚之人。

胡惟庸深知法不责众的道理,对于这些谄媚之人,他一概全权接受,将他们一个一个都拉下了水,以至于整个朝堂之上大部分人都以胡惟庸马首是瞻。

洪武十二年,有人向胡惟庸禀告说,他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了石笋,出水数尺之深,献媚的人便争相说这是祥瑞之兆,甚至有些人还说胡惟庸祖父三代的坟墓上每晚都出火光。

这使得胡惟庸更加高兴和自负,从此便心怀异志,总想着取朱元璋而代之。

自食恶果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图谋起事,等他准备妥当之后,便邀请朱元璋到自己府上看地底突然涌现出来的“趵突泉”。

此时的朱元璋虽然已经有所警觉,但他并不确定胡惟庸会在什么时候跳出来,为了不让胡惟庸起疑,他也满口答应。

可是在准备动身时,一位太监奄奄一息爬着赶来拼命阻拦,此人便是朱元璋安插在胡惟庸身边的眼线王春。

在胡惟庸邀请朱元璋之后,王春自然明白胡惟庸要动手了,如果朱元璋贸然前往,那么一定会有杀身之祸,为了向朱元璋告密,他假装有事外出,却被家丁向胡惟庸告发,结果被胡惟庸命人乱棍打死。

胡惟庸的家丁以为将王春打死了,便将其丢在了荒野,谁知王春并没有死,他爬着赶在朱元璋赴邀之前拦住了朱元璋,无法说出话的王春,只能拼命指向胡惟庸的家,随后便一命呜呼。

朱元璋顿时察觉到了异样,立即命士兵包围胡惟庸的府邸将其捉拿归案。

胡惟庸被抓,朝堂之上顿时又出现了一批见风使舵之人,他们纷纷揭发状告胡惟庸的不法行径。

朱元璋倒也不客气,直接将胡惟庸诛杀,连带着还斩杀了朝堂之上一大批他的党羽。

胡惟庸被杀之后,朱元璋便以他所犯之罪,废除丞相制度,此后的明朝再也没有丞相的存在了……

参考文献:《明史》、《太祖高皇帝实录》等。

(图网,侵删)

1 阅读:14

飞鱼史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