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杀了一个旷世奇才,提拔了一个文盲大将,延续蜀汉30年国运

飞鱼史记 2024-05-30 11:46:47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作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代的刘备,察觉到了天将降大任于他,便决心抓住机遇,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奋斗一番。

于是他果断丢掉了卖草鞋的营生,投身时代的洪流之中,高举着拯救汉室的大旗,迎接暴风雨的来临。

要想在乱世成就一番大事,只有决心远远不够,得有人帮衬才行,刘备便凭借超一流的口才,说服了卖枣的关羽和杀猪的张飞同谋大事。

在刘备的带领下,他们转投多个割据势力,可终究没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反而成了各方势力都不太欢迎的三人组。

刘备思考后发现了自身的短板,那就是缺少谋略型的人才,他遍观天下,深入走访,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被司马徽高度评价的卧龙诸葛亮的身上。

诸葛亮胸怀大志,他也在时刻准备着出山,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他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冲动,立即为他谋划了一个可展望的未来。

有了诸葛亮的加入,刘备阵营创业前期的核心人物就此全部到位,值得一说的是,在诸葛亮出山之前,曹操最为重要的鬼才谋士郭嘉因病去世,以至于有了“郭嘉不死,诸葛不出”的传言。

郭嘉之死对曹操阵营打击巨大,三方势力的对比也此刻悄然发生变化,刘备一手拉扯起来的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最终得以三分天下。

只是刘备的高光时刻并没有延续很久,在他称帝后两年,便因为攻打东吴大败郁郁而终。

刘备去世之后,蜀汉的军政大权则都落到了诸葛亮的手中,诸葛亮当政期间,完全活出了自我风采,他不仅杀了一个旷世奇才,还提拔了一个文盲大将,延续了蜀汉30年的国运。

诸葛亮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诸葛亮是个老好人,一心为匡扶汉室江山而不遗余力,最终活活累死在战斗一线。

其实这种印象并不能说明诸葛亮就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之人,抛开《三国演义》强行灌输给我们的先入为主不言,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与曹操相差无几,他们都是无可争议的权臣人物。

在刘备去世后,刘禅作为皇二代登基成了名义上蜀汉的领导人,实际上他能独自做主的事情并不多,无论政治,还是军事,刘禅都没有资格插手。

当然,这些权力的所有者是诸葛亮,尤其是在赵云战死之后,跟随刘备奋斗过的老辈人几乎都已经去世,新生代的文臣武将自然以诸葛亮马首是瞻,别说刘禅脑袋不灵光,即便是他的智商一百八也得在诸葛亮面前蜷着缩着。

不过诸葛亮远远要比曹操聪明,曹操肆无忌惮将专权写在了脸上,而诸葛亮总是在刘禅的背后搞事情。

对于一个普通的百姓来说,能安居乐业便是幸福。

诸葛亮当政前期,确实做了不少让蜀国人民称道的好事,在刘备大举进攻东吴而劳民伤财后很快便恢复了元气。

在这种情况之下,诸葛亮的豪情壮志再次被激发,他要干能名留青史的大事,而当时满足他心愿又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只有北伐。

于是乎,诸葛亮将北伐当成了后半生最重要的大事来做,可是作为三国势力中最大的魏国又怎么是诸葛亮说灭就灭掉的?

在诸葛亮数次的北伐军事行动中出现了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意外,而马谡便死在了第一次北伐的阵前,还是被诸葛亮挥着泪所斩。

马谡

马谡才气过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一度被时人誉为旷世奇才,在刘备还活着的时候,诸葛亮已经表现出了对马谡的欣赏和委以重任的迫切心情。

诸葛亮对马谡的喜欢丝毫不加掩饰,以至于刘备在临死之前,还不忘提醒诸葛亮万万不可重用马谡,刘备是这么说的: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诸葛亮听到之后,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确切地说,他不相信马谡是不可重用的人物,他想当然的以为自己看人不会错。

后来在诸葛亮率军讨伐孟获时,马谡一路相送,还为他出了一条妙计,让诸葛亮恩威并施,如果擒获孟获后需要赦免他,万不可将其诛杀,只有如此才能使南中人心归服。

按照马谡的建议,诸葛亮七擒孟获,最终让南中人人归附,无人再生反叛之心,这使得诸葛亮更加不把刘备的临终遗言放在心上。

后来诸葛亮率军第一次北伐,选来选去,他力排众议将先锋之职给了没有多少经验的马谡。

结果马谡辜负了诸葛亮的信任,丢了北伐最为重要的跳板街亭,以至于导致首次北伐的全盘皆输。

马谡痛失街亭,诸葛亮必须要给民众一个交代,只能挥泪将其斩杀。

王平

首次北伐的失败,让诸葛亮内心郁闷不已,斩杀马谡更让他内心焦虑,但意外的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大将也因此被诸葛亮所注意。

此人名叫王平,曾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文盲,年少的时候,由于家境不好,父母只得将其寄养于外祖父的家中,以至于根本没有读过多少书,他不会写字,能认识的字也不超过十个。

后来稍长一点,王平奔赴洛阳投奔了曹操,只是曹操压根看不上他,毕竟曹操骨子里是个挺看重“文凭”的人。

在曹操出征汉中时,王平听闻刘备善于用人便转投蜀汉,王平因此当上了蜀汉的牙门将。

只是一个好的将军并不会一帆风顺,必须要经过很多磨练,王平在蜀汉也没有很快脱颖而出,直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才展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在马谡镇守街亭时,王平多次劝阻马谡不要在山上驻扎,可马谡根本不听,结果马谡大败,王平丝毫不惧,带领千余人鸣鼓自持吓退张郃,然后收归被打散的兵卒,带他们平安退回。

等到事后惩罚时,马谡等人被斩,而王平则晋升为参将,在诸葛亮二次北伐时,张郃为了泄愤,率领数万人攻打王平,王平则始终坚守不出,使张郃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诸葛亮去世之后,王平因制止魏延引发的蜀汉内乱,升任为后典军安汉将军。

可以说如果不是王平,蜀汉在这次内乱中就会走向灭亡,就没有后来的三十年了。

在王平之后的人生中他军功卓著,为守护蜀汉而奋斗了终生,被时人称之为平安三侯之一。

公元248年,王平病逝,其子继承了爵位,只是蜀汉已经日薄西山,没有多少年的光景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等。

(图网,侵删)

33 阅读:17118
评论列表
  • 2024-05-31 16:25

    看标题就知道是胡说八道

    悦宝 回复:
    我看了几句就知道这纯纯ai文
  • 2024-06-04 20:01

    为什么三国千年不衰被人津津乐道?因为三国名将辈出,领导人都是能力非凡,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但也是老百姓的不幸,不是都那么厉害战乱能早点结束啊!

    悦宝 回复:
    其实旧时代旧社会再怎么盛世老百姓也好不到哪去
    大汉神帝 回复:
    有没有可能,是菜鸡互啄所以看起来很激烈难分胜负?反正我是没看出来三国这群人的能力,哪点比五代十国和南北朝强
  • 2024-06-06 13:52

    马谡一个没有打仗经验的高级参谋,突然让他领兵去对阵混迹沙场几十年的老油条张郃,不知道诸葛亮咋想的

    ixwg 回复:
    马谡就是给诸葛背锅的,诸葛没有料到司马这么快被重启,魏延这种老江湖一看就明白了打死都不去。[得瑟]
  • 2024-06-01 05:23

    你比谁都强!就是放屁响!

  • 2024-06-06 16:23

    蜀汉后续无人,无将可用,亮之过也,弄权

    我心即我佛 回复:
    是不愿意放权。大树底下寸草不生。
  • 2024-06-02 15:58

    马谡是顶级参谋,如果他有辅佐姜维的机会,绝对是绝配

    悦宝 回复:
    蜀汉那个局其实诸葛亮这么着急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蜀汉实在没人了。但最终责任其实还是在马谡。马谡如果不抛下军队逃跑而是会去接受处理的话,也不至于这个下场,或许还能保住一条命
    洛北 回复:
    确实,作为参谋还是可以的,不能带兵也不能拍板
  • 2024-06-04 20:06

    赵云是战死?谁杀的?你杀的?

  • 2024-05-30 15:46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用户17xxx97 回复: fhjhg
    这个会的可不多啊
    fhjhg 回复:
    都会就不必了!
  • 2024-06-07 19:53

    别说刘禅脑袋不灵光,即便是他的智商一百八也得在诸葛亮面前蜷着缩着。 不过诸葛亮远远要比曹操[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6-03 19:54

    证明老板不行,做研究的赶去做业务

    悦宝 回复:
    当时蜀汉内部人才匮乏严重,一个人恨不得当十个用[汗]诸葛亮有心把马谡当接班人培养[汗]
  • 2024-06-05 18:15

    胡扯

  • 2024-06-02 19:27

    七擒孟获,参考文献三国志?

  • BK 1
    2024-06-01 20:58

    你写得出这样的文章?

  • 2024-06-03 12:08

    绝对拿钱了

  • 2024-06-05 18:15

    街亭之战疑点颇多!陈寿三国志不清不楚!

  • 2024-06-04 13:49

    哪来的旷世奇才,比老诸更有才??[狗头]

  • 2024-06-07 11:52

    赵云战死!?

飞鱼史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