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孙权杀后,曹操说10个字,司马懿说9个字,两人高下立判

飞鱼史记 2024-05-27 11:08:54

一曲乱世交响曲,彻底吹响了三国时代的纷争,曹魏、东吴、蜀汉之间的矛盾与争斗,则让这段历史更加津津乐道。

在这三方势力中,势力最大的一直都是曹魏,东吴屈居第二,而蜀汉则是无可争议的小老弟。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么说是在抹黑蜀汉,其实这根本不是抹黑,而是正儿八经的事实,就拿当时评判势力强弱标准的土地和人口来说,蜀汉都无法比肩另外两方。

先说土地面积,三国鼎立时期,曹魏占据了中国广大北方的全部土地,东吴坐拥江南,蜀汉割据西南,更重要的是,蜀汉的地形多为山地不够肥沃。

再说人口数量,根据《通典》记载,在公元260年前后,蜀汉人口28万户,士兵约10万人;东吴人口52万户,士兵约23万人;曹魏人口103万户,士兵约50万人。

所以,割据一方的蜀汉政权,说白了就是仗着地势的险要易守难攻,才得以站稳脚跟。

当然,这并不是说蜀汉政权是个笑话,能在曹魏的竭力打压之下割据,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尤其是在刘备占领益州,关羽水淹七军之后,蜀汉政权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制高点,即便是不可一世的曹操也得避其锋芒。

只是物极必反,当高光时刻落幕,便只能走下坡路,蜀汉自然也是如此。

而标志着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事件便是关羽身死,关羽的死说来可惜,他在前方对抗曹操的时候,孙权却在背后插了一刀,意图夺取荆州。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孙权,毕竟荆州之地本属东吴,刘备借走之后,再也没打算归还,多次讨要无果,孙权才出此计策,将关羽逼着败走麦城,最终被杀。

关羽被杀后,曹操说了10个字,司马懿则说了9个字,两人的水平高下立判。

关羽之死

建安二十四年,走投无路而败走麦城的关羽为寻求退路只能向孙权诈降。

说来这也是关羽的无奈之举,毕竟他原本并不会落到这般田地,在关羽意识到大局已定之时,他做了两手准备,一手是积极备战,想要重新夺回荆州,另一手是立即派遣使者向刘备义子刘封寻求支援。

当时刘封已经占领了上庸三郡,是与关羽相隔最近的蜀汉军队,倘若刘封真能伸出援手,那么关羽的危机便可以解除。

可是悲催的是,刘封选择了见死不救,他以刚刚得到上庸三郡未站稳脚跟为由,拒绝增援关羽,而这也是为何后来刘备不顾父子之情,诛杀刘封的重要因素。

躲不回荆州,又没有增援,关羽即便再厉害,也无力回天,毕竟他个人能力再强也没有办法挽救濒危的局势。

关羽想当然的以为,蜀汉和东吴正值达成联盟之后的蜜月期,只要自己假装投降,那么孙权就不敢杀了自己,所以才出现了诈降一事。

当时的人素来知晓关羽仁义,他的投降意图自然被孙权所识破,该怎么处置关羽,让他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当此之时,吴国一位叫吴范的半仙站了出来,他向孙权进言,一定要杀了关羽。

吴范此人很不简单,他是当时有名的方术家,精通阴阳五行,孙权每次遇到奇异的现象,吴范都能回答地头头是道,他甚至还准确预言了刘备将来会得取益州。

孙权原本就对吴范的话言听计从,所以更加肯定关羽投降有诈,所以立即派遣潘璋在关羽败退途中截杀。

潘璋只是一个小人物,他的能力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手下的马忠,此人虽然名气不大,但却是名将克星。

最终,关羽被马忠擒获,在孙权的授意下,与长子关平被斩于临沮。

曹操之言

关羽被杀之后,孙权方觉这事做得着实不够地道,毕竟再怎么说,关羽是蜀汉阵营中的核心人物,杀了他,就意味着断了刘备一只胳膊。

在当时的蜀汉阵营中,关羽确实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将,这也是刘备为何进军益州将关羽独自留在荆州镇守的原因。

此外,关羽对刘备而言又不仅仅只是上下级的关系,他们还是拜了把子的兄弟,就冲着这份情谊,刘备都不能坐视不管。

孙权捅了马蜂窝,这事他必须要想个万全的办法来转移刘备的怒火,不然双方相争之际,曹魏很可能大举进攻,当最后获利的那个渔翁。

在仔细地盘算了一番之后,孙权觉得这事还得拉曹操下马,于是他命人将关羽的头颅砍下,派使者星夜送给曹操。

还别说,这是一招相当狠毒的祸水东引,意图让刘备与曹操互掐,他安心在江东过小日子。

使者将关羽的人头送到之后,曹操长舒一口气,说到:

云长已死,吾夜眠贴席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关羽已死,那么蜀汉就没有他忌惮的人,可以安心躺在床榻上睡觉了。

司马懿之语

说起来,曹操对关羽一直很重视,在早年甚至多次向其抛出橄榄枝,只是关羽正直,一心只为汉室,根本看不上曹操。

后来蜀汉割据一方之后,关羽一度上曹操吃了不少闷亏,甚至还差点死在关羽手上,如今,看着关羽的人头,曹操自觉能威胁到他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正在曹操欣喜之际,一旁的司马懿却淡淡地说:

此乃东吴移祸之计也!

只顾着高兴的曹操并没有仔细分析孙权送人头过来的意图,仅仅觉得是他臣服曹魏表明心迹的一个手段。

此时听到司马懿之语,曹操这才察觉到孙权的不安好心。

曹操觉得不能孙权得逞,毕竟这事他不能背锅,就询问司马懿该如何破解,司马懿想了想向曹操建议:

将关羽的首级按照王侯级别的葬礼规格安葬,然后将丧事办得风风光光,让普天之下都知道关羽是死于孙权之手。

曹操本非常人,他听到司马懿的计策后大为赞赏,便将关羽风光大葬以示尊敬。

刘备看到曹操如此,便将一腔怒火全部对准孙权,而蜀汉政权也在这次大举伐吴后走起了下坡路。

回过头来看,从曹操和司马懿两人对关羽之死所说的话语,两人高下已经分出,曹操只看到了表面之上的高兴,而司马懿则看到了表面之下的阴谋。

所以,司马懿能成为三国乱世最后的赢家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三国志》等。

(图网,侵删)

0 阅读:57

飞鱼史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