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磁共振检查前,哪些情况不能喝水?哪些情况必须喝水?

做磁共振检查前能不能喝水或进食,主要是从患者的安全保护和医生的诊断要求两个方面进行考量的。

增强磁共振检查常用的造影剂是钆剂(Gd-DTPA),这种造影剂对大部分人是很安全的,但在少数情况下可导致受检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例如呕吐等。如果受检者在检查前喝水或进食,在发生过敏反应而呕吐时,胃内容物反流,就有可能引起呛咳,严重者会因呕吐物阻塞气道而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增强磁共振检查前4小时,建议不要喝水或进食。

在进行磁共振检查的过程中,为达到最优的成像效果,更好地满足诊断需求,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检查部位和最佳的成像方法进行磁共振扫描。对于头面部、颈部、脊柱、四肢、乳腺、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和体表软组织的磁共振检查,受检者喝水、进食都没有影响。而涉及腹部、盆腔的磁共振检查,尤其是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相关的检查,要注意区别对待。

不能喝水或进食的情况

上腹部磁共振检查

上腹部磁共振检查主要为了观察肝脏、胆道、胰腺、脾脏等脏器及腹部结构。这些器官与胃、小肠挨得很近,有时还会互相重叠。因此,胃肠道内的水和食物的影像,可能会干扰医生对这些脏器结构的观察,进而造成误诊或漏诊。所以,在做上腹部磁共振检查时,患者要空腹6小时以上。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这项检查是利用胆囊、胆管内的胆汁和胰管里的胰液进行显影,从而观察胰胆管系统是否存在病变。众所周知,喝水或进食会使胆汁排空、胆囊缩小。在胆囊收缩的状态下,医生很难清晰地观察其结构。胆管、胰腺与胃、十二指肠是邻居,如果胃肠内有液体或含水的食物,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生成的图像中,它们也会显影,导致医生对胰胆管的结构分辨不清。因此,这项检查要求受检者禁食禁水4小时以上。

肠道检查

影响磁共振诊断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伪影干扰。喝水、进食会刺激胃肠道蠕动,产生运动伪影;肠道内的食物、气体、水分也会形成不同的伪影,从而影响诊断。为尽可能减少伪影干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做肠道检查不仅要求检查前禁食禁水6~8小时,还会建议检查前3天内清淡、少渣饮食,必要时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肠道清洁。

另外,在做肠道检查前3天,也尽量不要大量食用或服用含铁、钙、镁等金属元素的食物和药物,如吃动物血、钙片、铁剂、铝碳酸镁片等。因为这些食物和药物里的金属元素留存在肠道里,可能会对局部磁场造成干扰而形成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必须喝水的情况

胃部检查

胃就像一个有伸缩性的大口袋,当它没有充分扩大、充盈时,胃壁处于皱缩或部分皱缩的状态,这时就很难判断胃壁的增厚及不规整的原因,也很难发现一些小病灶。因此,在做胃部磁共振检查前,受检者需要大量饮水,使胃腔充盈起来,以利于医生判断胃壁是否存在病理性增厚,是否有炎症、溃疡、息肉或肿瘤等。特别提醒大家,这里所说的水是白开水或矿泉水,而不是饮料或汤。受检者喝完后要尽快进行检查,因为水的代谢时间比较短。另外,胃部检查需要禁食4小时以上。

磁共振尿路造影

这项检查是通过尿道中尿液的水成像,来观察泌尿系统,即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等是否存在病变。通常情况下,连接肾脏和膀胱的输尿管是不显影或断续显影的,膀胱在不充盈的情况下处于收缩状态。因此,受检者需要提前2小时尽可能多饮水,用大量的尿液将膀胱扩张开来,也让肾盂、肾盏和输尿管充分充盈,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尿路系统是否存在发育畸形、结石、梗阻或肿瘤。

膀胱磁共振检查

我们常把泌尿系统比喻为人体的“排水系统”或“下水道”,医生通过磁共振尿路造影观察的重点,是“管道”和“蓄水池”内是否有异常。比如,有结石卡在“管道”里导致排尿不畅和上游管道的增宽扩张等。而膀胱磁共振检查的重点,是判断“管道”和“蓄水池”本身的结构和质地是否有问题,比如膀胱壁因发生肿瘤而局部增厚,出现突起、信号异常等。膀胱和胃一样属于空腔脏器,受检者在做膀胱磁共振检查前2小时需要大量喝水,并尽可能地憋尿,使膀胱充盈起来,以便于观察。

前列腺磁共振检查

当膀胱内没有尿液充盈,尤其是前列腺有增生或有病灶突向膀胱时,两者常常分界不清。检查前,受检者要适量喝水和憋尿,使膀胱处于充盈的状态,有利于将膀胱、前列腺这两个难分难解的“兄弟”区分开来。膀胱内尿液的液体信号与前列腺组织及病灶的信号有显著差别,在尿液信号的衬托下,医生可以更好地发现病灶,并观察病变的来源和范围。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0 阅读:24

合肥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简介:匠心影像 传承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