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能买宝马i3?受国产新能源冲击,宝马、奥迪部分车型价格跳水

我有车 2024-06-11 17:21:42

《我有车》原创资讯报道:近期,车圈中的大事,离不开像奔驰、宝马以及奥迪这样的传统品牌价格跳水相关性事件,前不久就被爆料出18万多能买宝马i3,如今奥迪A4L低配车型的裸车价格也跌破了20万元大关……

▲ “BBA”大降价

在快要结束的2024上半年,价格战愈演愈烈,关于奔驰、宝马以及奥迪价格“崩盘”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刷屏,同时引发了关注和热议。

以宝马i3为例,2024款宝马i3 eDrive L车型官方指导价格35.39万元,优惠后裸车18.59万起,相当于指导价直接打5.25折,另外2024款i3的eDrive 40L车型优惠也差不多,优惠后裸车20.39万元,相当于原38.39万指导价格打了5.3折。

按理说,去年的宝马i3优惠完的裸车大概在23万元左右,到今年的入门级车型车辆优惠后却只有18万多了,这说明宝马电车在2024年的终端价格确实崩了。当然,i3价格上的跳水也有即将迎来新款清库的因素在内,日前新款华晨宝马i3已经在工信部完成了申报,此次改款主要是针对外观进行细节方面的调整,预计内饰或也将进行小幅升级,预计价格走势后续将维持现状。

近些年,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方面有些艰难,实际上除了宝马之外,奔驰的纯电动车价也是降幅明显。例如奔驰EQE 350中配车型,官方指导价格49.6万元,现在终端优惠能有15万左右,价格能谈到30万出头,整体优惠比品牌内的燃油车产品优惠大。

与此同时,奥迪的新能源车型也开出了相对可观的终端优惠,以奥迪Q4 e-tron创境版车型为例,官方指导价格31.71万元,优惠后裸车24万元,即使加上保险和上牌费,全款落地也不过25万元。

另外,奥迪A4L的裸车价持续下探,部分地区的价格已跌破20万元大关(文内价格仅供参考,实际终端优惠请详询当地)。实际上,目前在售的2024款奥迪A4L年型车,已经是该车系的产品周期末期了,这次奥迪A4L的降幅其实没什么可意外的,一方面奥迪的终端优惠一般情况下还是相对给力的,另一方面,新一代奥迪A4L即将迎来上新,这次新车或是大众集团国产EA888 Evo5全新2.0T发动机的首发车型,新车或将于2024年年底正式发布。

这年头连BBA这样的豪华品牌都开始开狠折,当然也会引发一些连锁反应,二线豪华品牌也会跟着降。几年以前还要加价几万才能提车的雷克萨斯ES,如今优惠幅度已有4万元左右,另外像捷豹XFL这样的车型,P250版本综合优惠后裸车能到24万多,这意味着这款中大型轿车27万左右就能落地了,同级别产品沃尔沃S90跟捷豹XFL目前的行情情况差不多……

▲ 为何行情让步?

奔驰、宝马以及奥迪的大幅降价,或许是与销量不佳有关……

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一季度,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累计售出18.78万辆同比下降3.8%(含宝马及MINI),是宝马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销量下滑的主要单一市场,同期宝马汽车在欧洲以及北美均取得了销量增长,作为参考,宝马集团在今年一季度的北美市场销量为9.08万辆,同比增长1.2%;而在欧洲市场为22.78万辆,同比增长5.5%。

另外,不光是宝马集团出现了跌幅,梅赛德斯-奔驰在华销量也出现了下滑,奔驰乘用车方面累计交付约16.89万辆新车,同比下降11.6%;奥迪品牌在华今年虽然有14%的同比增长,但第一季度累计销量只有15.53万辆,表现在BBA里垫底水平。

实际上,奥迪在华的困境比奔驰和宝马更加严峻一些。自2019年开始,奥迪在华始终在销量方面落后于宝马和奔驰,其中在2019年与位列第二的奔驰总销量相差仅为1.2万辆,随后被逐年拉大,在2022年,这一差距被拉大到了10.88万辆。而到了2023年,奥迪与奔驰之间被缩减到了3.6万辆,代价就是在牺牲一定品牌形象的同时,还对产品利润进行了一定让步……

▲ “BBA”的增长困境,旗下新能源产品不行导致?

此前就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车型的快速发展,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受到冲击的还不止保时捷,也有BBA。说白了,现在BBA跟保时捷所遭遇的一些困境大同小异。

上个月,保时捷经销商“逼宫”事件,就反映出了在电气化时代,保时捷的新能源车型的销量情况确实没想象中那么好,产品开起来是不错,但由于高定价的问题,确实卷不过国内自主新势力的产品,导致其旗下的产品不卖座。

奔驰、宝马以及奥迪在华的电气化发展,其实也差不多,现有BBA产品体系还是太过依赖于燃油车,旗下的新能源车型确实没那么卖座,导致整体销量陷入了增长困境。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宝马在华的纯电动销量2.23万辆,而奔驰和奥迪的纯电动车销量则分别只有约6300辆和4970辆。

其中现有的宝马纯电动车型,其大部分销量来源还是宝马i3以及宝马iX3这两款纯电动产品,在今年第一季度上述两款车型分别销售1.16万辆以及9605辆,而纯电动宝马iX1车型在今年的月销则只有三位数水平。可以看到,宝马的电动车市场表现确实要好于奔驰和奥迪,但问题是BBA现有新能源车在家族中的整体占比并不大,后续唯有推出更具诚意的产品才能获得用户青睐以及加快产品迭代节奏才是关键。

以BMW i3为例,该车的驾控水平基本是在线的,就是智能座舱水平表现一般,而且由于还是基于CLAR架构打造,与电气化领域的适配度其实并不高,充电时长相对800V高压平台车型,充电速度较慢的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自2024年5月起生产的华晨宝马i3 eDrive35L和eDrive40L车型交流充电功率由原11kW调整为7.4kW,其中eDrive35L车型交流充电时间(0-100%)由6.75小时调整为10.75小时,eDrive40L车型交流充电时间(0-100%)由7.5小时调整为12.25小时。

反之奥迪这边的Q4 e-tron,即使应用的是MEB纯电动架构,但一方面产品力一般,另一方面其核心竞品包括了特斯拉Model Y、华晨宝马iX3、小鹏G6、问界M7、理想L6等,相当于该车的优惠后售价基本已经处在关注度相对高的20到25万级新能源市场了,在终端价格上几乎没有优势。

在这一市场当中,包括合资、自主都有相关产品布局,市场竞争相对激烈,就以经销商朋友告诉我们的真实案例作为分享,这位用户同时看上了理想L6以及奥迪Q4 e-tron这两台车,在后者交了意向金后,想等等理想L6发布后,再做最终决定。而在理想L6上市后,算上相关先期权益后价格不过24.48万,也确实比奥迪Q4 e-tron要便宜,更何况理想车里的那几块大屏,再加上智能座舱、舒适型座椅等,都是奥迪Q4 e-tron所不具备的配置和功能。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无论是华晨宝马 i3平台落后,还是奥迪Q4 e-tron的智能座舱相对落后于时代,显然奔驰、宝马和奥迪旗下的新能源车型在华要调整策略了,现阶段其实许多用户不会很在乎到底好不好开,而更在乎的是到底智能座舱、经济性以及舒适性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完成从品牌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过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认可传统豪华品牌的溢价,产品力成为了影响购买的首要因素。

《我有车》总结:随着新能源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新产品的推新速度正逐步加快,加之国内价格战的一轮接着一轮,就连保时捷这样的品牌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在中国市场当中,未来如果豪华品牌无法在新能源领域跟上节奏同时引领行业,给出更具诚意且更符合本土用户喜好的产品力,将逐步失去品牌效应的加持,现阶段18万的宝马i3以及月销千辆水平的奥迪Q4 e-tron其实就是真实写照……《我有车》还有更多原创新车/降价行情报道哟,快来获取第一手买车、用车资讯吧!

1 阅读:321

我有车

简介:“我有车”,您买车、用车、玩车的忠实伴侣!